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控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08046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8:36
一种温度控制机,包含一个连接单元、一个中空的缓冲桶,及一个控制单元。该连接单元包括一个循环用水输入埠、一个调节用水输入埠、一个水气排出埠,及一个循环用水输出埠。该缓冲桶连通于该循环用水输入埠、该调节用水输入埠,及该水气排出埠,一循环用水与一调节用水是在该缓冲桶内混合,超出该缓冲桶容量的水是从该水气排出埠排出。该控制单元包括一个水泵、一个加热器,及一个电连接并控制该水泵与该加热器的控制模组,该水泵是抽取该缓冲桶内的水并注入到该加热器,该加热器接收来自该水泵供应的水进行加热,并输出到该循环用水输出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度控制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调节一个模具温度的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温度控制 机。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一般用于调节一个模具(图未示)温度的温度控制机100,主要包含一 个连接单元10及一个控制单元11。该连接单元10包括一个循环用水输入埠101、一个调节 用水输入埠102、一个水气排出埠103,及一个循环用水输出埠104,该循环用水输入埠101 用于接收一流出该模具的循环用水,该循环用水用于调节该模具的温度,该调节用水输入 埠102用于接收该调节用水,该调节用水的温度低于该循环用水,并用于混合该循环用水, 使得该循环用水的温度能快速降低。该控制单元11主要包括一个水泵111及一个加热器112,该水泵111是直接抽取 该循环用水输入埠101的水并注入到该加热器112,该加热器112接收来自该水泵111供 应的水进行加热,并输出到该循环用水输出埠104,当该循环用水的温度超出一温度标准 时,该控制单元11会驱动一个连接该循环用水输出埠104与该水气排出埠103之间的水阀 113,将该循环用水从该水气排出埠103排出一部分,由于水压降低,因此该调节用水能混 合到该循环用水中,产生降温效果。该温度控制机100的缺点在于(I)该调节用水与该循环用水是在管线中混合,但 是混合的时间很短暂就提供到该循环用水输出埠104,所以混合不均匀,会造成后续的温度 控制不稳定;(2)该调节用水与该循环用水在混合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所以常有气泡进 入到加热程序中,造成温度控制不稳定,且气泡会使水流发生水槌(WaterHammer)现像,长 期使用容易造成管线或相关零件损坏;(3)该水气排出埠103的设置高度低于该循环用水 输出埠104,所以当管线中有气泡或气体产生时,因为气泡和气体都较水轻,所以不容易从 高度较低的该水气排出埠103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温控制容易保持稳定且不易发生水槌现象的 温度控制机。该温度控制机用于输入一循环用水及一调节用水,并控制该循环用水的温度,该 循环用水是用于通过一个模具。该温度控制机包含一个连接单元、一个中空的缓冲桶,及一个控制单元。该连接单元包括一个循环用水输入埠、一个调节用水输入埠、一个水气排出埠,及 一个循环用水输出埠,该循环用水输入埠用于接收该循环用水,该调节用水输入埠用于接 收该调节用水。该缓冲桶连通于该循环用水输入埠、该调节用水输入埠,及该水气排出埠,该循环 用水与该调节用水是在该缓冲桶内混合,超出该缓冲桶容量的水是从该水气排出埠排出。该控制单元包括一个水泵、一个加热器,及一个电连接并控制该水泵与该加热器 的控制模组,该水泵抽取该缓冲桶内的水并注入到该加热器,该加热器接收来自该水泵供 应的水进行加热,并输出到该循环用水输出埠。较佳地,该缓冲桶包括一个连接部,及一个高度高于该连接部的顶部,该连接部连 通于该循环用水输入埠与该调节用水输入埠,该顶部连通于该水气排出埠。较佳地,该控制单元还包括一个电磁水阀,及一个温度感测器,该电磁水阀设置于 该水气排出埠与该缓冲桶之间,该控制模组电连接于该电磁水阀,并内建有一个标准温度 范围,并能经由该温度感测器取得该循环用水输出埠所输出的一水温,该控制模组是在该 水温超过该标准温度范围时驱动该电磁水阀导通,并在该水温低于该标准温度范围时驱动 该电磁水阀关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温度控制机运作时,由于该循环用水与该调节用 水能在该缓冲桶内先进行混合,然后才注入到该加热器,所以不同水温的水有充分的时间 与空间进行混合,产生的结果是能让水温变化缓和、发生气泡较容易排出,进而使得后续的 水温控制容易保持稳定,且不容易发生水槌现像,保障管线或相关零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一示意图,说明一般温度控制机的配置架构;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本技术温度控制机的较佳实施例;及图3是一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一个连接单元、一个缓冲桶,及一个控制 单元的配置架构与使用情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 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明白。