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纳什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及其热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21532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5 0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及热处理方法,其成分:Si0.35~0.75wt%,Mg0.75~1.15wt%,Cu0.20~0.50wt%,Mn0.10~0.60wt%,Cr≤0.10wt%,Ti≤0.15wt%,Zn≤0.25wt%,Fe0.05~0.30wt%,其他元素或杂质各自<0.05wt%,并且总计<0.15wt%,余量为Al。铝合金板材在540~565℃固体处理后快速淬火至不高于100℃,在15分钟内进行180~200℃预时效10~60秒或70~130℃预时效0.2~12小时。铝合金经过预时效处理后的室温放置过程中性能稳定,烤漆前具有较好成形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车身板的铝合金材料及其热处理工艺,属于铝合金材料

技术介绍
汽车轻量化是汽车发展方向之一,而汽车车身的铝合金化则是轻量化的重要手段。6xxx系Al-Mg-Si合金,如AA6022、AA6111和AA6016,作为最有应用前景的车身板材已经在欧美、日本等国生产的汽车中得到应用。该系合金通常在材料生产厂进行固溶处理,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存储及运输后,再在汽车生产厂进行冲压成形,并最终进行烤漆处理。因此对于6XXX系铝合金汽车板的一般要求为在材料冲压前的放置过程中,性能稳定;材料成形性能较高,以利于冲压成形;较高的时效硬化效应,以利于在烤漆处理过程中,提高材料的强度(抗冲击性能)。目前已经得到应用的汽车车身用6XXX系合金主要为过剩Si型合金。过剩Si的添加一方面能提高材料的成形性能,另一方面则可能增加材料的自然时效效应,降低材料的烤漆硬化效果。同时,高Si含量也不利于材料的再回收。因此有必要开发一 种新型的汽车车身板用6XXX系铝合金及其热处理工艺,使得合金板材在汽车材料生产厂制备完毕后,性能能稳定至材料冲压之前;且具有较高的成形性能以及烤漆硬化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过剩Mg型的汽车车身板用6xxx系铝合金及其预热处理方法,通过合理优化6XXX系合金中各合金元素的含量及预时效工艺,使得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其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Si 0. 35 0. 75 wt%,Mg 0. 75 1. 15 wt%,Cu 0. 20 0. 50 wt%,Mn 0. 10 0. 60 wt%, Cr < 0. 10 wt%, Ti < 0. 15 wt%, Zn ^ 0. 25 wt%,Fe 0. 05 0. 30 wt%, 其他元素或杂质各自〈0.05 wt%,并且总计〈O. 15 wt%, 余量为Al。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合金为过剩Mg型合金,即,Mg含量与Si含量之比大于I。更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汽车车身用铝合金,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Mg为0.85 1. 05 wt%, Si 为 0. 40 0. 55 wt%, Cu 为 0. 20 0. 35 wt%, Mn 为 0.1 0. 25 wt%, Fe 为0.05 0. 20 wt%0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车身用铝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将铝合金铸锭进行均匀化退火热处理后,再经过热轧、中间退火、冷轧加工成板材;将铝合金板材在540 565°C进行固体处理后快速淬火至不高于100°C,然后在15分钟内进行预时效处理,预时效处理工艺是180 200°C预时效10 60秒或者70 130°C预时效0. 2 12小时。再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汽车车身用铝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在180 200°C预时效10 60秒后再在24小时之内进行70 130°C时效处理0. 2 12小时。再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汽车车身用铝合金的热处理方法,板材进行烤漆处理,使材料的屈服强度不低于180 MPa。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合金元素Mg、S1、Cu、Mn的含量,以及相关预时效工艺的开发,使得材料具有优异的烘烤硬化以及成形性能,同时使材料具有优异的室温稳定性(自然时效过程中材料性能稳定)。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其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Si 0. 35 0. 75 wt%,Mg 0. 