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衍强专利>正文

内电极外电极双冷却的臭氧放电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5403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内电极外电极双冷却的臭氧放电室,由搪瓷臭氧放电体部分、水冷组件部分、风冷组件部分、固定支架部4部分组成。其主要原理:来自外界的氧气(空气)在气体腔区域(I)被电晕产生臭氧,同时将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内外电极。内电极区域(II)可以通入冷却水用以降低内电极的温度,外电极区域(III)接受米自冷却轴流风机吹米的冷风降低外电极的温度,为保证冷却效果,本专利增加了环形铝制散热片。采用对臭氧放电室的内电极外电极双冷却的方式可以迅速降低臭氧放电室的温度,具有设计合理、运行安全、安装维护方便、冷却效果好、原料转化率高、运行成本低、所产生的臭氧浓度高,产量稳定等特点,因此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内电极外电极双冷却的臭氧放电室
技术介绍
臭氧产生是采用高频高压放电的电晕法原理,在臭氧放电体的内外电极接通高频高压电源,形成高压电场,来自外界的氧气(空气)在经过放电间隙时经分裂和重新组合形成臭氧。臭氧几个基本参数分子量47· 99828,沸点_111· 9°C,熔点-193°C,临界温度_5°C,临界压力92· 3atm放电臭氧产生的热化学方程式302 — 203-144KJ臭氧是由三个原子氧(O)结合而成的一个分子(O3)。当臭氧放电室工作时,每产生Imol的臭氧会释放出144KJ的热量,如不及时迅速地从臭氧放电室带走,会导致臭氧分子结构中的第三个原子氧会不断的从臭氧分子结构中游离或逸出(03 —O2(氧气)+0(初生氧),即会自行分解为纯氧(O2),势必会降低臭氧浓度和影响臭氧产量的稳定性。所以大家一直都在探究如何将产生的热量及时迅速地从臭氧放电室带走,目前,只对冷却外电极的方式冷却效果不是很理想,不能将热量迅速、及时、稳定释放掉,进而导致大部分臭氧在臭氧放电室内产生后瞬间在高温下又被还原为O2 (氧气),从臭氧放电室出米的臭氧浓度较低,产量变化起伏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内电极外电极双冷却的臭氧放电室,主要目的在于将臭氧放电室的内电极通入冷却水、外电极通过冷风冷却,形成双冷却的强制冷却方式,迅速、及时、稳定地从臭氧放电室带走热量,使得臭氧放电室的温度有效降低,提高臭氧浓度、稳定臭氧产量。臭氧放电室通电工作时,气体腔区域⑴内部的氧气(空气)的氧原子在高频高压形成的放电室不锈钢外电极(2)、放电室不锈钢内电极(6)电场的电晕作用下产生化学反应,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热量一部分通过放电室不锈钢内电极(6)传导至内电极区域(II),另一部分通过放电室不锈钢外电极(2)传导至外电极区域(III);米自外界的氧气(空气)自气体进出组件(9)的氧气(空气)进口⑷进入气体腔区域(I),产生的臭氧自气体进出组件(9)的臭氧出口(C)离开气体腔区域(I);米自外界的冷却水从冷却水进出组件(5)的冷却水进口(a)进入内电极区域(11),与臭氧放电室的内电极进行传导热交换后,流动至冷却水进出组件(5)的冷却水出口(b)离开内电极区域(II),进而带走内电极区域(II)的热量;冷却轴流风机(10)通电工作,冷风吹向环形铝制散热片(8),冷风与环形铝制散热片(8)进行传导热交换后,远离环形铝制散热片,进而带走外电极区域(III)的热量;经过对内电极区域(II)的水冷及外电极区域(III)的风冷,使得臭氧放电室的放电室不锈钢外电极(2)和放电室不锈钢内电极(6),特别是气体腔区域(I)产生臭氧时释放出的热量迅速、及时、稳定的被带走,有效地降低了臭氧放电室气体腔区域(I)的内部热量,有效遏制了臭氧分子结构中的第三个原子氧的从臭氧分子结构中游离或逸出,使得臭氧浓度有了大大提高,臭氧产量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稳定。