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模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62322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3:49
一种LCD装置模组包括:液晶(LC)面板;设置在LC面板的后表面上的背光单元;安装有LC面板和背光单元的底盖;与底盖的侧表面结合并被构造成在LC面板下方支撑LC面板的四侧端部的多个引导板;和被构造成包围引导板的外表面的顶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IXD)装置模组,尤其涉及一种能简化安装有LC面板和背光单元的机械结构、能保持强度并能实现窄边框类型的LCD装置模组。
技术介绍
近来,正在开发多种类型的诸如移动电话和笔记本电脑之类的便携装置,以及诸如用于实现高分辨率和高画质的HDTV之类的信息电子装置。基于该趋势,应用于这样的装置的平板显示(FPD)装置的需求增加。FH)装置包括IXD (液晶显示器)、rop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FED (场发射显示器)和OLED (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在这些FH)装置中,由于大规模生产、易于驱动、高清晰度画质和大屏幕的缘故,LCD装置正受到关注。LCD装置采用无源型透射显示元件的原理,即借助LC分子的折射率各向异性,通过控制穿过LC层的光的量来显示所需图像的灰度级。因此,LCD装置设置有用于给LC层提供光以显示图像的背光单元。背光单元根据光源结构分为两种。一种是直下型(direct type)背光单元,其中灯(光源)设置于IXD面板的后表面上,光从下侧直接照射到LCD面板。另一种是边缘型(edge type)背光单元,其中灯设置于LCD面板的侧表面上,光通过光学片等改变传播方向而射向LCD面板。在直下型背光单元中,使得从灯发射的光直接提供给LCD面板。因此,直下型背光单元能够应用于大屏幕的LCD面板,并能够实现高亮度。由于这些优点,直下型背光单元应用于大屏幕TV的IXD面板。另一方面,在边缘型背光单元中,灯安装在LCD面板的侧表面上,并通过光学片(即反射板和导光板)给LCD面板提供光。因为通过导光板提供光,所以可能会导致难以将边缘型背光单元应用于大屏幕的LCD面板,且难以实现高亮度。然而,优点是因为背光单元设置于LCD面板的侧表面上,所以LCD装置模组具有很小的厚度。因此,边缘型背光单元主要应用于需要较薄显示装置的便携设备的LCD装置。图1是根据传统技术的具有设置有发光二极管(LED)的直下型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LCD)装置模组的剖面图。如图1中所示,传统的IXD装置模组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IXD面板10、用于给IXD面板10提供光的背光单元20、和用于将IXD面板10和背光单元20模块化(modularizing)的机械结构30。LCD面板10具有一结构,在该结构中,在彼此面对并且要彼此贴合的两个基板之间夹有LC层。当从驱动器单元给LCD面板10施加信号时,LC层的光透射比受到控制,以实现图像显示。背光单元20设置在LCD面板10的后表面上,并包括LED基板22、双面胶带构件(double-side tape member) 23、反射板 26 和多个 LED PKG (封装)21,其中这些 LED PKG21结合在LED基板22上,双面胶带构件23用于使LED基板22的后表面与设置在下方的机械结构30彼此绝缘并用于固定LED基板22,反射板26设置在LED基板22上并被构造成使穿过反射板26的这些LED PKG暴露。并且,背光单元20包括扩散片27和设置在扩散片27上的棱镜片28,其中扩散片27设置在反射板26的上方并将从这些LED PKG 21发射的光扩散到IXD面板10的整个区域。机械结构30包括引导板(guide panel) 31、侧方支撑体(side supporter) 35和底盖(cover bottom) 37。更具体地说,引导板31将LCD面板10安装在内部台阶部(innerstair-stepped portion)处,并引导LCD面板10的每个边缘。引导板31可由具有高反射率的白色合成树脂形成,以便向内反射从这些LED PKG21发射的光。顶壳(case top)33与IXD面板10的上部单元结合,并且连同引导板31 —起固定IXD面板10。并且,顶壳33包围引导板31前表面和侧表面。侧方支撑体35设置在引导板31下方,从而与底盖37结合(在下文对底盖37进行说明),并通过支撑背光单元20的光学片27和28而使光学片27和28与LED灯21之间有一段距离。在底盖37的内部底表面上,安装有背光单元20的LED基板22。并且,底盖37与引导板31和顶壳33结合。在这种IXD装置模组中,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域被引导板31和顶壳33稳定地固定。并且,非显示区域是被扩散片27的后表面上的侧方支撑体35占据的最小边缘部分,其被设计为具有大约28. 3mm 34. 2mm的宽度(a)。然而,近来的LCD装置被设计成使得非显示区域(边框部分)具有最小化的宽度(a),用以实现窄边框类型。此外,由于所需的最小化的边缘部分的缘故,非显示区域宽度的减小是有限的。尤其是,在传统的LCD模组中,通过向上弯曲单个金属板的每个侧表面,使得底盖37形成为具有与引导板31结合的四个侧表面。这可导致底盖37的形变或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详细描述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IXD)装置模组,通过改变直下型LCD装置模组中机械结构的形状和结合方法,能保持与传统LCD装置模组相同的强度并能实现窄边框部分。