75 1. 15 wt%, Cu 0. 20 0. 50 wt%, Mn 0. 10 0. 60 wt%, Cr ^ 0. 10 wt%, Ti(0. 15 wt%, Zn ( 0. 25 wt%, Fe 0. 05 0. 30 wt%,其他元素或杂质各自〈O. 05 wt%,并且总计〈O. 15 wt%,余量为Al。合金为过剩Mg型合金,S卩,Mg含量与Si含量之比大于I。最佳成分范围是Mg为 0. 85 1. 05 wt%, Si 为 0. 40 0. 55 wt%, Cu 为 0. 20 0.35 wt%, Mn 为 0.1 0. 25 wt%, Fe 为 0. 05 0. 20 wt%。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车身用铝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将铝合金铸锭进行均匀化退火热处理后,再经过热轧、中间退火、冷轧加工成板材;将铝合金板材在540 565°C进行固体处理后快速淬火至不高于100°C,然后在15分钟内进行预时效处理,预时效处理工艺是180 200°C预时效10 60秒或者70 130°C预时效0. 2 12小时,即高温短时或者低温长时间预时效,从而使合金在预时效后性能稳定,能够室温放置较长时间(如I个月)。如果是180 200°C预时效10 60秒,需再在24小时之内进行70 130°C时效处理0. 2 12小时,能够使合金在长时间自然时效中保持性能稳定。板材进行烤漆处理,使材料的屈服强度不低于180 MPa,烤漆处理等效于将材料在170°C人工时效0. 5小时。Mg和Si元素是6xxx系铝合金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提高合金中Si元素的含量,由于促进了强化相的形成以及固溶强化效应,从而使得材料具有更高的烤漆强度。同时Si兀素的增加有利于提闻材料的加工硬化能力和抗应变集中的能力,从而使得材料具有较闻的成形性能。另一方面,较高的Si元素可能使得材料在固溶处理之后的自然时效过程中,性能更加不稳定,从而降低材料的烤漆性能,且Si含量过高不利于材料的回收。因此相对于高Si的车身用铝合金,本专利限制Si在较低的范围之内0. 35-0. 75 Wt. %。为使材料具有较好的烤漆性能,还必须添加适量的Mg元素。Mg元素过高则会降低材料的抗应变集中的能力,虽然提高Mg含量也能提高加工硬化能力,但在两者的综合作用下,将降低材料的成形性能。在更高Mg的情况下,体系中还可能形成难溶的Mg2Si大颗粒,进一步降低材料的成形性能。而Mg元素过低,则可能造成强化效果的不足。因此本专利限制Mg在0.75 1.15 wt. %。通常6XXX系铝合金中,还会添加Cu元素以抑制自然时效的不利作用。同时Cu元素还将提高材料的加工硬化能力。但Cu的添加,也可能对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本专利限制Cu在0. 20 0. 50 wt. %。6xxx系铝合金中通常添加Fe、Mn元素。Fe、Mn元素形成的含Fe相颗粒有利于细化再结晶晶粒,降低或减轻橘皮状表皮现象的敏感性。且含Fe颗粒对于加工硬化能力的提高也有帮助。但是Fe、Mn元素过多,将降低材料的成形性能并且可能造成耐蚀性能的下降。综合考虑,Fe和Mn元素的含量,分别限制在0. 05 0. 30 wt%^P 0. 10 0. 60 wt. %。同时6xxx系铝合金中的微量元素Cr、Zn、Ti对材料的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限定。在获得以上叙述成分的合金后,还需要对合金施加合适的预热处理工艺,以发挥材料合金成分的优势。通常6XXX系铝合金固溶淬火后,在室温放置过程中,将由于组织中原子团簇的形成,造成强度的升高和烤漆硬化能力的下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其特征在于其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Si???0.35~0.75?wt%,Mg??0.75~1.15?wt%,Cu??0.20~0.50?wt%,Mn??0.10~0.60?wt%,Cr???≤0.10?wt%,Ti???≤0.15?wt%,Zn???≤0.25?wt%,Fe??0.05~0.30?wt%,其他元素或杂质各自<0.05?wt%,并且总计<0.15?wt%,余量为A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其特征在于其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Si 0. 35 0. 75 wt%,Mg 0. 75 1. 15 wt%,Cu 0. 20 0. 50 wt%,Mn 0. 10 0. 60 wt%, Cr ≤ 0. 10 wt%, Ti ≤ 0. 15 wt%, Zn ≤ 0. 25 wt%,Fe 0. 05 0. 30 wt%, 其他元素或杂质各自〈0.05 wt%,并且总计〈O. 15 wt%, 余量为A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其特征在于合金为过剩Mg型合金,即,Mg含量与Si含量之比大于I。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Mg 为 0. 85 1. 05 wt%,Si 为 0.40 0. 55 wt%,Cu 为 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玲飞迈多保罗钟皓高翔纪艳丽胡平郭富安
申请(专利权)人:莫纳什大学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