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式后处理器总成属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由端盖、外壳、隔板、吸声管、后处理封装总成、吸声板和进气管组成混合单元、后处理单元和降噪单元,并设有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适用于催化还原后处理器(SCR)、带催化剂涂层的通透式颗粒捕集后处理器(POC)、柴油氧化催化后处理器(DOC)、柴油颗粒过滤后处理器(DPF)四种不同的后处理器路线,结合相应的机内降低排放措施,使发动机满足国Ⅳ、国V排放法规,能有效利用空间,且转化效率高、降噪能力强、背压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箱式后处理器总成
本专利技术属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箱式后处理器总成。
技术介绍
国IV、国V的排放法规中排气污染物的限值与国III排放法规相比,柴油机排气污 染物(主要是颗粒和氮氧化合物)的限值降低很多。在发动机机内很难同时降低上述两种 排气污染物,达到国IV、国V排放法规的要求,为满足国IV、国V的排放法规,只能在发动机 机内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颗粒和氮氧化合物中一种排气污染物的排放,再采用排气后处理装 置来降低另外一种排气污染物的排放,使发动机的两种排气污染物都满足国IV、国V的排 放法规要求。国IV、国V的排气后处理装置主要有四类选择催化还原后处理器(SCR)、带催化 剂涂层的通透式颗粒捕集后处理器(POC)、柴油氧化催化后处理器(DOC),柴油颗粒过滤后 处理器(DPF)。满足国IV、国V的排放法规的后处理器总成的结构设计,需适应以上四种后处理 路线的载体布置,并考虑整车布置空间及降噪要求,同时要降低制造工艺难度及总成成本, 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专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传统的消声器与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提供一 种可同时实现降低发动机排放和排气噪声的装置。本专利技术主要由端盖、外壳、隔板、吸声管、后处理封装总成、吸声板、进气管和传感 器组成、其中隔板12和隔板114之间的下部固接有后处理封装总成3,隔板12和隔板II 4之间 的上部平行固接有吸声管Iio和吸声管IIll ;隔板II 4的另一面与吸声板117之间固接有吸声板15和吸声板III9 ;隔板12和吸声板II 7的外侧分别与左端盖I和右端盖8固接;排气管6的一端与吸声板15固接,排气管6的另一端开口于设在外壳18斜下部 的排气管孔17 ;进气管孔15位于外壳18的一侧;氮氧传感器16固接于外壳18的斜上部;进气管13的上部与温度传感器14固接,进气管13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孔15和 法兰12固接;外壳18的两端分别与左端盖I和右端盖8固接,形成箱式结构。所述的吸声板15、吸声板III9和右端盖8采用针刺玻璃纤维的吸声材料制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本专利技术由端盖、外壳、隔板、吸声管、后处理封装总成、吸声板和进气管组成混合单元、后处理单元和降噪单元,其中混合单元由进气管13、外壳18、隔板12、隔板II 4、后处理 封装总成3、吸声管110、吸声管II 11、左端盖I和右端盖8形成;后处理单元是将载体封装 在不锈钢外壳18内形成;降噪单兀由隔板114、后处理封装总成3、外壳18、吸声板15、吸声 板II19、吸声板II 7、排气管6、左端盖I和右端盖8形成。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予以解决尿素溶液喷射到发动机排气中后雾化,并水解生成氨气,与发动机排气混合后进 入后处理器封装总成3,经过混合单元,均匀分布流过后处理单元,在选择催化还原催化剂 的作用下,完成相应的化学反应,净化后的排气流入降噪单元,通过阻抗复合的消声原理降 低排气噪声。混合单元的设计采用合理布置吸声管1、吸声管II 11、隔板12、隔板II 4上气流通 道的孔径及分布措施,使排气均匀分布到载体端面,提高了催化剂涂层的利用率,从而提高 了转化效率。在后处理系统对催化转化器的转化效率要求一定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 混合单元可以降低载体体积,从而降低总成的成本。