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5980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染色机,其包括有一可被带动旋转的滚筒,滚筒上设有一带动轴,该带动轴与一驱动机构连接,在该滚筒两侧分别设有一承柱,在该两承柱上分别设有支撑轴承,滚筒两侧的带动轴分别与两侧支撑轴承相互结合,通过位于滚筒两侧的两支撑轴承平均分担滚筒重量,有效提升滚筒的支撑性、旋转时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染色机,特别涉及一种旋转式的染色机。
技术介绍
纺织业界中为了精准控制染色后的布料的颜色,通常以染色机将少量的布料对染色时的各种变因进行反复测试,以便从其中选择正确的方法对布料染出预定颜色。请参阅图4所示,现有技术的染色机包括有一壳体50及一滚筒60,在壳体50内部设有一机架51,在机架51顶部间隔设有两支撑轴承52,在机架51内部设有一马达53。该滚筒60内部设置有热传介质,该滚筒60上设置有多个试杯61,该试杯61供置放待染布料及颜料,该滚筒60上穿设有一带动轴62,该带动轴62的一端穿设结合该两支撑轴承52,使该滚筒60位于机架51的一侧,在滚筒60上设置有加热装置。实际使用时以马达53动力经带动轴62驱动滚筒60旋转,以加热装置对滚筒60进行加热,通过热传介质将热均匀传导至各试杯61,以此进行染色的测试。该滚筒60在使用状态时,由于容置有热传介质及需承载多个试杯61,因此该滚筒60的整体重量相当重,由于该两支撑轴承52仅位于该滚筒60的一侧,其支撑性较差,无法平均分担滚筒60的重量,该带动轴62也可能产生弯曲情形,导致滚筒60在旋转运转时的转动不平顺,影响其运作时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实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染色机用于支撑滚筒的结构支撑性差,本技术设计有一种染色机,其可达到稳定支撑滚筒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染色机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包括有设置一机壳、一承座、一滚筒及一驱动机构;该机壳具有一底座;该承座包括有两承柱,该两承柱间隔设置在底座上,该两承柱的顶部分别设有一支撑轴承;该滚筒中央处穿设有一带动轴,该滚筒位于该两承柱之间,该带动轴的两端分别穿设于该两支撑轴承内;该驱动机构连接该带动轴。所述的染色机,其中该两承柱的底部连接设有一底板,该两承柱的顶部分别形成有一安装座,该两支撑轴承分别设置于该两安装座上。所述的染色机,其中该滚筒包括有相互连接的两个旁侧壁及多个环侧壁,该两个旁侧壁的中央处穿设有该带动轴,在环侧壁上凹入设置有杯穴。所述的染色机,其中该机壳的底座上设有一机箱,该驱动机构设置于该机箱中。所述的染色机,其中该机壳的底座上设有一分隔壁,该分隔壁为可隔热的板体且位于该滚筒及驱动结构之间。所述的染色机,其中在该分隔壁上设有一安装孔,该带动轴贯穿该安装孔;进一步设有一壳罩,该壳罩套设包覆于该底座、机箱及分隔壁上,该壳罩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开放口及一第二开放口,该第一开放口及第二开放口分别朝向于该分隔壁。所述的染色机,其中该驱动机构包括有一马达、一带动轮及一皮带;该马达具有一驱动轴,在该驱动轴上设有一驱动轮;该带动轮设置于该带动轴上;该皮带连接该驱动轮及该带动轮。通过上述技术手段的运用,本技术在滚筒两侧分别设有一承柱,并在该承柱上设有支撑轴承,位于该滚筒两侧的带动轴分别穿过该两支撑轴承,因此该两支撑轴承可平均分担滚筒的重量,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支撑轴承仅位于滚筒的单一侧,本技术可具有更佳的支撑性及稳定性,并提供染色机的结构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 现有技术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机壳11底座12机箱13分隔壁14 壳罩140第一开放口141第二开放口20承座21承柱22底板23安装座24支撑轴承30滚筒31旁侧壁32环侧壁320杯穴33带动轴40驱动机构41马达42驱动轮43带动轮44皮带50壳体51机架52支撑轴承53马达60滚筒61试杯62带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本技术为一种染色机,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其包括有一机壳10、一承座20、一滚筒30及一驱动机构40。