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67045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22:18
公开了一种叶片式压缩机(1A),其中,同心地形成于转子(3)侧的圆筒体(35,36)偏心地插入同心地形成于定子(2)侧的圆筒形部分(21,22,12)之间的环形空间(23,24)内。一对径向延伸的叶片附连凹槽(37)形成于转子(3)内,而叶片(4)可滑动地附连在叶片附连凹槽(37)内。压缩室(51到54)通过定子(2)的圆筒形部分(21,22,12)、转子(3)的圆筒体(35,36)和叶片(4)的梳齿部分(42,43)以多级同心地形成,这些压缩室的体积随着转子(3)的转动反复增大和减小。可以实现这样的叶片式压缩机,即,部件数目的增加被抑制在最小水平,从而能够压缩室能采用简单结构同心地以多级来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叶片式压缩机,该叶片式压缩机能利用最小的部件数目容易地和低价地进行多级化,以提高压缩性能。
技术介绍
已熟知用作真空泵等的叶片式压缩机装备有转子和叶片,转子在缸体(定子)内经历偏心转动,而叶片通过弹簧カ可滑动地压抵缸体的内周缘面或转子的外周缘面。与转子的转动相关地重复着将流体吸入由叶片分隔的压缩室的行程和压缩及排出吸入流体的行程。在期望加强叶片式压缩机的压缩性能的情况下,通常的做法是沿叶片式压缩机的轴向来多级地连接叶片式压缩机,以获得来自最后一级的叶片式压缩机的高压缩比流体。在专利文献I中,建议有ー种试图呈同心多级化叶片设计的多级转动式压缩机。在文中公开的多级转动式压缩机中,圆筒形凸柱以同心的方式设置在外壳内部,而回转环在外壳的圆形内周缘面和凸柱的圆形外周缘面之间偏心地转动。由弹簧カ压抵回转环的圆形内周缘面的一对叶片附连于中心侧的凸柱,由弹簧カ压抵回转环的圆形外周缘面的ー对叶片附连到外侧的外売。通过回转环的偏心转动,流体借助在其外周缘侧和内周缘侧形成的压缩室反复压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特开平6-28076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装备有多个同心设置的压缩室的传统叶片式压缩机的特征基本上是单级叶片式压缩机以同心结构设置。由此,以类似于叶片式压缩机在多级设计中沿轴向连接的方式,部件数目増大,且结构也变得复杂。此外,较难尝试压缩室同心排列的三级或更多级设计。鉴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叶片式压缩机,其中,以简单结构的同心状压缩室能以多级来设置,同时将部件数目的増加抑制在最小水平。解决上述问题所用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叶片式压缩机如下所述地构成。括号内的附图标记示出下面讨论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对应区域,并且附上仅有助于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不是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于文中的实施例。具体来说,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有一种叶片式压缩机(1A,1B),该叶片式压缩机具有定子(2);转子(3);以及叶片(4),这些叶片将定子(2)和转子(3)之间的空隙分成多个压缩室(53,54);其特征在于定子(2)从其中心(2a)向外侧装备有围绕中心(2a)同心设置的第一圆形内周缘面(21b)、圆形外周缘面(21a)以及第二圆形内周缘面(22b),在圆形外周缘面(21a)和第二圆形内周缘面(22b)之间形成环形空间(23);转子(3)装备有关于其中心(3a)对中的圆筒体(35)和沿圆筒体(35)的径向经过该圆筒体延伸的至少ー对叶片附连凹槽(37);圆筒体(35)以偏心状态设置在定子(2)的环形空间(23)内,并将环形空间(23)分成外周缘侧空间(23a)和内周缘侧空间(23b );叶片(4)可滑动地附连在对应的叶片附连凹槽(37);叶片(4)分别装备有沿转子(3)的圆筒体(35)的径向并在距离叶片中心一预定距离处形成的第一梳齿部分(41)和第二梳齿部分(42);第一梳齿部分(41)设置到第一圆形内周缘面(2Ib)的内側,而第二梳齿部分(42)将外周缘侧空间(23a)和内周缘侧空间(23b)分别分成环形空间(23)内的多个压缩室(53,54);以及由于与转子(3)的转动相关的、作用于叶片(4)的离心力,至少第一梳齿部分(41)变成压抵所面对的第一圆形内周缘面 (21b),且由第一圆形内周缘面(21b)引导的叶片(4)经历沿叶片附连凹槽(37)的往复滑动。