降噪单元的设计采用传统的阻抗复合式消声原理,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采用针 刺玻璃纤维作为吸声材料,采用不同形状的吸声板来固定吸声材料,布置在降噪单元的外 壳内侧,充分利用了消声腔内侧的面积,在有效降低总成的辐射噪声的同时,也降低了高频的尾管噪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集成了后处理器和消声器的功能,可适用于催化还原后 处理器(SCR)、带催化剂涂层的通透式颗粒捕集后处理器(POC)、柴油氧化催化后处理器 (DOC)、柴油颗粒过滤后处理器(DPF)四种不同的后处理器路线,结合相应的机内降低排放 措施,使发动机满足国IV、国V排放法规;由于总成外形为箱式,宽度较小,可以布置在车架 侧面,在节省整车车架侧面布置空间的同时,也能保证后处理器具备足够的有效容积,具备 排气污染物转化效率高、降噪能力强、背压小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箱式后处理器总成的零件分解示意图图2为箱式后处理器总成的侧面剖视图图3为箱式后处理器总成的正面剖视图图4为图3中A-A截面首I]视图图1—图4中1.左端盖2.隔板I 3.后处理封装总成4.隔板II 5.吸声 板I 6.排气管7.吸声板II 8.右端盖9.吸声板III 10.吸声管I 11.吸声管II 12.法兰13.进气管14.温度传感器15.进气管孔16.氮氧传感器17.排气管孔 18.外壳具体实施方案下面以选择催化还原后处理器为例,详细说明总成的结构设计及制造过程。本专利技术的可实现降低发动机排气污染物及排气噪声的装置,外形为箱式结构,进 气口连接方式为法兰,并布置有温度传感器14,后处理单元后布置有氮氧传感器16。本专利技术的可实现降低发动机排气污染物及排气噪声的装置,包括混合单元、后处理单元以及降噪单元,每个单元实现不同的功能,混合单元和后处理单元也可同时起到降噪的功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中的混合单元由进气管13、外壳18、隔板12、隔板114、后处理封装总成3、吸声管110、吸声管1111、左端盖I和右端盖8形成;后处理单元是将载体封装在不锈钢外壳18内形成;降噪单兀由隔板114、后处理封装总成3、外壳18、吸声板15、吸声板III 9、吸声板117、排气管6、左端盖I和右端盖8形成。先将后处理封装总成3、隔板12、隔板114、吸声管IlO吸声管IIll如图1焊接形成隔板总成,并将隔板总成压入外壳18的指定位置后焊接;再将进气管13从外壳18的进气管孔15插入至指定位置后焊接,并在进气管13上焊接法兰12、和温度传感器14 ;然后将吸声板15和 吸声板III 9加装吸声材料后,焊接到外壳18的指定位置,并将排气管6—端焊接到吸声板15上,排气管6另一端(开口端)从外壳18的排气管孔17穿出并焊接;再将吸声板Π7压入外壳18内指定位置后焊接,同时加装吸声材料,最后将左端盖I和 右端盖8与外壳18两端焊接,形成箱式后处理器总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箱式后处理器总成,主要由端盖、外壳、隔板、吸声管、后处理封装总成、吸声板、进气管和传感器组成、其特征在于:隔板I(2)和隔板Ⅱ(4)之间的下部固接有后处理封装总成(3),隔板I(2)和隔板II(4)之间的上部平行固接有吸声管I(10)和吸声管II(11);隔板Ⅱ(4)的另一面与吸声板II(7)之间固接有吸声板I(5)和吸声板Ⅲ(9);隔板I(2)和吸声板II(7)的外侧分别与左端盖(1)和右端盖(8)固接;排气管(6)的一端与吸声板I(5)固接,排气管(6)的另一端开口于设在外壳(18)斜下部的排气管孔(17)处;进气管孔(15)位于外壳(18)的一侧;氮氧传感器(16)固接于外壳(18)的斜上部;进气管(13)的上部与温度传感器(14)固接,进气管(13)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孔(15)和法兰(12)固接;外壳(18)的两端分别与左端盖(1)和右端盖(8)固接,形成箱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式后处理器总成,主要由端盖、外壳、隔板、吸声管、后处理封装总成、吸声板、 进气管和传感器组成、其特征在于隔板1(2)和隔板II (4)之间的下部固接有后处理封装总成(3),隔板1(2)和隔板 11(4)之间的上部平行固接有吸声管1(10)和吸声管II(Il);隔板II (4)的另一面与吸声板II (7)之间固接有吸声板I (5)和吸声板III (9);隔板1(2)和吸声板11(7)的外侧分别与左端盖⑴和右端盖⑶固接;排气管(6)的一端与吸声板1(5)固接,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科星,刘守顺,邢喜春,戈非,朱光贞,谢鹏,寇珂瑛,王卫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