该机壳10具有一底座11及一壳罩14,该底座11为一矩形板体且可供置放在一安装平面上,在该底座11上设有一机箱12,该机箱12的内部具有中空容室,该机箱12的侧壁面上设有开口,在该底座11上设有一分隔壁13,该分隔壁13为可隔热的板体,分隔壁13上设有一安装孔,该壳罩14可套设包覆于该底座11、机箱12及分隔壁13上,该壳罩14的一侧设有一第一开放口 140,该第一开放口 140朝向于该分隔壁13的安装孔,该壳罩14位于第一开放口 140的相对一侧设有一第二开放口 141,该第二开放口 141朝向于该分隔壁13的安装孔。该承座20具有间隔的两直立承柱21,该两承柱21的底部连接设有一底板22,该两承柱21的顶部分别形成有一安装座23,在该两安装座23上分别设有一支撑轴承24,该承座20由第二开放口 141装配于机壳10中的底座11上。该滚筒30为现有技术,其为一多边形的中空筒状体,其包括有相互连接的两个旁侧壁31及多个环侧壁32,该两个旁侧壁31的中央处穿设有一带动轴33,该滚筒30内部设有热传介质(图中未示)及加热器(图中未示),在每一环侧壁32上凹入设置有至少一杯穴320,该杯穴320可供置放定位一试杯(图中未示)。该滚筒30设置于该两直立承柱21之间,该带动轴33两端分别穿设该两支撑轴承24,该带动轴33及该滚筒30可相对承座20旋转。该驱动机构40设置于该机箱12中,该驱动机构40连接该滚筒30的带动轴33,其可带动滚筒30旋转。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该驱动机构40包括有一马达41、一带动轮43及一皮带44,该马达41设置于机箱12中,该马达41具有一驱动轴,在该驱动轴上设有一驱动轮42,该驱动轮42位于机箱12的开口外侧,该带动轮43设置于该带动轴33上,该皮带44连接该驱动轮42及该带动轮43,该马达41的动力可带动驱动轴及驱动轮42旋转,该转动的驱动轮42通过皮带传动带动轮43旋转,带动轮43即可驱动带动轴33及滚筒30旋转。本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将布料、染剂及助剂置入试杯内部,并将试杯置放在该多个杯穴320中;接着启动该驱动机构40,该马达41带动滚筒30及试杯旋转,该滚筒30中所设置的加热器使热传介质的温度提高,并将热量均匀的传导至各试杯中,使每一试杯的温度提高,促使染剂发生化学反应而染色在布料上。由于滚筒30两侧分别设有一承柱21,并在承柱21上设有支撑轴承24,位于该滚筒30两侧的带动轴33分别穿过该两支撑轴承24,因此该两支撑轴承24可在该滚筒30两侧平均分担滚筒30的重量,以此可提供更佳的支撑性及稳定性,并提供染色机的结构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该分隔壁13可隔离滚筒30处加热的温度,避免高温影响驱动机构40的作用,提供其运作的稳定性。本技术在组装时,该滚筒30及承座20可预先组装,再组装至机箱10内部,该承座20由第二开放口 141装配于机壳10中的底座11上,该滚筒30的带动轴33由分隔壁13的安装孔贯穿并延伸位于机箱12上方,在该机箱12中装设驱动机构40,再将驱动机构40与带动轴33相互连接,即可完成染色机的组装,在组装手续上具有相当的便利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染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机壳、一承座、一滚筒及一驱动机构;该机壳具有一底座;该承座包括有两承柱,该两承柱间隔设置在底座上,该两承柱的顶部分别设有一支撑轴承;该滚筒中央处穿设有一带动轴,该滚筒位于该两承柱之间,该带动轴的两端分别穿设于该两支撑轴承内;该驱动机构连接该带动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染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机壳、一承座、一滚筒及一驱动机构; 该机壳具有一底座; 该承座包括有两承柱,该两承柱间隔设置在底座上,该两承柱的顶部分别设有一支撑轴承; 该滚筒中央处穿设有一带动轴,该滚筒位于该两承柱之间,该带动轴的两端分别穿设于该两支撑轴承内; 该驱动机构连接该带动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机,其特征在于,该两承柱的底部连接设有一底板,该两承柱的顶部分别形成有一安装座,该两支撑轴承分别设置于该两安装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染色机,其特征在于,该滚筒包括有相互连接的两个旁侧壁及多个环侧壁,该两个旁侧壁的中央处穿设有该带动轴,在环侧壁上凹入设置有杯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染色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炤铭
申请(专利权)人:名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