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转子引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09869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制造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引线结构。电机转子引线结构包括转子引线和转轴,转轴上设有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圆周表面上轴向设有所述转子引线的引出槽,转轴上套装有轴承过渡环,所述轴承套装在轴承过渡环上;引出槽两端为斜面,引出槽的一端或两端的槽内灌装有密封胶;此电机转子引线结构加工方法简单,加工成本低,维修方便,同时保证转轴的强度,且有效保护转子引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制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引线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机转子引线主要采用转轴打深孔、斜孔的方式,转子引线从斜孔引入,从深孔引出,这种轴孔的加工方法复杂,加工成本高,在轴内打深孔会降低轴的强度,使转轴的可靠性变差;而且,斜孔与深孔的相交处因加工受限,不易倒角,容易造成对转子引线的破损,从而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引线结构,使转子引线在转轴圆周表面上的引出槽内引出,加工方法简单,加工成本低,维修方便,同时保证转轴的强度,且有效保护转子引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机转子引线结构,包括转子引线和转轴,转轴上设有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圆周表面上轴向设有所述转子引线的引出槽,转轴上套装有轴承过渡环,所述轴承套装在轴承过渡环上。本技术的特点和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引出槽为至少三个。所述引出槽两端为斜面。所述引出槽的一端或两端的槽内灌装有密封胶;其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密封胶为玻璃胶或者环氧树脂。本技术的电机转子引线结构,包括转子引线和转轴,转轴上设有轴承,所述转轴圆周表面上轴向设有所述转子引线的引出槽,转轴上套装有轴承过渡环,所述轴承套装在轴承过渡环上;引出槽两端为斜面,引出槽的一端或两端的槽内灌装有密封胶;此电机引线引出结构加工方法简单,加工成本低,维修方便,同时保证转轴的强度,且有效保护转子引线。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电机转子引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b)为正向剖视图,(a)为B-B截面图。图中1、转轴;2、转子引线;3、密封胶;4、轴承过渡环;5、轴承。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电机转子引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b)为正向剖视图,(a)为B-B截面图;其中,包括转子引线2和转轴1,转子引线2为电缆或者导电排,转轴I的圆周表面上轴向设有供转子引线2穿引的引出槽,引出槽至少为三个,此实施例中,引出槽为三个,在圆周方向沿中心轴线120度均布,转轴I上热套有轴承过渡环4,轴承过渡环4上热套有轴承5,轴承过渡环4的作用是保证轴承5在设有引出槽的转轴I上的配合;引出槽两端为斜面,使转子引线2在进入转轴I的入口和引出转轴I的出口采用斜坡过渡,且在入口和/或出口处采用密封胶3进行密封固定,可以很好的保护转子引线2,密封胶3为玻璃胶或者环氧树脂。转子引线2穿引时,从转轴I上的一端斜孔引入,经过轴承过渡环4下的引线槽,再从转轴I上的另一端斜孔引出,然后在转子引线2的入口和/或出口填充密封胶,使转子引线2的引入端和引出端都固定结实,保证转轴I转动时不晃动。此转子引线2的引出结构加工简单,加工成本低,维修方便,同时保证转轴I的强度,且有效保护转子引线2。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应用领域,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指导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种的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技术保护之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转子引线结构,包括转子引线和转轴,转轴上设有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圆周表面上轴向设有所述转子引线的引出槽,转轴上套装有轴承过渡环,所述轴承套装在轴承过渡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引线结构,包括转子引线和转轴,转轴上设有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圆周表面上轴向设有所述转子引线的引出槽,转轴上套装有轴承过渡环,所述轴承套装在轴承过渡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槽为至少三个。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国孙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盾安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