本技术内电极外电极双冷却的臭氧放电室的主要技术特点描述 臭氧放电体采用介电常数高的搪瓷介电体,导热系数高;放电室不锈钢外电极(2)、放电室不锈钢内电极(6)均采用优质304不锈钢;精密加工,精确装配;臭氧放电体的密封端采用耐腐耐高温的PTFE材质O型圈以及耐热型硅胶填料密封,保证了气体腔区域(I)、内电极区域(II)、外电极区域(III)各个区域之间的的安全密封,绝无渗漏;内电极区域(II)可以通入冷却水用以降低内电极的温度,外电极区域(III)接受米自冷却轴流风机吹米的冷风降低外电极的温度一“内电极外电极双冷却”法。采用对臭氧放电室的内电极外电极双冷却的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及时、稳定降低臭氧放电室的温度,冷却效果好、可有效提高臭氧浓度、稳定臭氧产量。实现了本技术内电极外电极双冷却的臭氧放电室的目的。本技术内电极外电极双冷却的臭氧放电室与现有产品(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运行安全、安装维护方便、冷却效果好、原料转化率高、运行成本低、运行安全、安装维护方便、原料转化率高、运行成本低、所产生的臭氧浓度高,产量稳定等特点,因此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面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A向剖面图;图中所示本技术为内电极外电极双冷却的臭氧放电室,由搪瓷臭氧放电体部分、水冷组件部分、风冷组件、固定支架部分等4部分组成。其中各构件1、陶瓷端帽、2、放电室不锈钢外电极、3、密封硅胶、4、紧固螺母、5、冷却水进出组件、6、放电室不锈钢内电极、7、管固定支架、8、环形铝制散热片、9、气体进出组件、10、冷却轴流风机11、冷却风机固定支架。分3个区域气体腔区域(I)、内电极区域(II)、外电极区域(III);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内电极外电极双冷却的臭氧放电室的具体实施方式先将冷却水进出组件(5)装在搪瓷放电体的两端,备用;将环形铝制散热片⑶装在放电室不锈钢外电极⑵的外围,备用;将气体进出组件(9)安装在陶瓷端帽(I)的位置,备用;将放电室不锈钢外电极(2)、放电室不锈钢内电极(6)、陶瓷端帽⑴与管固定支架(7)采用同轴心的方式装配好;在必要的间隙处填入适量的密封硅胶(3),静止,晾干(5-6小时)后将紧固螺母⑷紧固两端;如图1。将冷却轴流风机(10)安装在冷却风机固定支架(11);如图2。将图1与图2组合用不锈钢螺栓将管固定支架(7)与冷却风机固定支架(11)连接紧固。至此,本技术内电极外电极双冷却的臭氧放电室的实施方式完成。臭氧放电室通电工作时,气体腔区域(I)内部的氧气(空气)的氧原子在高频高压形成的放电室不锈钢外电极(2)、放电室不锈钢内电极(6)电场的电晕作用下产生化学反应,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热量一部分通过放电室不锈钢内电极(6)传导至内电极区域(II),另一部分通过放电室不锈钢外电极(2)传导至外电极区域(III);来自外界的氧气(空气)自气体进出组件(9)的氧气进口(d)进入气体腔区域(I),产生的臭氧自气体进出组件(9)的氧气进口(c)离开气体腔区域(I);米自外界的冷却水从冷却水进出组件(5)的冷却水进口(a)进入内电极区域(II),与臭氧放电室的内电极进行传导热交换后,流动至冷却水进出组件(5)的冷却水出口(b)离开内电极区域(II),进而带走内电极区域(II)的热量;冷却轴流风机(10)通电工作,冷风吹向环形铝制散热片(8),冷风与环