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叶片式压缩机(1A、1B),当转子(3)转动时,附连到叶片附连凹槽(37)的叶片(4)也随转子(3)—起转动。由于转子(3)的转动在相对于定子(2)偏心的位置处对中,可滑动地附连于转子(3)的叶片(4)经历沿叶片附连凹槽(37)沿径向的往复滑动,且第二梳齿部分(42 )沿环形空间、通过定子(2 )的环形空间(23 )移动。具体来说,叶片(4)的梳齿部分(41,42)连同转子(3)沿定子(2)的第一圆形内周缘面(21b)、圆形外周缘面(21a)和第二圆形内周缘面(22b)转动。由梳齿部分(41,42)分开的压缩室(53,54)与转子(3)的转动相关地反复增大和减小体积。由此,当外侧压缩室(53)的排出部与内侦彳压缩室(54)的进ロ连通时,被外侧压缩室压缩的流体能传递到内侧压缩室,并进一歩被压缩。因此,多级叶片式压缩机能简单地通过增大定子侧环形空间数目、转子侧圆筒体数目和叶片的第二梳齿部分数目来实现。具体来说,能以简单的方式来实现改善的压缩性能。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叶片式压缩机(1A,1B)中,叶片(4)可滑动地附连在叶片附连凹槽(37)内,由此叶片(4)受到与转子(3)的转动相关地、沿径向向外作用于叶片上的离心カ的作用,从而使叶片(4)转动同时沿径向向外吸引叶片。由此,可以仅定位在中心侧并具有最低圆周速度的梳齿部分、具体来说是第一梳齿部分(41)从内侧由离心カ压抵定子(2)侧的第一圆形内周缘面(21b),以控制叶片(4)沿径向的位置,而外侧第二梳齿部分(42)保持在以微小间隙面向圆形外周缘面(21a)的状态下。具体来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叶片式压缩机(1A,1B)特征在于,在叶片(4)的第一梳齿部分(41)与第一圆形内周缘面(21b)邻抵的情况下,第二梳齿部分(42)以非接触状态面向第二圆形内周缘面(22b)。通过这样做,仅最靠近转子转动中心(3)的第一梳齿部分(41)、換言之具有最低圆周速度的第一梳齿部分(41)与定子(2)侧的第一圆形内周缘面(21b)接触。因此,与具有较快圆周速度的外侧第二梳齿部分(42)沿定子(2)侧的第二圆形内周缘面(22b)滑动的情况相比,能減少滑动部件的磨损量,因此能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能减少滑动阻力,所以能减少损失功率。在此,为了使第一梳齿部分(41)和第一圆形内周缘面(21b)保持在接触的状态下,并且为了使第二梳齿部分(42)、圆形外周缘面(21a)以及第二圆形内周缘面(22b)保持在以不变的微小间隙面对的非接触状态下,第一圆形内周缘面(21b)、圆形外周缘面(21a)以及第二圆形内周缘面(22b)的形状由叶片(4)的第一和第二梳齿部分(41,42)的面向这些表面的区域的转动轨迹或这些转动轨迹的近似曲线所限定。这些梳齿部分的转动轨迹成形为相对于实际圆形像略扁平的椭圆形。由此,由梳齿部分的转动轨迹或转动轨迹的近似曲线限定的内周缘面和外周缘面在此分别表达为“圆形内周缘面”和“圆形外周缘面”。接下来,根据本专利技术,为了进一步将转子侧叶片与定子侧第一圆形内周缘面之间的磨损减到最少并更大程度地使它们之间的滑动阻カ最小化,装备有第一圆形内周缘面(21b)的第一圆筒形部分(21B)绕其中心由定子(2)可转动地支承。由于起到控制叶片(4)的往复滑动的叶片引导件作用的第一圆筒形部分(21B)可转动,所以该部件又与叶片(4)的转动相关地与叶片共同转动。在第一圆筒形部分(21B)和叶片(4)之间随转子(3)的转动相关地产生打滑;然而,滑移率与叶片引导件是静止的情况相比会明显降低。因此,这些部件之间的磨损和打滑会明显降低。接下来,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有一种叶片式压缩机(100,100A),该叶片式压缩机具有定子(102);转子(103);以及叶片 (104),这些叶片将定子(102)和转子(103)之间的空隙分成多个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22 JP 2010-1645061.