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重量轻且强度、刚性及挠性出色的钓线导向件。具体为,所述钓线导向件具备框架,所述框架由板状体形成,该板状体由将强化纤维中浸渍有合成树脂的纤维强化层压材料进行了积层的多个纤维强化树脂层构成,所述框架由固定部、支脚部和环部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于钓竿来引导钓线的钓线导向件,具体而言,涉及在保持钓线穿过的导向环的框架部分上具有特征的钓线导向件。
技术介绍
以往,上述的钓线导向件的构成是具备安装于钓竿外周面的框架和固定于框架且钓线穿过的导向环。上述框架例如像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那样,一般是通过冲压加工而将不锈钢、钛等金属板材料形成为一体,在框架上,一体形成有用于对使钓线穿过的导向环进行保持的环保持部和用于安装在钓竿外表面的固定部。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6-34066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的公开技术中,由于框架由金属材料构成,所以重量较重,强度、刚性、挠性等性能不良,成为提高钓竿性能的瓶颈。例如,在要求更加轻量化的钓竿上,若沿轴的长度方向安装很多上述的钓线导向件,则无法发挥所希望的性能。本专利技术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量轻,且强度、刚性及挠性出色的钓线导向件。为了实现上述 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钓线导向件具有以下特征。本专利技术的方案I提供了一种钓线导向件,其具备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由板状体形成,该板状体由将强化纤维中浸溃有合成树脂的纤维强化层压材料进行了积层的多个纤维强化树脂层构成,所述框架由固定部、支脚部和环部组成。本专利技术的方案2的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纤维强化树脂层在所述框架的厚度方向上积层。本专利技术的方案3的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纤维强化树脂层为,所述强化纤维在框架的轴长方向或倾斜方向上积层。本专利技术的方案4的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纤维强化树脂层为,相对于其中央位于两侧的纤维强化树脂层的强化纤维的方向与所述框架的轴长方向相同。本专利技术的方案5的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纤维强化树脂层为,相对于其中央位于两侧的纤维强化树脂层的强化纤维的方向与所述框架的轴长方向相同,并且进一步在所述两侧的纤维强化树脂层的两侧,设有由与上述方向相反的强化纤维构成的纤维强化树脂层。本专利技术的方案6的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在其最外层设有由织布构成的纤维强化树脂层。本专利技术的方案7的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将出现在所述框架侧面的所述多个纤维强化树脂层形成为同一平面。本专利技术的方案8的特征在于,所述支脚部具有将所述强化纤维配置在沿所述支脚部长度方向的方向上的层。本专利技术的方案9的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具有从所述固定部朝向所述支脚部立起的弯曲部,在该弯曲部设有当正面观察所述钓线导向件时沿其铅垂方向的强化纤维。由于上述的钓线导向件的框架部分由纤维强化层压材料形成,因此可以实现轻量化。而且,框架部分由积层了纤维强化层压材料的多个纤维强化树脂层构成,在固定部安装于钓竿的状态下,由于具有在相对于钓竿的轴长方向具有角度的指向交叉方向的纤维强化树脂层和编织有强化纤维的织布层,因此不会出现断裂、破损等,从而可以得到提高强度以及具有稳定性的钓线导向件。依据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得重量轻且强度、刚性及挠性出色的钓线导向件。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钓线导向件的一个构成例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从箭头A的方向观察图1的图。图3是表示将钓线导向件 安装于钓竿(竿管)上的状态的图。图4是表示对构成钓线导向件的框架进行成形的模具的结构例的图。图5是表示框架部分的层压材料的积层构造的图。图6是表示从用模具成形的板状体上切割出框架的状态的图。图7是放大了框架固定部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框架支脚部的强化纤维的配列状态的图。图9是表示钓线导向件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图10是表示钓线导向件的另一个其他实施方式的图。图11是表示放大了框架部分的层压材料的积层构造(8层)的图。图12是表示放大了框架部分的层压材料的积层构造(9层)的图。图13是放大表示框架部分的层压材料的积层构造的图。图14是表示弯曲部的层压材料的补强层的图。图15是表示弯曲部的层压材料的其他补强层的图。图16是表示弯曲部的层压材料的其他补强层的图。图17是表示弯曲部的层压材料的其他补强层的图。图18是表示支脚部的强化纤维的配列状态的图。