【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索结构节点的安装方法,特别是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双向索交叉节点的 安装方法,属于索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公共活动空间如大型的展览馆、体育场馆等的需求与日俱 增。这样的需求也进一步带动了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的创新。大跨度空间建筑往往是一个 区域的地标性建筑,因此不仅要将安全、经济等作为结构设计的目标,更重要的是把结构的 美表现出来,实现力与美的结合。近年来,大跨度索结构在国内外的体育场馆建设中应用较 多,源于索结构充分利用了高强度拉索的受力性能,保证结构刚度的同时降低了用钢量,使 结构变得轻盈、富于表现力。在索结构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可调节角度的双向索交叉节点。该节点主要由4层 圆形夹板、螺栓等构件组成。这种新型索节点的中间两层夹板内侧设有凹凸装置、外侧设有 转角刻度,通过凹凸装置实现节点转动和节点抗拔,通过外侧刻度校准拉索角度,通过以上 思路实现了节点的可转动性。针对该节点的具体安装方法尚未明确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双向索交叉节点的安装方 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双向索交叉节点安装操作的简单化、快捷化,方便各层次的建筑工人现 场安装。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调角度的双向索交叉节点的安装方法,所述双向索交叉节点包括四层夹 板、螺栓,第一、二层夹板通过螺栓加紧内层索;第三、四层夹板通过螺栓夹紧外层索;第二 层夹板内侧设置有带齿凹槽,第三层圆形夹板内侧设置有带齿凸起,所述安装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步骤一第一层夹板、第二层夹板对齐并夹持内层索;步骤二 第二层夹板从中间分成两部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角度的双向索交叉节点的安装方法,所述双向索交叉节点包括四层夹板(1、7、8、13)、螺栓(4、10),第一、二层夹板(1、7)通过螺栓(4)加紧内层索(2);第三、四层夹板(8、13)通过螺栓(10)夹紧外层索(14);第二层夹板(7)内侧设置有带齿凹槽(12),第三层圆形夹板(8)内侧设置有带齿凸起(1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第一层夹板(1)、第二层夹板(7)对齐并夹持内层索(2);步骤二:第二层夹板(7)从中间分成两部分,两部分夹板都设有半长圆孔(18),是为安装第二层夹板(7)时让出第一层夹板(1)的螺栓(4);第二层夹板(7)就位后,拧动第一层夹板(1)下侧的螺母(6),轻轻夹紧第一、二层夹板(1、7),但允许所夹持的内层索(2)滑移;安装第二层夹板(7)时并不急于将两部分夹板贴合,待第二层夹板(7)与第三层夹板(8)调整角度后再贴合;步骤三:安装第三层夹板(8)并调整拉索角度;步骤四:安装第四层夹板(13)并夹持外层索(14);步骤五:夹紧四层夹板(1、7、8、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角度的双向索交叉节点的安装方法,所述双向索交叉节点包括四层夹板 (1、7、8、13)、螺栓(4、10),第一、二层夹板(1、7)通过螺栓(4)加紧内层索(2);第三、四层夹板(8、13)通过螺栓(10)夹紧外层索(14);第二层夹板(7)内侧设置有带齿凹槽(12),第三层圆形夹板(8)内侧设置有带齿凸起(1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第一层夹板(I)、第二层夹板(7)对齐并夹持内层索(2);步骤二 第二层夹板(7)从中间分成两部分,两部分夹板都设有半长圆孔(18),是为安装第二层夹板(7)时让出第一层夹板(I)的螺栓(4);第二层夹板(7)就位后,拧动第一层夹板(I)下侧的螺母(6),轻轻夹紧第一、二层夹板(1、7),但允许所夹持的内层索(2)滑移; 安装第二层夹板(7 )时并不急于将两部分夹板贴合,待第二层夹板(7 )与第三层夹板(8 )调整角度后再贴合;步骤三安装第三层夹板(8)并调整拉索角度;步骤四安装第四层夹板(13)并夹持外层索(14);步骤五夹紧四层夹板(1、7、8、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角度的双向索交叉节点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具体步骤为将内层索(2)置于第一层夹板(I)的索槽(3)处,将螺栓(4)穿过第一层夹板(I)上预留的两个螺孔(5),螺栓头部在第一层夹板(I)上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人杰,李雄彦,薛素铎,何永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