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哲敏专利>正文

一种药版转接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00865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版转接输送装置,包括前后相接的前输送带和后输送带,前输送带的进料端上方设有前导料通道,后输送带的出料端上方设有后导料通道,前输送带的传送速度小于后输送带的传送速度,其特征在于:前导料通道的出口设有导料板,导料板水平摆动设置,导料板的摆动由气缸推动,前输送带的传送由前同步带轮带动,后输送带的传送由后同步带轮带动,前后同步带轮与同一电机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药版有序输送装置一起构成泡罩包装机和装盒机的生产联线,使药版在无人看管情况下能够准确地被输送,提高生产联线的工作可靠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版转接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泡罩包装机、装盒机生产联线的药版转接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泡罩包装机生产的药版一般先进行收集,再另外送到装盒机上进行装盒,中间需人工转送,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容易造成药版的二次损坏,也不符合卫生要求。现在有少数厂家已经采用生产联线的药版有序输送装置来实现将泡罩包装机生产的药版直接送到装盒机上进行装盒,并通过药版转接输送装置来提高药版的装盒速度和药版的输送准确性。但是在生产联线的联动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装盒机故障、药版不能被装盒机接收时,就会导致药版在输送带上堆积并使药版的输送变得不正常,所以一定要有工人对生产联线的工作可靠性进行实时的监测,避免意外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 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使药版在无人看管情况下能够准确地被输送,提高生产联线工作可靠性的药版转接输送装置。本技术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药版转接输送装置,包括前后相接的前输送带和后输送带,前输送带的进料端上方设有前导料通道,后输送带的出料端上方设有后导料通道,前输送带的传送速度小于后输送带的传送速度,其特征在于前导料通道的出口设有导料板,导料板水平摆动设置,导料板的摆动由气缸推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生产联线的联动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装盒机故障、药版不能被装盒机接收时,导料板就由气缸自动推动,将在输送带上输送的药版导出输送带,这样就不会出现药版在输送带上的堆积,在故障处理完成后,导料板由气缸推动自动回位,药版始终得到正常的输送,确保泡罩包装机不会因为装盒机故障而停工,在此过程中,不需有工人专人看管,提高了生产联线工作可靠性。前输送带的传送由前同步带轮带动,后输送带的传送由后同步带轮带动,前后同步带轮与同一电机传动连接。上述设计主要考虑了前后输送带传送速度的匹配性,同时使结构紧凑。附图说明本技术有如下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方向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的药版转接输送装置,包括前后相接的前输送带3和后输送带2,前输送带3的进料端与药版有序输送装置相接,后输送带2的出料端与装盒机的输送机格相接,前输送带3的进料端上方设有前导料通道4,后输送带2的出料端上方设有喇 叭形的后导料通道1,前输送带3的传送由前同步带轮6带动,后输送带2的传送由后同步 带轮5带动,前后同步带轮与同一电机7传动连接,前输送带3的传送速度小于后输送带2 的传送速度,前导料通道4的出口设有导料板8,导料板8水平摆动设置,导料板8的摆动由 气缸9推动。本技术是这样工作的在生产联线的联动生产过程中,药版有序输送装置有 序输出的药版10通过前输送带3进行转接,然后由后输送带2进行加速,如果出现装盒机 故障、药版10不能被装盒机接收时,导料板8就由气缸9自动推动,将在前输送带3上输送 的药版10导出前输送带3,这样就不会出现药版在输送带上的堆积,在故障处理完成后,导 料板由气缸推动自动回位,药版始终得到正常的输送,确保泡罩包装机不会因为装盒机故 障而停工,在此过程中,不需有工人专人看管,提高了生产联线工作可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药版转接输送装置,包括前后相接的前输送带和后输送带,前输送带的进料端上方设有前导料通道,后输送带的出料端上方设有后导料通道,前输送带的传送速度小于后输送带的传送速度,其特征在于:前导料通道的出口设有导料板,导料板水平摆动设置,导料板的摆动由气缸推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版转接输送装置,包括前后相接的前输送带和后输送带,前输送带的进料端上方设有前导料通道,后输送带的出料端上方设有后导料通道,前输送带的传送速度小于后输送带的传送速度,其特征在于前导料通道的出口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哲敏
申请(专利权)人:沈哲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