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志秋专利>正文

密封绝缘安全不烫手电焊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2093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密封绝缘安全不烫手电焊钳,其特点是:1. 将钳本体及各绝缘罩壳进行重大改进,2. 电焊钳与电焊钳手线的联接改用一种使接线点无明显电压降、电阻小,无磁涡流,不高温发热的联接,3. 使用一种一次联接各绝缘罩壳又可消失各联接点的带电面,使外壳达到密封绝缘的新型联接,使用该种电焊钳可较大提高工作效益,长时间工作手柄温升极低,并可节约大量电力,与普通电焊钳相比,成本基本相同的新型电焊钳。(*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手工电孤焊技工常用的主要工具,“电焊钳”特别是在长时间使用后,握手胶柄温升极低,不烫手,而且在电焊钳各绝缘罩壳表面无任何裸露带电的金属点而密封绝缘,电焊工在任何环境下工作也非常安全的新型电焊钳。现在,各种手工电焊教科书和工具书介绍的,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焊钳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性能都大同小异,(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由上下钳口(1),上钳口罩壳(2),下钳口罩壳(3),钢制弯臂(6),单面罩壳(7),钳本体(8),握手胶柄(12),弹簧及罩壳(9),上述各件除弹簧及罩壳(9)外,其它各件均由裸露紧固螺钉(4)及(5)等联接紧固构成普通电焊钳,这种电焊钳使用历史非常悠久,因我国属普通手工焊使用量较大的国家之一,所以,使用面极为广泛,目前广大手工电焊技工操作这种普通电焊钳用来完成我国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焊接工作任务,在实际使用操作中,这种普通电焊钳存在着两个较大缺陷1、电焊钳连续不间断工作半小时后,在握手胶柄(12)部,即在铜芯线(20)与钳本体(8)的联接处,或是整个钳体都出现发热甚至发红而追使电焊工中途停止工作,使规定的焊接工作任务和制定的焊接规范不能正常进行,严重降低了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工作效率,所以,现在一般电焊工的工时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对于我国工业中的主要行业,如造船,以及化工,电力,石化、煤炭、桥梁和其它机械制造,安装能否按时完成任务和保障产品质量影响较大,并起着制约上述行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发展的部分作用,产生普通电焊钳发热的原因是普通电焊钳的接线方法不合理,(如图1所示),在铜芯线(20)套入接线内圆孔(15)内,继将两个旋紧螺钉(10)通过旋紧压板(13),将铜芯线(20)与接线内圆孔(15)旋紧贴压联接。使用上述这种古老的接线方法只使铜芯线(20)与接线内圆孔(15)的内圆面积只接触到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在旋紧贴压连接后,即会在接线内圆孔(15)内产生旋紧后空隙(14),当电流通过该接线点时,即会产生电压降,使之电阻变大而温度升高,并与夹持电焊条的上下钳口(1)处产生的电阻热恶性循环,这是普通电焊钳发热的因素之一,在电流通过接线点通导到钳口时,另一部分电流经旋紧压板(13),并通过两个旋紧螺钉(10)进行传导,所传导的电流在旋紧后空隙(14)内旋转,并产生较强的磁涡流,这是普通电焊钳发热的又一因素,2、普通电焊钳存在的另一个较大缺陷是在各绝缘罩壳与钳本体(8)使用联接用的裸露紧固螺钉(4)及(5)等联接紧固后,其螺钉平头面明显全部裸露在外,这几个平头面且又都是带电点。,裸露部份无任何绝缘材料护盖,现我国所使用的手工电焊设备其空载电压及工作电压都属不安全电压,而电焊工在使用电焊钳实际操作中,随时都会接触到该几处带电点,致使电焊工长期处在带低压电工作之中,严重危害电焊工的身心健康,如果电焊工在潮湿及密封容器或雨天抢修作业,随时都会有触电身亡的危险。此外,因普通电焊钳使用的时间短即发热,电焊工只有中途终止施焊而待其冷却后才继续工作,而致使电焊工的工时利用率一般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在电焊工待电焊钳冷却时,一般电焊机都未断电而空载运转之中,以目前国内使用较大的330-500型电焊机为例,电焊机功率一般都在17-25KW/小时左右,因电焊钳发热因素影响,电焊钳工的工时利率只有百分之五十,粗约估计每台电焊机每班浪费电在50-80度以上,如果以全国所有电焊钳综合计算,其浪费电力将无法估算。