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端口抗干扰电涌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09669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端口抗干扰电涌保护器,包括有保护器壳体,所述保护器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级多脉冲大电流冲击限压保护电路、第二级隔离变压滤波保护电路、第三级限压保护电路。其中,第二级隔离变压滤波电路连接于第一级多脉冲大电流冲击限压保护电路和第三级限压保护电路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防雷能力大大提高,既能承受多脉冲大电流冲击,又能有效抑制高频干扰,适用于敏感性高的重要电子设备的过电压保护,保证电子设备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转,同时适应仅需一级保护的低压配电线路使用,两端口抗干扰SPD的广泛使用,将大大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合理,成本适中,使用和维护都比较方便,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端口抗干扰电涌保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涌保护器,属于电涌保护设备
,尤其是指一种两端口抗干扰电涌保护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电子产品正日益广泛的应用于信息产业、交通运输、电力、金融、化工等领域系统中。而随着低压配电系统中各种电器元件的逐步智能化,其结果是选用了大量耐压值低、敏感性高、集成度高的电子元件。但是,雷电过电压或操作过电压,常常给这些电子元件带来致命的损害,使得过电压破坏的广度、深度、频度都不断加大。因此,为了防止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对电子电器设备的损害,提高设备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各种电涌保护器(简称SPD)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全球各国生产的电涌保护器(简称SPD,英文Surge Protective Device的缩写)都是按照IEC/TC61643的产品技术标准进行研发和生产并经雷电高压实验室采用 10/350 μ s或8/20 μ s的单脉冲冲击波进行检验。比较常用的电涌保护器一般可以分为开关型sro和限压型SPD,开关型sro能承受直接雷击等形成的大容量冲击电流,但存在限制电压高、反应时间长,续流关断困难的缺点,限压型SPD虽然反应时间快、限制电压低,但却只能承受有限的冲击电流。开关型SPD和限压型SPD基本不具备二次抗干扰能力,无法很好的适用于敏感性要求较高的电子设备中。不仅如此,进一步的科学试验和雷电防护实践都说明,雷电高压实验室用单一脉冲检验SPD的方法与真实雷电一次闪击多个脉冲的事实不符,经雷电高压实验室用单一脉冲检验的sro在真实雷击时的耐受力与其标称值相去甚远,往往导致sro过热爆炸起火,引发火灾事故。广州野外雷电试验基地2008年8月12日 SPD自然雷击耐受力试验负极性非单一 LEMP共有8次回击,最大电流26. 4kA。流经STO的电流最大值为1. 64KA造成标称电流20kA的SPD损坏。[2011年8月12日杨少杰,陈绍东等在巴西第14届国际大气电学大会发表的论文〈Triggered Lightning Analysis Gives New Insight into Over Current Effects on Surge Protective Devices)]因此,研制能够承受逼真于真实雷电的多脉冲冲击能力,又有(进一步的)二次抗干扰能力的SPD,不仅是国际国内雷电防护领域的迫切需求,而且是雷电防护产品技术的历史性跨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SPD生产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防雷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实用安全可靠的多脉冲两端口抗干扰电涌保护器,适用于敏感性高的重要电子设备的过电压保护和低压配电线路仅需要采用一级保护的场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种两端口抗干扰电涌保护器,包括有保护器壳体,所述保护器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级多脉冲大电流冲击限压保护电路、第二级隔离变压滤波保护电路、第三级限压保护电路。其中,第二级隔离变压滤波电路连接于第一级多脉冲大电流冲击限压保护电路和第 三级限压保护电路之间。进一步,所述第一级多脉冲大电流冲击限压保护电路包括有若干压敏电阻并联支 路,每一压敏电阻并联支路由至少一压敏电阻连接构成。进一步,所述第一级多脉冲大电流冲击限压保护电路包括有四个压敏电阻并联支 路,其中三个压敏电阻并联支路分别由两个压敏电阻串接构成、且两个压敏电阻之间分别 接地,另一个压敏电阻并联支路由一个压敏电阻连接构成。进一步,所述第二级隔离变压滤波电路包括有一个隔离变压器和第一电源滤波 器、第二电源滤波器,其中,隔离变压器位于第一电源滤波器和第二电源滤波器之间,其初 级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滤波器输出端,次级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源滤波器输入端,及第一电 源滤波器输入端连接第一级多脉冲大电流冲击限压保护电路、且接地,第二电源滤波器输 出端连接第三级限压保护电路、且接地。