如图2、3所示,本技术温度控制机200的较佳实施例用于输入一个循环用水 91及一个调节用水92,并控制该循环用水91的温度,该循环用水91是用于通过一个模具 (图未示),该温度控制机200包含一个连接单元20、一个中空的缓冲桶30,及一个控制单元40。该连接单元20包括一个循环用水输入埠21、一个调节用水输入埠22、一个水气排 出埠23、一个循环用水输出埠24、一个供气埠25,及一个排水埠26,该循环用水输入埠21 用于接收该循环用水91,该调节用水输入埠22用于接收该调节用水92。该供气埠25与该排水埠26是在该温度控制机200需要长时间停机时使用,该供 气埠25能提供外界气体输入,迫使该缓冲桶30内的水从该排水埠26排出,以达到维护保 养该缓冲桶30的使用效果。该缓冲桶30连通于该循环用水输入埠21、该调节用水输入埠22,及该水气排出埠 23,该循环用水91与该调节用水92是在该缓冲桶30内混合,超出该缓冲桶30容量的水是 从该水气排出埠23排出,该缓冲桶30包括一个连接部31、一个高度高于该连接部31的顶 部32,及一个自动排气阀33,该连接部31连通于该循环用水输入埠21与该调节用水输入埠22,该顶部32连通于该水气排出埠23,该自动排气阀33用于将该缓冲桶30内的水气自 动排出。该控制单元40包括一个水泵41、一个加热器42、一个电磁水阀43、一个温度感测 器44、一个安全泄压阀45,及一个电连接并控制该水泵41、该加热器42、该电磁水阀43与 该温度感测器44的控制模组46。该水泵41是抽取该缓冲桶30内的水并注入到该加热器42。该加热器42接收来自该水泵41供应的水进行加热,并输出到该循环用水输出埠 24。该电磁水阀43设置于该水气排出埠23与该缓冲桶30的顶部32之间。该温度感测器44连接于该加热器42输出到该循环用水输出埠24的供水管线。该安全泄压阀45用于水槌现象发生时提供释放水压。该控制模组46内建有一个标准温度范围,并能经由该温度感测器44取得该循环 用水输出埠24所输出的一水温,该控制模组46是在该水温超过该标准温度范围时驱动该 电磁水阀43导通,并在该水温低于该标准温度范围时驱动该电磁水阀43关闭。借此,该温度控制机200运作时,由于该循环用水91与该调节用水92能在该缓冲 桶30内先进行混合,然后才注入到该加热器42,所以不同水温的水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进 行混合,产生的结果是能让水温变化缓和、发生气泡较容易排出,进而使得后续的水温控制 容易保持稳定,且不容易发生水槌现像,保障管线或相关零件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该水气排出埠23是连通于该缓冲桶30的顶部32,当管线中有气泡或气 体产生时,因为气泡和气体都较水轻且容易移动到该缓冲桶30的顶部32,所以气泡和气体 很容易从该水气排出埠23排出,进而使得水温控制的稳定性提升、水槌现象不易发生,整 体使用寿命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度控制机,用于输入一循环用水及一调节用水,并控制该循环用水的温度,该循环用水是用于通过一个模具,该温度控制机的特征在于:该温度控制机包含一个连接单元、一个中空的缓冲桶,及一个控制单元;该连接单元包括一个循环用水输入埠、一个调节用水输入埠、一个水气排出埠,及一个循环用水输出埠,该循环用水输入埠用于接收该循环用水,该调节用水输入埠用于接收该调节用水;该缓冲桶连通于该循环用水输入埠、该调节用水输入埠,及该水气排出埠,该循环用水与该调节用水是在该缓冲桶内混合,超出该缓冲桶容量的水是从该水气排出埠排出;及该控制单元包括一个水泵、一个加热器,及一个电连接并控制该水泵与该加热器的控制模组,该水泵抽取该缓冲桶内的水并注入到该加热器,该加热器接收来自该水泵供应的水进行加热,并输出到该循环用水输出埠。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8.29 TW 1012166181.一种温度控制机,用于输入一循环用水及一调节用水,并控制该循环用水的温度,该循环用水是用于通过一个模具,该温度控制机的特征在于该温度控制机包含一个连接单元、一个中空的缓冲桶,及一个控制单元;该连接单元包括一个循环用水输入埠、一个调节用水输入埠、一个水气排出埠,及一个循环用水输出埠,该循环用水输入埠用于接收该循环用水,该调节用水输入埠用于接收该调节用水;该缓冲桶连通于该循环用水输入埠、该调节用水输入埠,及该水气排出埠,该循环用水与该调节用水是在该缓冲桶内混合,超出该缓冲桶容量的水是从该水气排出埠排出;及该控制单元包括一个水泵、一个加热器,及一个电连接并控制该水泵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炳村
申请(专利权)人:玉鼎电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