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新武专利>正文

人工插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5 阅读:3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人工插秧器,主要由活动器、插秧把、装秧斗组成。插秧器的底板上装设有前挡板、后挡板和横挡板,底板开有出秧口,底板下装设有底拖板,活动器装设在前挡板上,下部装有弹簧推板,插杆上固定模杆和装齿板,装齿板两端装有定位杆,插秧齿固定在装齿板上与出秧口相对应。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轻便实提高人工插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是一种新的农具,容易推广普及应用。(*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用插秧装置,特别是一种人工插秧器。目前,农田耕种的插秧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机械化作业,但其无法适应于小田作业,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种是人工插秧,是纯碎的人为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大田、小田都可完成人工插秧工作。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人工插秧器,提高人工插秧效率,适用面广。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插秧器的底板上装设有前档板、后档板和横档板组成装秧斗,底板开有出秧口,底板下装设有底拖板。前档板上至少装有两个活动器,在活动器的下部设有弹簧推板,插秧把的插杆上固定有横杆和装齿板,插秧把装在活动器内,可以上下和前后运动装齿板两端设有定位杆,插秧齿装设在装齿板上与出秧口相对应。-->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和实施例由以下附图给出。图1是本技术的纵向切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前视图。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参照图1、图2。底板[5]的下面装有底拖板[6],底拖板是弧形板,前档板[2]、后档板[4]和横档板[3]装设固定在底板[5]上,组成一个装秧斗,底板设有出秧口[14]。活动器[8]装设在前档板[2]上,在活动器的下部设有弹簧推板[13],插秧把装在活动器内,可以上下运动和前后运动。插杆[7]上固定有横杆[9]和装齿板[10],装齿板的两端装有固定杆[11],插秧齿[13]装在装齿板的下方,与出秧口[14]相对应。在实际的应用中,秧苗放在底板上,另加一块推秧板,人工操作把插秧把拉起,往出秧口推去,插秧齿插到秧苗中,再把插秧把往下压,插秧齿更把秧苗带到田里插紧,弹簧推板把插秧齿推开,再拉起插秧把更可重复操作,完成插秧过程。本技术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轻便实用,生产的造价成本低,适用于大田、小田耕种插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用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人工插秧器,主要由活动器、插秧把、装秧斗组成,其特征是底板[5]设有出秧口[14],底拖板[6]装设在底板[5]下,活动器[8]装设在前档板[2]上,下部装有弹簧推板[13],插杆[7]上固定有横杆[9]和装齿板[10],装齿板两端装有定位杆[11],插秧齿[12]固定在装齿板上与出秧口[14]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人工插秧器,主要由活动器、插秧把、装秧斗组成,其特征是底板[5]设有出秧口[14],底拖板[6]装设在底板[5]下,活动器[8]装设在前档板[2]上,下部装有弹簧推板[13],插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新武
申请(专利权)人:罗新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