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机舱车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4048 阅读:7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6:22
一种汽车发动机机舱车体结构,用于改善紧凑型车辆抗击低速及高速碰撞的性能。它包括前防撞梁总成、水箱框架总成、纵梁总成和翼子板安装梁总成,所述前防撞梁总成两端与水箱框架总成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装配,其接合面靠近水箱框架总成后端面,所述纵梁总成前端面与水箱框架总成、纵梁总成前部与翼子板安装梁总成均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装配,纵梁总成与翼子板安装梁总成对称布置在水箱框架总成的两侧,所述翼子板安装梁总成上端面与水箱框架总成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装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可使配置了该发动机机舱结构的车辆在欧盟RCAR15km/h40%偏置低速碰撞及NCAP高速碰撞测试中取得预期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汽车车体结构,尤其是ー种汽车发动机机舱的骨架结构,属于车辆车身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工具,汽车保有量的増加,交通环境建设的滞后,再加上人们遵守交通法规意识淡漠,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交通事故数量的上升。汽车碰撞事故分为低速碰撞和高速碰撞,针对这两种碰撞形式全球有许多评价指标,形成了完整的车辆碰撞性能评价体系。例如美国国家高速交通管理机构(NHTSA)、美国高速安全保险协会(IIHS)和欧盟汽车维修研究理事会(RCAR)都规定了各种车辆低速碰撞评价參数;而从^ (新车碰撞测试)组织也建立了对车辆高速碰撞性能评价的标准(如C-NCAP、E-NCAP等)。因此,车辆抗击碰撞的能力成为评价整车性能的重要依据。为减少低速碰撞和高速碰撞事故发生时对乘员的伤害及车体损坏,在汽车发动机机舱车体结构设计中,前防撞梁总成上一般设有能吸收碰撞能量的吸能盒。但现有技术中前防撞梁总成与纵梁的装配面位于水箱框架前端,且水箱框架以焊接方式与纵梁连接,对于紧凑型车辆而言,由于受机舱空间及造型要求的限制,前防撞梁总成的吸能盒长度较短,低速碰撞后不能完全吸收碰撞能量,造成不易维修件(如纵梁)的损坏,抗击低速碰撞的能カ较差。另外,在现有的发动机机舱车体结构中,纵梁为主要的向后传カ通道,当发生高速碰撞时,巨大的碰撞能量只通过纵梁一条传カ通道向后传递,易超出纵梁结构的承载能力,造成乘员舱结构的失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ー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能在车辆低速碰撞和高速 碰撞时减少对乘员伤害和车体损坏的汽车发动机机舱车体结构。本技术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机舱车体结构,它包括前防撞梁总成、水箱框架总成、纵梁总成和翼子板安装梁总成,所述前防撞梁总成两端与水箱框架总成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装配,其接合面靠近水箱框架总成的后端面,所述纵梁总成前端面与水箱框架总成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装配,纵梁总成前部与翼子板安装梁总成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装配,,两者构成“Z”型装配结构,它们对称布置在水箱框架总成的两侧,所述翼子板安装梁总成上端面与水箱框架总成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装配。上述汽车发动机机舱车体结构,所述前防撞梁总成包括前防撞梁本体、吸能盒和防撞梁安装板,所述前防撞梁本体两端分别与左右对称布置的吸能盒前端固定装配,所述吸能盒设有纵向缓冲吸能机构,吸能盒后端与前防撞梁安装板固定装配,所述前防撞梁安装板与水箱框架总成配装。上述汽车发动机机舱车体结构,所述水箱框架总成包括斜拉梁、水箱框架上横梁、 水箱框架下横梁、水箱框架侧立柱梁和水箱框架安装板,所述斜拉梁左右对称布置,斜拉 梁、水箱框架上横梁、水箱框架侧立柱梁、水箱框架下横梁相互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水 箱框架安装板左右对称布置,它们通过水箱框架安装板侧立面固定在对应的水箱框架侧立 柱梁上,水箱框架安装板前端面与前防撞梁总成配装,水箱框架安装板后端面与纵梁总成 配装。上述汽车发动机机舱车体结构,所述翼子板安装梁总成为“半圆弧形”结构,在其 前下端设有翼子板安装梁总成安装座,所述翼子板安装梁总成安装座与纵梁总成通过螺栓 装配。本技术的前防撞梁总成带有足够长度的低速碰撞吸能盒,能够充分吸收车辆 发生低速碰撞时产生的碰撞能量,保证纵梁主体不发生变形;本技术中水箱框架总成、 纵梁总成及翼子板安装梁总成之间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装配,便于碰撞后损坏件的 拆装,节省了维修费用;本技术中纵梁总成与翼子板安装梁总成“Z”型装配结构,不仅 能够满足纵梁总成和翼子板安装梁总成的功能要求,同时伸向纵梁总成前部的翼子板安装 梁总成结构成为高速碰撞时一条重要的向后传力通道,提升了车体结构的抗撞击性能。总 之。本技术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可使具有该发动机机舱结构配置的车辆在欧盟的RCAR 15km/h 40%偏置低速碰撞及NCAP高速碰撞测试中取得预期效果。