一种叶片式压缩机(1A,1B),所述叶片式压缩机具有定子(2);转子(3);以及叶片(4),所述叶片将所述定子(2)和所述转子(3)之间的空隙分成多个压缩室(53,54);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2)从其中心(2a)向外侧装备有同心地设置在所述中心(2a)周围的第一圆形内周缘面(21b)、圆形外周缘面(21a)以及第二圆形内周缘面(22b),在所述圆形外周缘面(21a)和所述第二圆形内周缘面(22b)之间形成环形空间(23); 所述转子(3)装备有关于所述转子的中心(3a)对中的圆筒体(35)以及沿所述圆筒体(35)的径向经过所述圆筒体延伸的至少一对叶片附连凹槽(37); 所述圆筒体(35)以偏心状态设置在所述定子(2)的环形空间(23)内,并将所述环形空间(23)分成外周缘侧空间(23a)和内周缘侧空间(23b); 所述叶片(4)可滑动地附连在对应的叶片附连凹槽(37); 所述叶片(4)分别装备有第一梳齿部分(41)和第二梳齿部分(42),所述第一梳齿部分和所述第二梳齿部分沿所述转子(3)的所述圆筒体(35)的径向并在距离所述叶片的中心侧一预定距离处形成; 所述第一梳齿部分(41)设置到所述第一圆形内周缘面(21b)的内侧,而所述第二梳齿部分(42)在所述环形空间(23)内将所述外周缘侧空间(23a)和所述内周缘侧空间(23b)分别分成多个压缩室(53,54);以及 由于与所述转子(3)的转动相关的、作用于所述叶片(4)的离心力,至少第一梳齿部分(41)变成压抵所面对的所述第一圆形内周缘面(21b),且由所述第一圆形内周缘面(21b)引导的所述叶片(4)经历沿所述叶片附连凹槽(37)的往复滑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式压缩机(1A,1B),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2)朝向其中心(2a)向外装备有关于所述中心(2a)同心设置的第一圆筒形部分(21)和第二圆筒形部分(22); 所述第一圆筒形部分(21)形成有所述第一圆形内周缘面(21b)和所述圆形外周缘面(21a);以及 所述第二圆筒形部分(22)形成有所述第二圆形内周缘面(22b)。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式压缩机(1A,1B),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梳齿部分(42)以非接触状态面向所述第二圆形内周缘面(22b),而所述叶片(4)的所述第一梳齿部分(41)与所述第一圆形内周缘面(21b)邻抵。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片式压缩机(1A,1B),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圆形内周缘面(21b)、所述圆形外周缘面(21a)以及第二圆形内周缘面(22b)的形状通过所述叶片(4)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梳齿部分(41,42)的面向这些面的区域的转动轨迹或者通过这些转动轨迹的近似曲线来限定。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叶片式压缩机(1B),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2)绕所述定子的中心可转动地支承所述第一圆筒形部分(21B)。6.一种叶片式压缩机(100,100A),所述叶片式压缩机具有定子(102);转子(103);以及叶片(104),所述叶片将所述定子(102)和所述转子(103)之间的空隙分成多个压缩室(153-156);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102)朝向其中心(102a)向外侧装备有绕所述中心(102a)同心设置的第一圆形外周缘面(120a)、第一圆形内周缘面(12lb)、第二圆形外周缘面(121a)以及第二圆形内周缘面(122b),第一环形空间(123)形成于所述第一圆形外周缘面(120a)和所述第一圆形内周缘面(121b)之间,而第二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沢修堤修三
申请(专利权)人:樫山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