进一步,所述第三级限压保护电路包括有若干瞬态二极管并联支路,每一瞬态二 极管并联支路由至少一瞬态二极管连接构成。进一步,所述第三级限压保护电路包括有两个瞬态二极管并联支路,每一瞬态二 极管并联支路由两个瞬态二极管串接构成、且两个瞬态二极管之间接地。进一步,所述保护器壳体的面板位置设置有电压显示器和状态指示灯,电压显示 器并联于第三级限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防雷能力大大提高,既能承受多脉冲大电流冲击,又能有效抑制高频干扰,适用于 敏感性高的重要电子设备的过电压保护,保证电子设备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转,同时适应仅 需一级保护的低压配电线路使用,两端口抗干扰SPD的广泛使用,将大大减少雷电灾害的 发生;同时本技术整体结构合理,成本适中,使用和维护都比较方便,具有很好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技术,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技术的具体实 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电路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两端口抗干扰电涌保护器,包括有保护器壳体,所述 保护器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级多脉冲大电流冲击限压保护电路1、第二级隔离变压滤波保 护电路2、第三级限压保护电路3。其中,第二级隔离变压滤波保护电路2连接于第一级多 脉冲大电流冲击限压保护电路I和第三级限压保护电路3之间。上述第一级多脉冲大电流冲击限压保护电路I包括有四个压敏电阻并联支路,其 中三个压敏电阻并联支路分别由两个压敏电阻MOV串接构成、且两个压敏电阻MOV之间分 别接地,另一个压敏电阻并联支路由一个压敏电阻MOV连接构成。上述第二级隔离变压滤波保护电路2包括有一个隔离变压器T和第一电源滤波 器、第二电源滤波器,其中,隔离变压器T位于第一电源滤波器和第二电源滤波器之间,其 初级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滤波器输出端,次级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源滤波器输入端,及第一 电源滤波器输入端连接第一级多脉冲大电流冲击限压保护电路1、且接地,第二电源滤波器 输出端连接第三级限压保护电路3、且接地。上述第三级限压保护电路3包括有两个瞬态二极管并联支路,每一瞬态二极管并 联支路由两个瞬态二极管TVS串接构成、且两个瞬态二极管TVS之间接地。进一步,所述保护器壳体的面板位置设置有电压显示器PV和状态指示灯,电压显 示器PV并联于第三级限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如图2所示,使用时,只需将两端口抗干扰电涌保护器的第一级多脉冲大电流冲 击限压保护电路输入端的火线和零线分别与电低压配电线路的火线和零线连接;把第三级 限压保护电路输出端的火线,零线和地线分别与被保护设备的火线,零线和地线连接,即可 完成整个电涌保护器的安装,简单方便,实用安全。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 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 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端口抗干扰电涌保护器,包括有保护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器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级多脉冲大电流冲击限压保护电路、第二级隔离变压滤波保护电路、第三级限压保护电路。其中,第二级隔离变压滤波电路连接于第一级多脉冲大电流冲击限压保护电路和第三级限压保护电路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端口抗干扰电涌保护器,包括有保护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器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级多脉冲大电流冲击限压保护电路、第二级隔离变压滤波保护电路、第三级限压保护电路。其中,第二级隔离变压滤波电路连接于第一级多脉冲大电流冲击限压保护电路和第三级限压保护电路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两端口抗干扰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多脉冲大电流冲击限压保护电路包括有若干压敏电阻并联支路,每一压敏电阻并联支路由至少一压敏电阻连接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两端口抗干扰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多脉冲大电流冲击限压保护电路包括有四个压敏电阻并联支路,其中三个压敏电阻并联支路分别由两个压敏电阻串接构成、且两个压敏电阻之间分别接地,另一个压敏电阻并联支路由一个压敏电阻连接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两端口抗干扰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隔离变压滤波电路包括有一个隔离变压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少杰曾一鸣罗四民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伦教金盾防雷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