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柏盛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搪瓷内胆的电饭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5973 阅读:4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搪瓷内胆的电饭煲,包括有煲体和设于该煲体内的内胆,所述煲体内位于搪瓷内胆下方还设有用于进行低温控制的温控组件,以及与温控组件导通连接的发热盘,所述内胆包括有金属内胆和覆盖在金属内胆内外表面的搪瓷层,所述内胆底部外侧表面覆盖的搪瓷层与发热盘接触连接,实现360°全方位热传递的煲饭,结构简单,传热快,煲饭效率快,受热更均匀,煲出的饭更好,且设有的搪瓷层,硬度高,耐腐蚀、耐磨、无毒,卫生、安全,寿命长,煲出的饭也不粘煲底和四周侧壁,不会造成浪费,清洗也更容易;另外,在煲饭过程通过其内设有的温控组件进行低温温控控制,更节能、更环保,也可有效避免出现煲焦现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具有搪瓷内胆的电饭煲
本技术属于烹饪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搪瓷内胆的电饭煲。
技术介绍
电饭煲的问世给人们煲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操作简单、方便,并以其优势得到广大人们的欢迎,已普及到世界各地的家庭中。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电饭煲的内胆受热不均匀,煲饭效率慢,且煲出的饭老粘在内胆底面和四周侧壁,甚至经常出现煲焦现像,造成浪费,清洗也不方便。另外,这些电饭煲的内胆普遍都是通过电化、阳极氧化、喷涂等工艺制作一铝层,耐腐性差、不耐磨、易脱落,污染米饭;或者直接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其含有的铬等重金属元素受热易溶米饭中,长期使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煲饭效率快、不粘米饭、节能环保且卫生安全的具有搪瓷内胆的电饭煲。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搪瓷内胆的电饭煲,包括有煲体和设于所述煲体内的内胆,所述煲体内位于所述内胆下方还设有用于进行低温控制的温控组件,以及与所述温控组件导通连接的发热盘,所述内胆是一搪瓷内胆,包括有金属内胆和覆盖在所述金属内胆内外表面的搪瓷层,所述内胆底部外侧表面覆盖的搪瓷层与所述发热盘接触连接,实现360°全方位热传递的煲饭。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搪瓷层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金属内胆的导热系数。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金属内胆由碳素钢、合金、冷轧板、铝板或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金属内胆与其内外表面覆盖的所述搪瓷层通过烧结方式牢固结合一体。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温控组件包括有低温断电控制单元和温度探测单元,所述低温断电控制单元与所述发热盘导通连接,所述温度探测单元与所述发热盘接触。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煲体主要由依次相互接合的面盖、壳身和底座组成,所述搪瓷内胆、温控组件和发热盘均安装在所述壳身内。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发热盘由碳素钢板或铸铁材料制作而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可实现360°全方位热传递的煲饭,结构简单,传热快,煲饭效率快,受热更均匀,煲出的饭更好,且设有的搪瓷层,硬度高,耐腐蚀、耐磨、无毒,卫生、安全,寿命长,煲出的饭也不粘煲底和四周侧壁,不会造成浪费,清洗也更容易;另外,在煲饭过程通过其内设有的温控组件进行低温温控控制,更节能、更环保,也可有效避免出现煲焦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具有搪瓷内胆的电饭煲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具有搪瓷内胆的电饭煲实施例的结构原理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具有搪瓷内胆的电饭煲实施例中内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具有搪瓷内胆的电饭煲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I为煲体;11为面盖;12为壳身;13为底座;14为温控组件;141为低温断电控制单元;142为温度探测单元;15为发热盘;2为内胆; 