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后的电焊钳装置,它在连续不间断工作后,发热温度甚微,温升极低,电焊工戴上电焊手套连续工作也无任何烫手感觉,该改进后的电焊钳装置的外壳连接螺钉的带电点全部被绝缘材料压制堵头密封复盖,从而达到全部密封绝缘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1、将原钳本体进行了关键性的改进,在钳本体尾接线孔处不进行钻孔加工,以增加钳本体导电面积,并在钳本体尾部增设一个接线嘴,该接线嘴与钳本体为一次性加工整体结构,在接线嘴上钻孔加工一个接线内圆孔,该接线内圆孔的加工直径尺寸可根据所使用铜芯线直径尺寸大小进行选择加工,并将原普通电焊钳的接线方法改为将铜芯线套入以改进后钳本体接线嘴的接线内圆孔内。然后用一种电工常用的接线工具“液压接线钳”,并将该钳套卡在接线嘴外圆上进行挤压,使之在静压下使接线嘴与铜芯线混合挤压成为多角变形,致使接线内圆孔与铜芯线联接成为无任何间隙,紧密、牢固的一整体,没有“液压接线钳”的单位和个人可用铁锤在套入铜芯线的接线嘴外部上进行锤打,使之成为扁状变形,也可使接线内圆孔与铜芯线联接成为无任何间隙,紧密、牢固的一整体的目的。用上述新的接线方法可达到在接线点上消灭因接触不良而引起的电压降,使之电阻热降到最低点,而达到本技术在长时间不间断使用后也不发热烫手的目的。钳本体在制造时,一般选材为紫铜,因为紫铜的导电性及加工韧性和可塑性都很好,所以,在接线嘴外圆上受到外力而追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情况下也不会发生裂纹及开裂和其它机械伤损,2、在上下钳口罩壳和握手胶柄与钳本体原联接孔四周增加一定厚度的凸高面,并将原平面沉头连接孔改为具有一定厚度尺寸、上大下小、上下同心的双圆联接孔,将原普通平头联接螺钉去掉,改为绝缘材料与有联接螺纹混合压制加工成型的,上部为绝缘堵头,下部为带螺纹的连续螺钉的一种特殊联接螺钉来进行钳本体与各绝缘罩壳的连接紧固,使联接螺钉的带电点被绝缘堵头封死在绝缘堵头下面而达到在上述绝缘罩壳上无任何带电点面。并由原来的钢制弯臂普通平头螺钉联接单面罩壳保护改为钢制弯臂与绝缘材料一次压制加工成型绝缘材料全包弯臂罩壳保护,这样,即实现了该装置的全部外壳消灭了带电点面,并达到全部外壳全密封绝缘的目的。本技术因改变了接线装置及接线方法,将原普通电焊钳旋紧贴压方法改为在改变了钳本体接线装置的钳本体尾端增设的接线嘴,将接线内圆孔与铜芯线进行特殊静压或铆压,而使接线嘴与铜芯线联接成为一整体,从而达到接线处消灭电压降和磁涡流,使电阻热降到最低点,电焊工在操作本技术施焊时,无任何烫手感觉,与使用普通电焊钳相比,本技术的发热温升低于普通电焊钳的发热温升近几倍以上,因本技术的发热温升低,电焊工可长时间不间断工作,除可减少浪费较多的电力能源外,劳动效益也可较大提高,此外,本技术在原普通电焊钳各绝缘外壳上增加了凸高面,从而对使用带绝缘堵头的联接螺钉得到了适应的厚度尺寸及美观的主体外形,由于钳本体与各绝缘罩壳的联接单面罩壳保护改为钢制弯臂与绝缘材料一次压制成形保护,这样使该装置外壳达到了全密封绝缘的目的,电焊工在任何环境下操作使用本技术也无任何触电感觉,对改善电焊工的工作环境和保护身心健康,以及消除安全隐患起着重大的积极作用。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图1原普通电焊钳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握手胶柄示意图。图4本技术上下钳口罩壳示意图。图5本技术绝缘堵头旋紧螺钉示意图。图6本技术钳口罩壳与钳本体联接紧固示意图。图7本技术钳本体与电焊手线联接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细节及工作情况。本技术装置包括上下钳口(1),上钳口罩壳(2),下钳口罩壳(3),钢制弯臂(6),全包弯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绝缘安全不烫手电焊钳、它包括:上下钳口(1),上钳口罩壳(2),下钳口罩壳(3),钢制弯臂(6),全包弯臂罩壳(11),弹簧及罩壳(9),握手胶柄(12),钳本体(8),除弹簧及;罩壳(9)外,上述各件均由绝缘堵头旋紧螺钉(18)紧固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在各绝缘罩壳及胶手柄表面设有凸高面(17),在凸高面(17)内设有联接大圆孔(24)联接小圆孔(25),该两联接圆孔同心对称,钳本体(8)的尾部设有接线嘴(16),在接线嘴(16)内设有接线内圆孔(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秋
申请(专利权)人:刘志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