形铝制散热片(8)进行传导热交换后,远离环形铝制散热片,进而带走外电极区域(III)的热量;经过对内电极区域(II)的水冷及外电极区域(III)的风冷,使得臭氧放电室的放电室不锈钢外电极(2)利放电室不锈钢内电极(6)的热量迅速、及时、稳定的被带走,有效地降低了臭氧放电室气体腔区域(I)的内部热量,冷却效果好、原料转化率高、使得臭氧浓度有了大大提高,臭氧产量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电极外电极双冷却的臭氧放电室,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端帽(1)、放电室不锈钢外电极(2)、密封硅胶(3)、紧固螺母(4)、冷却水进出组件(5)、放电室不锈钢内电极(6)、管固定支架(7)、环形铝制散热片(8)、气体进出组件(9)、冷却轴流风机(10)、冷却风机固定支架(11)组成部件;分三个区域,放电室不锈钢内电极(6)的内腔形成内电极区域(II),内电极区域(II)的外围是气体腔区域(I),气体腔区域(I)的外围是外电极区域(III),放电室不锈钢外电极(2)、放电室不锈钢内电极(6)、陶瓷端帽(1)与管固定支架(7)同轴装配形成臭氧放电室,冷却水进出组件(5)装在搪瓷放电体的两端,环形铝制散热片(8)装在放电室不锈钢外电极(2)的外围,气体进出组件(9)安装在陶瓷端帽(1)的位置,在必要的间隙处使用密封硅胶(3)密封,后将紧固螺母(4).紧固两端,冷却轴流风机(10)安装在冷却风机固定支架(11),用螺栓将管固定支架(7)与冷却风机固定支架(11)连接紧固,形成一个内电极外电极双冷却的臭氧放电室整体;气体腔区域(I)内部的氧气或空气的氧原子在高频高压形成的放电室不锈钢外电极(2)、放电室不锈钢内电极(6)电场的电晕作用下产生化学反应,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热量一部分通过放电室不锈钢内电极(6)传导至内电极区域(II),另一部分通过放电室不锈钢外电极(2)传导至外电极区域(III);气体进出组件(9)的氧气进口(d)进入气体腔区域(I),产生的臭氧自气体进出组件(9)的氧气进口(c)离开气体腔区域(I);冷却水进出组件(5)的冷却水进口(a)进入内电极区域(II),与臭氧放电室的内电极进行传导热交换后,流动至冷却水进出组件(5)的冷却水出口(b)离开内电极区域(II);冷却轴流风机(10)通电工作,冷风吹向环形铝制散热片(8),进而带走外电极区域(III)的热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电极外电极双冷却的臭氧放电室,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端帽(I)、放电室不锈钢外电极(2)、密封硅胶(3)、紧固螺母(4)、冷却水进出组件(5)、放电室不锈钢内电极(6)、管固定支架(7)、环形铝制散热片(8)、气体进出组件(9)、冷却轴流风机(10)、冷却风机固定支架(11)组成部件;分三个区域,放电室不锈钢内电极¢)的内腔形成内电极区域(II),内电极区域(II)的外围是气体腔区域(I),气体腔区域(I)的外围是外电极区域 (III),放电室不锈钢外电极(2)、放电室不锈钢内电极(6)、陶瓷端帽⑴与管固定支架(7) 同轴装配形成臭氧放电室,冷却水进出组件(5)装在搪瓷放电体的两端,环形铝制散热片 (8)装在放电室不锈钢外电极(2)的外围,气体进出组件(9)安装在陶瓷端帽(I)的位置, 在必要的间隙处使用密封硅胶(3)密封,后将紧固螺母(4).紧固两端,冷却轴流风机(10) 安装在冷却风机固定支架(11),用螺栓将管固定支架(7)与冷却风机固定支架(11)连接紧固,形成一个内电极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衍强
申请(专利权)人:侯衍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