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油存储装置和挤出成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04547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6:02
本实用型新的工作油存储装置和挤出成形装置具有连接箱,该连接箱把副油箱的存储区域划分成包含连结管的流路开口部的第一区域和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连接箱具有内部区域连通部,该内部区域连通部把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连通,并产生与连结管的压力损失同等或比所述压力损失大的压力损失,第二回油配管使流路出口面向第一区域内地与副油箱连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用型新涉及工作油存储装置和挤出成形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大型的挤出成形装置为了使运送和组装等容易而知道有能够分离成挤出单元和合模单元的装置。在是上述大型挤出成形装置的情况下,由于配置空间的原因而把工作油的存储箱和压送工作油的泵配置在挤出单元侧。上述大型挤出成形装置把从该泵压送的工作油向设置在挤出单元和合模单元的作为控制元件的油缸供给。且从各油缸排出的工作油为了使相互的背压不给液压控制以坏影响而分别经由个别的回油配管向存储箱返回。因此,在挤出单元与合模单元之间配置有使向合模单元侧送出的工作油向挤出单元侧返回的多个返回配管。即配管设置必须是把所有的配管集中在挤出单元侧狭窄空间中的布局,成为需要迷宫那样复杂的布局。因此,上述大型挤出成形装置的设计被限定在对配管设计熟练的资深设计者。上述大型挤出成形装置的配管接头连接作业使上述大型挤出成形装置的组装作业烦杂化。于是,为了减少挤出单元与合模单元之间的配管数,知道有这样的结构在挤出单元侧设有主油箱,且在合模单元侧设有副油箱,把主油箱和副油箱由连结管连通。即不是把使工作油从合模单元侧返回的回油配管直接与设置在挤出单元侧的主油箱连接,而与设置在合模单元侧的副油箱连结。通过这样设定,由于能够使向合模单元压送的工作油一次向副油箱返回后,经由连结管向主油箱返回,所以能够减少配置在挤出单元与合模单元之间的配管数。但设置在上述合模单元的副油箱由于配置空间的原因等而只能配置比主油箱小型的副油箱。另一方面,由于合模单元的合模油缸和模开闭油缸等具有需要大流量工作油的油缸,所以从油缸有大流量的工作油向副油箱返回。由于工作油从副油箱向主油箱的移动主要造成随着副油箱的液面上升而主油箱有压力变动,所以在有大流量高压的工作油流入的情况下,去往主油箱的工作油的移动赶不上副油箱的油面上升,工作油有可能从设置在副油箱上面的通气孔等溢出。日本实公平5-34324号公报提案有这样的技术把工作油流量大的回油配管的流路出口插入在连结主油箱与副油箱的连结管内,有效利用从回油配管排出的工作油来使连结管的工作油流动增速。但如上所述,在把回油配管的流路出口向连结管插入的情况下,为了使连结管内的工作油被充分推动流动,则需要使回油配管的口径(配管口面积)与连结管的口径接近。因此,在实用上就成为仅把一根回油配管向一根连结管插入的结构,所以在有多根回油配管与副油箱连接的情况下,就需要有与回油配管的数量同数量的多根连结管,零件个数和组装工时增加。且如图5所示,由于是把回油配管328的前端侧向水平方向弯曲大致90度而形成,所以在把回油配管328安装在副油箱的盖处不改变的状态下,在单把副油箱的盖从上方安装时则不能把回油配管328插入到连结管323内。因此,在安装回油配管328时就需要作业者进入到副油箱322的内部,在把回油配管328的前端插入到连结管323的内部后,从内侧把回油配管328的安装端部与副油箱的盖联结。在从副油箱322的上方把回油配管328向副油箱322内部引导的情况下,为了把回油配管328的流路出口 338插入到向横向延伸的连结管323内部,则需要加长回油配管328的尺寸,以使到达设置在副油箱322底面近旁的连结管323。且需要把回油配管328形成在副油箱322内弯曲的配管形状。因此,由于来自流路出口 338的工作油的排出反作用力而使回油配管328被作用有弯矩,且有可能由于流路出口 338周围产生的涡流而诱发过度的振动。且有可能由弯矩而使回油配管328的凸缘337等固定部件的负载增大而产生破损,或者由振动而使联结用的螺栓松缓或螺栓破损。在把回油配管328向连结管323内引导时,回油配管328的外径与连结管323的内径之间由于从回油配管328排出的工作油的文丘里效果而被减压,所以在流路出口 338的近旁有气泡产生。在该气泡到达油泵内时,产生气蚀而有可能使油泵破损。且由于回油配管328对于每个控制元件是个别地与副油箱322连接,所以流入的工作油的流量和压力不同,副油箱322内的油面起波浪而不稳定。因此,在副油箱322内的特别是连结管323近旁就产生工作油的压力变动,该连结管323近旁的压力变动作为脉动而向主油箱321的工作油波及,有可能使液压控制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用型新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油存储装置和具备该工作油存储装置的挤出成形装置,能够在减轻组装作业者的负担和固定回油配管的固定部件的负载的同时,使来自回油配管的工作油经由副油箱而稳定地向主油箱返回。