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前防撞梁结构示意图;图3是吸能盒主视图;图4是吸能盒侧视图;图5是水箱框架总成结构示意图;图6是水箱框架安装板主视图;图7是水箱框架安装板俯视图;图8是纵梁总成和翼子板安装梁总成“Z”型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为1、前防撞梁,1-1、前防撞梁本体,1-2、吸能盒,1-2-1、纵向缓冲吸能机构,1-3、前防撞梁安装板,2、水箱框架总成,2-1、水箱框架上横梁,2-2、水箱框架下横 梁,2-3、水箱框架侧立柱梁,2-4、斜拉梁,2-5、水箱框架安装板,2-5-1、水箱框架安装板侧 立面,2-5-2、水箱框架安装板上端面,2-5-3、水箱框架安装板下端面,3、翼子板安装梁总 成,3-1、翼子板安装梁总成安装座,4、纵梁总成,4-1、纵梁总成前端面。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本技术包括前防撞梁总成1、水箱框架总成2、纵梁总成4和翼子板 安装梁总成3,所述前防撞梁总成I两端与水箱框架总成2通过螺栓固定装配,其接合面靠 近水箱框架总成的后端面,所述纵梁总成前端面4-1与水箱框架总成2通过螺栓固定装配, 纵梁总成4前部与翼子板安装梁总成3通过螺栓固定装配,两者构成“Z”型装配结构,它们对称布置在水箱框架总成2的两侧,所述翼子板安装梁总成3上端面与水箱框架总成2 通过螺栓固定装配。参看图2、图3、图4,本技术的前防撞梁总成I包括前防撞梁本体1-1、吸能盒1-2和防撞梁安装板1-3,所述前防撞梁本体1-1两端分别与左右对称布置的吸能盒1-2前 端通过点焊方式固定装配,所述吸能盒1-2设有纵向缓冲吸能机构1-2-1,吸能盒1-2后端 与前防撞梁安装板1-3以焊接方式固定装配,所述前防撞梁安装板1-3与水箱框架总成2 通过螺栓连接机构固定装配。。参看图5、图6、图7,本技术的水箱框架总成2包括斜拉梁2-4、水箱框架上 横梁2-1、水箱框架下横梁2-2、水箱框架侧立柱梁2-3和水箱框架安装板2-5,所述斜拉梁2-4左右对称布置,斜拉梁2-4、水箱框架上横梁2-1、水箱框架侧立柱梁2-3、水箱框架下横 梁2-2相互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水箱框架安装板2-5左右对称布置,它们通过水箱框架 安装板侧立面2-5-1固定在对应的水箱框架侧立柱梁2-3上,水箱框架安装板前端面2-5-2 与前防撞梁安装板1-3配装,水箱框架安装板后端面2-5-3与纵梁总成前端面4-1配装。参看图8,本技术的翼子板安装梁总成3为“半圆弧形”结构,在其前下端设有 翼子板安装梁总成安装座3-1,所述翼子板安装梁总成安装座3-1与纵梁总成4通过螺栓装 配。参看图1 图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为满足车辆抗击低速碰撞能力要求, 该汽车发动机机舱车体结构的前防撞梁总成I与纵梁总成4螺栓连接,且前防撞梁总成I 吸能盒1-2长度延长,当低速碰撞发生时,足够长度的吸能盒1-2纵向缓冲吸能机构可充分 吸收碰撞能量,避免纵梁主体发生变形。由于前防撞梁总成I与纵梁总成4螺栓连接,低速 碰撞发生后便于对损坏件进行更换,节省维修费用及时间。本技术中纵梁总成4与翼 子板安装梁总成3的“Z”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发动机机舱车体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前防撞梁总成(1)、水箱框架总成(2)、纵梁总成(4)和翼子板安装梁总成(3),所述前防撞梁总成(1)两端与水箱框架总成(2)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装配,其接合面靠近水箱框架总成的后端面,所述纵梁总成前端面(4?1)与水箱框架总成(2)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装配,纵梁总成(4)前部与翼子板安装梁总成(3)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装配,两者构成?“∠”型装配结构,它们对称布置在水箱框架总成(2)的两侧,所述翼子板安装梁总成(3)上端面与水箱框架总成(2)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装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机舱车体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前防撞梁总成(I)、水箱框架总成(2)、纵梁总成(4)和翼子板安装梁总成(3),所述前防撞梁总成(I)两端与水箱框架总成(2)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装配,其接合面靠近水箱框架总成的后端面,所述纵梁总成前端面(4-1)与水箱框架总成(2)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装配,纵梁总成(4)前部与翼子板安装梁总成(3)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装配,两者构成“ Z ”型装配结构,它们对称布置在水箱框架总成(2)的两侧,所述翼子板安装梁总成(3)上端面与水箱框架总成(2)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装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机舱车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前防撞梁总成(I)包括前防撞梁本体(1-1 )、吸能盒(1-2)和防撞梁安装板(1-3),所述前防撞梁本体(1-1)两端分别与左右对称布置的吸能盒(1-2)前端固定装配,所述吸能盒(1-2)设有纵向缓冲吸能机构(1-2-1),吸能盒(1-2)后端与前防撞梁安装板(1-3)固定装配,所述前防撞梁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高保才张凯刘珍海陈现岭岳国辉王亮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