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舱密封泡绵安装结构,用于解决现有发动机舱密封泡绵在加工、运输和安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布置在发动机舱两侧翼子板和前围护板的结合部位,它包括密封泡绵、翼子板外板和翼子板密封盖板,所述密封泡绵形状与其安装的空间位置相匹配,密封泡绵的底面为密封泡绵定位面,顶面为密封泡绵压装密封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方便、性能可靠、易于拆卸,具有密封机舱和降低汽车发动机噪声的双重功效,起到了优化汽车NVH性能的作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泡绵安装结构,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汽车发动机舱密封的减振泡绵安装结构,属于车辆车身附件
技术背景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跃发展,车辆NVH性能(噪声、振动、舒适度等特性)越来越受消费者的关注,已成为影响汽车品牌声誉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很多车型在发动机舱与舱盖的结合部位采用了高回弹聚氨酯泡沫材质的密封泡绵,它具有密封机舱和降低汽车发动机噪声的双重功效,起到了优化汽车NVH性能的作用。其安装结构为与泡绵本体同时成型加工出多个卡接的小凸台结构,并在相关联部件上设置数量匹配的圆孔,安装时将密封泡绵的小凸台插入圆孔内(如附附图说明图1所示),使密封泡绵与相关联部件固定。但此安装形式由于凸台结构复杂,经常出现成型后缺料现象;并且在运输、安装、使用和拆解过程中,小凸台易断裂,失效率较高;另外,安装时受压装力影响,还容易造成小凸台压装不到位、安装不牢固的后果;同时因需在关联部件上加工相应的安装孔,使关联部件的加工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性能可靠、易于拆卸的汽车发动机舱密封泡绵安装结构。本技术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舱密封泡绵安装结构,它设置在发动机舱两侧翼子板和前围护板的结合部位,它包括密封泡绵、翼子板外板和翼子板密封盖板,所述密封泡绵形状与其安装的空间位置相匹配,密封泡绵的底面为密封泡绵定位面,顶面为密封泡绵压装密封面。上述汽车发动机舱密封泡绵安装结构,所述密封泡绵定位面上设有锥台型定位柱,在密封泡绵定位面的中间位置粘贴双面胶。上述汽车发动机舱密封泡绵安装结构,所述密封泡绵压装密封面的前端为翼子板密封盖板压紧部位,后端为翼子板外板压紧部位,在密封泡绵压装密封面的后端设有与翼子板外板翻边匹配的V型导向槽。上述汽车发动机舱密封泡绵安装结构,所述翼子板外板上设有与密封泡绵锥台型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和与密封泡绵压装密封面V型导向槽配合的翼子板外板翻边,所述翼子板密封盖板后端设有与密封泡绵压装密封面前端配合的翼子板密封盖板翻边。本技术通过密封泡绵定位面上设置的锥台型定位柱与翼子板外板上的定位孔配合,起到对密封泡绵的定位作用;在密封泡绵中间位置粘贴双面胶,将其粘接在翼子板外板上,起到对密封泡绵的固定作用;密封泡绵压装密封面的前端与翼子板密封盖板翻边配合,并通过预设的干涉量压紧,密封泡绵压装密封面的后端设置了 V形导向凹槽,将翼子板外板翻边插入V形导向凹槽中,并通过预设的干涉量压紧,达到密封泡绵与相关联部件压接目的。本技术安装方便、性能可靠、易于拆卸,具有密封机舱和降低汽车发动机噪声的双重功效,起到了优化汽车NVH性能的作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密封泡绵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密封泡绵的压装密封面示意图;图3是密封泡绵的定位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在发动机舱上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5是图4中I处结构放大图;图6是图5中A-A剖面结构图;图7是图6中II处结构放大图;图8是图6中III处结构发大图;图9是图5中B-B剖面结构图。图中各标号为1、密封泡绵,1-1、翼子板密封盖板压紧部位,1-2、V型导向槽,1-3、双面胶,1-4、锥台型定位柱,2、翼子板外板,2-1、翼子板外板翻边,3、翼子板密封盖板,3-1、翼子板密封盖板翻边,4、发动机舱,5、前围护板。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2、图3、图4,本技术布置在发动机舱4两侧翼子板和前围护板5的结合部位,它包括密封泡绵1、翼子板外板2和翼子板密封盖板3,所述密封泡绵I形状与其安装的空间位置相匹配,密封泡绵I的底面为密封泡绵定位面,顶面为密封泡绵压装密封面,所述密封泡绵定位面与翼子板外板2匹配,所述密封泡绵压装密封面与翼子板外板2及翼子板密封盖板3匹配。参看图3、图4、图5,本技术的密封泡绵定位面上设有锥台型定位柱1-4,在密封泡绵定位面的中间位置粘贴双面胶1-3 ;本技术的密封泡绵压装密封面的前端为翼子板密封盖板压紧部位1-1,后端为翼子板外板压紧部位,在密封泡绵压装密封面的后端设有与翼子板外板翻边2-1匹配的V型导向槽1-2。参看图6、图8、图9,本技术的翼子板外板2上设有与密封泡绵锥台型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和与密封泡绵V型导向槽配合的翼子板外板翻边2-1,在翼子板密封盖板3的后端设有与密封泡绵压装密封面前端配合的翼子板密封盖板翻边3-1。参看图2 图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一种汽车发动机舱密封泡绵安装结构,它通过密封泡绵定位面上设置的锥台型定位柱1-4与翼子板外板上的定位孔配合,起到对密封泡绵I的定位作用;在密封泡绵I中间位置粘贴双面胶1-3,将其粘接在翼子板外板2上,起到对密封泡绵I的固定作用;密封泡绵压装密封面的前端为翼子板密封盖板压紧部位1-1,它与翼子板密封盖板翻边3-1配合,两者通过预设的干涉量压紧,密封泡绵压装密封面的后端设置了 V形导向凹槽1-2,将翼子板外板翻边2-1插入V形导向凹槽1-2中,并通过预设的干涉量压紧,达到密封泡绵I与相关联部件压接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密封泡绵I的中间位置通过锥台型定位柱1-4定位,并由双面胶1-3粘接,两边利用关联件对其压接,达到对密封泡绵I固定装配的目的。同样采用中间部位压接,其他位置定位及粘接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技术所涵盖的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密封泡绵安装结构,它设置在发动机舱(4)的两侧翼子板和前围护板(5)的结合部位,它包括密封泡绵(1)、翼子板外板(2)和翼子板密封盖板(3),其特征是,所述密封泡绵(1)形状与其安装的空间位置相匹配,密封泡绵(1)的底面为密封泡绵定位面,顶面为密封泡绵压装密封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舱密封泡绵安装结构,它设置在发动机舱(4)的两侧翼子板和前围护板(5 )的结合部位,它包括密封泡绵(1)、翼子板外板(2 )和翼子板密封盖板(3 ),其特征是,所述密封泡绵(I)形状与其安装的空间位置相匹配,密封泡绵(I)的底面为密封泡绵定位面,顶面为密封泡绵压装密封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舱密封泡绵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密封泡绵定位面上设有锥台型定位柱(1-4),在密封泡绵定位面的中间位置粘贴双面胶(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马国艳,李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