21为金属内胆,22为搪瓷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3中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搪瓷内胆的电饭煲,包括有煲体I和设于该煲体I内的内胆2,所述煲体I主要由依次相互接合的面盖11、壳身12和底座13组成;其中,所述壳身12内侧底部且位于内胆2下方设有用于进行低温控制的温控组件14,以及与该温控组件14导通连接的发热盘15,所述温控组件14包括有低温断电控制单元141和温度探测单元142,所述低温断电控制单元141与发热盘15导通连接,所述温度探测单元142与发热盘15接触,对发热盘15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所述内胆2是一搪瓷内胆,包括有金属内胆21和搪瓷层22,所述金属内胆21由碳素钢、合金、冷轧板、铝板或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搪瓷层覆盖22在金属内胆21内外表面;所述发热盘15由碳素钢板或铸铁材料制作而成,且所述搪瓷层22覆盖在金属内胆21内侧侧壁和内侧底面上,并通过烧成相互牢固结合一体,组装使用时,该搪瓷内胆2安装在壳身12内,且覆盖在内胆2底部外侧表面的搪瓷层22与发热盘15接触连接。本技术所述电饭煲工作时,由于搪瓷层22的导热系数小于金属内胆21的导热系数,即热传递速度比金属内胆21慢,金属内胆21吸收了大量热量,当金属内胆21进行二次热传递时,向外传递则受到外侧表面覆盖的搪瓷层22和外空气的阻碍,热传递阻碍大,向内传递则可经内侧表面的搪瓷层22直接将热量传递给内胆2内的水和米,热传递阻碍小,根据热传递规律,金属内胆21将其绝大部分吸收的热量都均匀地传递至内侧表面的搪瓷层22上,避免有热量的流失,而且完成从底部和四周对内胆2内的水和米进行加热,同时搪瓷内胆2上端的内侧表面搪瓷层22也会将热量传递至内胆2上端内的空气,使其变成热空气后从上方对水和米进行加热,即可实现360°全方位热传递的煲饭,结构简单,传热快,煲饭效率快,受热更均匀,煲出的饭更好,且设有的搪瓷层,硬度高,耐腐蚀、耐磨、无毒,卫生、安全,寿命长,煲出的饭也不粘煲底和四周侧壁,不会造成浪费,清洗也更容易。如图4中所示,一种基于本技术所述的具有搪瓷内胆的电饭煲的控制方法,当煲内米饭煮开后,通过所述温控组件14进行低温温控控制,停止对发热盘15供电,利用发热盘15的剩余热量对搪瓷内胆2进行加热,同时利用已储存有热量的搪瓷内胆2上的搪瓷层22,实现继续煲饭,直至饭煲好。具体包括有以下步骤步骤A.外部电源经过所述温控组件14对发热盘15进行供电、加热;步骤B.所述温度探测单元142实时监测发热盘15温度,判断煲内米饭是否煮开;步骤C.所述温控组件14进入低温温控控制模式,完成煲饭;即所述低温断电控制单元141对发热盘15停止供电,发热盘15利用自身余热继续对搪瓷内胆2进行加热,同时利用已储存有热量的搪瓷内胆2上的搪瓷层22,继续进行煲饭,当发热盘15达到低温煲饭的下限温度时,继续通电,使发热盘15加热至低温煲饭的上限温度,然后再次断电,如此循环反复,直至饭煲好。这样,在煲饭过程通过其内设有的温控组件14进行低温温控控制,更节能、更环保,也可有效避免出现煲焦现象。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技术方案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搪瓷内胆的电饭煲,包括有煲体(1)和设于所述煲体(1)内的内胆(2),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1)内位于所述内胆(2)下方还设有用于进行低温控制的温控组件(14),以及与所述温控组件(14)导通连接的发热盘(15),所述内胆(2)是一搪瓷内胆,包括有金属内胆(21)和覆盖在所述金属内胆(21)内外表面的搪瓷层(22),所述内胆(2)底部外侧表面覆盖的搪瓷层(22)与所述发热盘(15)接触连接,实现360°全方位热传递的煲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搪瓷内胆的电饭煲,包括有煲体(I)和设于所述煲体(I)内的内胆(2),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I)内位于所述内胆(2)下方还设有用于进行低温控制的温控组件(14),以及与所述温控组件(14)导通连接的发热盘(15),所述内胆(2)是一搪瓷内胆,包括有金属内胆(21)和覆盖在所述金属内胆(21)内外表面的搪瓷层(22),所述内胆(2)底部外侧表面覆盖的搪瓷层(22)与所述发热盘(15)接触连接,实现360°全方位热传递的煲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搪瓷内胆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搪瓷层(22)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金属内胆(21)的导热系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搪瓷内胆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内胆(21)由碳素钢、合金、冷轧板、铝板或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柏盛
申请(专利权)人:李柏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