本实用型新第一形态的工作油存储装置具备主油箱,其连接有吸入工作油的吸油配管;副油箱,其连接有使被所述吸油配管吸入的工作油返回的回油配管;连结管,其把所述主油箱和所述副油箱连通,所述副油箱具备连接箱,该连接箱把所述副油箱的存储区域划分成包含所述连结管的流路开口部的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所述连接箱具备把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连通的内部区域连通部,所述回油配管使所述回油配管的流路出口面向所述第一区域地与所述副油箱连接。在上述工作油存储装置中,所述连结管也可以由一个构成。在上述工作油存储装置中,所述连结管也可以由多个构成。通过上述结构,被吸油配管吸入的主油箱的工作油能够经由回油配管而向副油箱的第一区域流入。且由于主油箱和副油箱被连结管连通,所以根据主油箱的油面和副油箱的油面的高度而产生的压力差,能够使副油箱的工作油经由连结管而向主油箱移动。且利用连接箱把副油箱的存储区域划分成包含连结管流路开口部的第一区域和其以外的第二区域,使回油配管的工作油向第一区域流入,因此,工作油的流入就使第一区域的液压上升,利用该液压上升而能够使经由连结管而从副油箱向主油箱移动的工作油的流速增速。由于把内部区域连通部的压力损失设定成与连结管的压力损失相同,或者比所述压力损失大,所以能够比副油箱的工作油经由连结管向主油箱的移动缓慢地使第一区域内的工作油经由内部区域连通部向第二区域移动。因此,能够使不向连结管内流入而在第一区域内溢出的比较少量的工作油缓慢地向第二区域移动。由此,能够使副油箱内的油面上升缓慢进行,所以能够防止工作油从设置在副油箱上面的通气孔等溢出。由于回油配管使流路出口面向第一区域内部地与副油箱连接,所以不需要把回油配管弯曲,能够防止由于工作油的排出反作用力而使回油配管被作用有弯矩。且与把回油配管插入到连结管内的情况比较,能够缩短回油配管的长度,即使在由于工作油的排出而产生涡流并诱发配管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把由振动引起的弯矩抑制小,所以能够防止回油配管的凸缘等固定部件和联结用螺栓的破损。由于把连结管配置在回油配管的流路出口周围,所以在工作油从回油配管排出时,能够抑制由文丘里效果所引起的减压的产生。本实用型新第二形态的工作油存储装置是在上述工作油存储装置中,所述内部区域连通部也可以由在所述连接箱形成的多个孔构成。根据该结构,能够降低副油箱内从第一区域向第二区域移动的工作油的流速。本实用型新第三形态的工作油存储装置是在上述工作油存储装置中,所述内部区域连通部也可以是在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设置多层的结构。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工作油从第一区域向第二区域移动时被减压而产生气泡。本实用型新第四形态的工作油存储装置是在上述工作油存储装置中,在所述第一区域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作油存储装置,其具备:主油箱,其连接有吸入工作油的吸油配管;副油箱,其连接有使被所述吸油配管吸入的工作油返回的回油配管;连结管,其把所述主油箱和所述副油箱连通,所述工作油存储装置特征在于,所述副油箱具备连接箱,该连接箱把所述副油箱的存储区域划分成包含所述连结管的流路开口部的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所述连接箱具备把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连通的内部区域连通部,所述回油配管使所述回油配管的流路出口面向所述第一区域地与所述副油箱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2.27 JP 2012-0400001.一种工作油存储装置,其具备主油箱,其连接有吸入工作油的吸油配管;副油箱,其连接有使被所述吸油配管吸入的工作油返回的回油配管;连结管,其把所述主油箱和所述副油箱连通,所述工作油存储装置特征在于,所述副油箱具备连接箱,该连接箱把所述副油箱的存储区域划分成包含所述连结管的流路开口部的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所述连接箱具备把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连通的内部区域连通部,所述回油配管使所述回油配管的流路出口面向所述第一区域地与所述副油箱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油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管由一个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油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管由多个构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油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区域连通部由在所述连接箱形成的多个孔构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作油存储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十岚政明川崎卫细井有一苅谷俊彦小松由尚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塑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