详细描述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能使形成为具有弯曲侧表面的底盖的形变或变形最小化的液晶显示(IXD)装置模组。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并根据本说明书的目的,如在此具体和概括描述的,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LCD)装置模组,这种液晶显示(LCD)装置模组包括液晶显示(LCD)面板,所述液晶显示(LCD)面板具有发光表面和后表面;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设置在所述IXD面板的后表面那侧上并包括LED基板,所述LED基板上安装有LED ;底盖,所述底盖上安装有所述LED基板;多个引导板,所述多个引导板与所述底盖的后表面的周缘结合并支撑所述LCD面板的所述后表面的周缘;和顶壳,所述顶壳包围所述多个引导板的外表面并覆盖所述LCD面板的所述发光表面的周缘。所述引导板可包括第一片单元(blade unit),在所述第一片单元上设置有所述LCD面板,并且所述第一片单元的侧表面被设置为垂直于所述底盖,以支撑所述LCD面板的每个周缘;和第二片单元,所述第二片单元从所述第一片单元延伸并向所述LCD装置模组内部弯曲,以与所述底盖的后表面结合。所述顶壳的上表面的内部周缘可比所述第一片单元的内部侧表面设置得更靠外。所述第一片单元的上部的内部侧表面可比所述第一片单元的下部的内部侧表面设置得更靠外。所述第一片单元的上部内部侧表面可设置有台阶,并且所述IXD面板的周缘布置在所述台阶之上。所述第一片单元在其侧表面上可具有用于与所述顶壳插入结合(insertion-coupling)的至少一个孔。所述IXD装置模组可进一步包括多个结合构件,每个结合构件插入到两个引导板的端部之间的间隙中,以固定相邻的引导板。所述第一片单元的两端的上表面可具有凹凸槽,并且其中所述结合构件可包括主体单元,所述主体单元为直线形状;多个第一分支单元,所述多个第一分支单元从所述主体单元的一端垂直延伸并装配进所述第一片单元的所述凹凸槽中;和多个第二分支单元,所述多个第二分支单元从所述主体单元的另一端垂直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分支单元形成在其下部处,以与所述底盖结合。所述底盖可具有从每个角部向外突出的突出单元,并且每个突出单元都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第二分支单元的凹槽。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LCD)装置模组,包括:液晶显示(LCD)面板,所述液晶显示(LCD)面板具有发光表面和后表面;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后表面那侧并包括LED基板,在所述LED基板上安装有LED;底盖,在所述底盖上安装有所述LED基板;多个引导板,所述多个引导板与所述底盖的后表面的周缘结合并支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所述后表面的周缘;和顶壳,所述顶壳包围所述多个引导板的外表面并覆盖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所述发光表面的周缘。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10 KR 10-2011-01032971.一种液晶显示(IXD)装置模组,包括 液晶显示(IXD)面板,所述液晶显示(IXD)面板具有发光表面和后表面; 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后表面那侧并包括LED基板,在所述LED基板上安装有LED ; 底盖,在所述底盖上安装有所述LED基板; 多个引导板,所述多个引导板与所述底盖的后表面的周缘结合并支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所述后表面的周缘;和 顶壳,所述顶壳包围所述多个引导板的外表面并覆盖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所述发光表面的周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模组,其中所述多个引导板包括 第一片单元,在所述第一片单元上设置有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并且所述第一片单元的侧表面被设置为垂直于所述底盖,以支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每个周缘;和 第二片单元,所述第二片单元从所述第一片单元延伸并向所述液晶显示装置模组内部弯曲,以与所述底盖的后表面结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模组,所述顶壳的上表面的内部周缘比所述第一片单元的内部侧表面设置得更靠外。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模组,其中所述第一片单元的上部的内部侧表面比所述第一片单元的下部的内部侧表面设置得更靠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模组,其中所述第一片单元的上部内部侧表面设置有台阶,并且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周缘布置在所述台阶之上。6.根据权利要求2到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模组,其中所述第一片单元在其侧表面上具有用于与所述顶壳插入结合的至少一个孔。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宰源全旭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