符号说明1-钓线导向件;3-框架;5_固定部;6_导向环;7_环保持部;8_支脚部;10a、IOb-弯曲部;20、24_层压材料积层材;21_轴长方向纤维强化树脂层;22a、22b-斜向纤维强化树脂层;23_织布层;30_板状体;50_模具。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钓线导向件及其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至图3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钓线导向件的一个构成例。在这些图中,图1是钓线导向件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从箭头A的方向观察图1的图,图3是表示将钓线导向件安装于钓竿(竿管)上的状态的图。另外,在图1中,箭头A的方向与钓线导向件安装在钓竿上时的钓竿的轴长方向一致,图3是从基竿侧目视竿梢侧的图。钓线导向件I具有由强化纤维中浸溃了合成树脂的纤维强化层压材料(以下称“层压材料”)形成的框架3 (关于层压材料的构成以及框架的详细制造方法将随后说明)。该框架3具有安装于钓竿(竿管)40的外表面的固定部5、安装有钓线穿过的导向环6的环保持部7、连结环保持部7和固定部5之间的支脚部8。所述固定部5是位于框架下端的固定于钓竿表面的部位(也称为脚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沿钓竿的轴长方向延伸,在其背侧的抵接面5a置于钓竿表面的状态下通过线固定、粘接等进行固定。另外,固定部5可以采用I只脚、2只脚或者嵌合在竿管上的管状体等各种形状。所述环保持部7是应在离开钓竿表面的状态下对钓线进行导向而固定导向环6的部位。在环保持部7上形成有用于嵌入并固定导向环6的开口 7a,整体呈大致圆形的外形。另外,嵌入开口 7a的导向环6构成为环状,采用在其内周面即钓线导向面6a部分滑动阻力小的构件,例如由碳化硅(SiC)、氧化铝、碳化钨、钛、铝、不锈钢(SUS)、陶瓷等形成。该导向环6在框架3通过上述层压材料一体形成后嵌入环保持部7的开口 7a而被固定。另外,所述支脚部8是连结固定部5和环保持部7的部位,使导向环6从钓竿表面离开。以下,对在所述框架3上形成有两个弯曲部的例子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部5与支脚部8之间的分界部分上形成有第I弯曲部10a,而且,在支脚部8的环保持部7侧形成有比第I弯曲部更加缓和地弯曲的第2弯曲部10b。此时,所述分界 部分相当于从实际上相对于钓竿的外表面处于固定状态的固定部5的端部朝向环保持部7而立起的区域。在框架3上形成上述的弯曲部时,尤其是通过在支脚部8形成第2弯曲部10b,作为框架整体可以阶段性地设定由弯曲形成的弯曲角度,可以分散集中应力,提高强度。而且,如上所述,如果是在框架3上形成多个弯曲部10a、10b,则与在固定部5和支脚部8之间的分界部分或者在其附近形成的弯曲部(图中对应于第I弯曲部IOa)相比,优选较小地设定形成于支脚部8的弯曲部(图中对应于第2弯曲部IOb)的弯曲角度。具体地说,优选形成在固定部5与支脚部8之间的分界部分或者其附近的弯曲部的弯曲角度Θ I范围为30 90度,与其相比,形成于支脚部8的弯曲部的弯曲角度Θ2的角度小(Θ1> Θ2),范围为O 45度,两个角度加在一起时为30度以上100度以下。另外,如图1所示,弯曲角度根据在弯曲部分的前后切线相互交差的角度而定义。如上所述,当在框架上形成了两个弯曲部10a、10b时,优选该角度的关系如上进行设定。另夕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钓线导向件,具备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由板状体形成,该板状体由将强化纤维中浸渍有合成树脂的纤维强化层压材料进行了积层的多个纤维强化树脂层构成,所述框架由固定部、支脚部和环部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2009.03.30 JP 2009-083178;2009.03.31 JP 2009-08661.一种钓线导向件,具备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由板状体形成,该板状体由将强化纤维中浸溃有合成树脂的纤维强化层压材料进行了积层的多个纤维强化树脂层构成,所述框架由固定部、支脚部和环部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线导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纤维强化树脂层在所述框架的厚度方向上积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线导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纤维强化树脂层为,所述强化纤维在框架的轴长方向或倾斜方向上积层。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线导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纤维强化树脂层为,相对于其中央位于两侧的纤维强化树脂层的强化纤维的方向与所述框架的轴长方向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秋叶胜,菅谷英二,内藤秀行,斋藤笃,森裕幸,鹤藤友义,渡边昌幸,
申请(专利权)人:大和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