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线免碾压双织塑料圆织机,主机包括有下门圈、下梭船、中门圈、上梭船、上门圈、推梭杆、推梭轮、挡梭杆、挡梭轮,其特征在于:梭船分两层安装在上下门圈之间,梭船运行在相邻门圈的双锥面轨道或凹槽轨道上,下层梭船为磁推梭和磁挡梭,上层梭船由下层梭船上的永磁体推动并设计有磁挡梭,经线从过线槽中通过,所有经线与永磁体与梭轮不接触,与永磁体同轴安装的滚轮或轴承滚动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所有经线在编织过程中或仃机时均免遭碾压和挤压,从而有效克服圆织机工作时的断线故障,实现一台塑料圆织机同时编织两条塑编袋的目的,极大地改善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节约电耗3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圆织机领域,尤其是一种经线免碾压双织塑料圆织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制造、销售、使用的塑料圆织机,所用的梭船及运行轨道都是单层结构,一台圆织机只能编织一条塑料编织布,其工作效率低,能耗也很高,为了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率,中国专利申请号为“ 200610159764. 0 ”的一织两双效塑料圆织机和专利号为“200710147460. 7”的滚动式无梭轮双小六梭圆织机两种构想,为了实现一台塑料圆织机同时编织两条编织布之目的,又有专利号为(ZL200820189875. 0)提出了一种塑料圆织机的双层梭子推梭传动结构,其技术方案是在下层梭船体11上安装有第一滚轮2、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4、第三齿轮5、第四齿轮6、第二滚轮7,在上层梭船体12上安装有侧轮8,在推梭器上安装有推梭轮I,推梭轮I与第一滚轮2滚轮接触,第一滚轮2与第一齿轮3同轴,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4啮合,第二齿轮4与第三齿轮5啮合,第三齿轮5与第四齿轮6啮合,第四齿轮6与第二滚轮7同轴,第二滚轮7与侧轮8滚动接触。上述结构复杂,有摩擦传动又有齿传动,因为编织生产现场脏,这种结构容易失灵而无法正常生产,因此上述三个专利结构无法实现一台塑料圆织机同时编织两条编织布之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防止断线故障又节电,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一台塑料圆织机同时编织两条塑编袋的目的,特别是一种经线免碾压双织塑料圆织机。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经线免碾压双织塑料圆织机,主机包括有下门圈、下梭船、中门圈、上梭船、上门圈、推梭杆、推梭轮、挡梭杆、挡梭轮,其特征在于梭船分两层安装在上下门圈之间,所述推梭轮和挡梭轮为永磁体,推梭轮安装在推梭杆一端,挡梭轮安装在挡梭杆一端,下梭船尾部相对应位置和下梭船前部相对应位置安装有永磁体,下梭船上部安装有I只或2只永磁体,相对应的上梭船下部安装有2只或I只永磁体,所述下门圈的上沿、中门圈的下沿和上沿及上门圈的下沿设计为双锥面或凹槽结构并设计有众多的径向过线槽,下梭船的梭轮与中下门圈的双锥面或凹槽槽壁滚动接触,上梭船的梭轮与中上门圈的双锥面或凹槽槽壁滚动接触。作为优选,所述每个永磁体与无磁滚轮或无磁滚轮安装在一起,相对应两个永磁体之间间隙大于两个无磁滚轮或无磁滚轮之间间隙。作为优选,所述梭船分两层安装在上下门圈之间,每只梭船上安装有6只或6只以上梭轮并与相邻门圈的双锥面滚动接触。作为优选,所述梭船分两层安装在上下门圈之间,梭船上安装有4只或4只以上梭轮并与相邻门圈的凹槽槽壁滚动接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梭船分两层安装在上下门圈之间,设计了磁推梭和磁挡梭及梭轮在过线槽上面的双锥面或凹槽槽壁上滚动接触运动,经线在过线槽中通过,因此两层经线在编织过程中均免遭碾压和挤压,从而有效克服圆织机工作时的断线故障,实现一台塑料圆织机同时编织两条塑编袋的目的,极大地改善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节约电耗30%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经线免碾压双织塑料圆织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经线免碾压双织塑料圆织机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 :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经线免碾压双织塑料圆织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下门圈、2-下梭船、、3-中门圈、4-上梭船、5-上门圈、6-下门圈外锥面、7-中门圈上外锥面、8-下门圈内锥面、9-中门圈上内锥面、10-无磁滚轮F、ll-挡梭轮、12-无磁滚轮E、13-梭前轮、14-无磁滚轮D、15-上梭船下永磁体A、16-无磁滚轮C、17-下梭船上永磁体、18-无磁滚轮G、19-上梭船下永磁体B、20_无磁滚轮B、21_梭尾轮、22-无磁滚轮A、23_推梭轮、24-推梭杆、25-挡梭杆、26-下梭船内梭轮、27-上梭船内梭轮、28-中门圈上沿过线槽、29-下门圈过线槽、30-上梭船外梭轮、31-下梭船外梭轮,所述推梭杆24 —端安装有推梭轮23、挡梭杆25 —端安装有挡梭轮11,在下梭船2的尾部安装有梭尾轮21,梭尾轮21与推梭轮23为同名永磁体,主机运行时,6只或6只以上梭轮与相邻门圈的双锥面滚动接触,本实施例每只梭船为10只梭轮与相邻门圈的双锥面滚动接触,当梭轮从相邻门圈过线槽间的双锥面上滚动时,众多经线分两层四组从下门圈过线槽29、中门圈下沿过线槽、中门圈上沿过线槽28和上门圈过线槽中通过,经线免遭梭轮碾压,推梭轮23推动梭尾轮21使下梭船2沿着中下门圈的双锥面轨道运行,推梭轮23推动下梭船2的梭尾轮21沿中下门圈的双锥面轨道运行,推梭轮23与梭尾轮21为同名永磁体,相斥不接触并始终保持一定间隙,4只下梭船下梭轮与下门圈内锥面8滚动接触,4只下梭船上梭轮与中门圈下沿内锥面滚动接触,这种由8只梭轮与中下门圈的内锥面滚动接触运动,有半数梭轮处在过线槽上时,另外半数梭轮始终处在过线槽与过线槽之间的锥面上,这种运动中梭轮间替着与过线槽间的锥面滚动接触保证了梭船运行的稳定性,2只下梭船外梭轮31与下门圈外锥面6及中门圈下外锥面滚动接触运动,确保梭船不飞梭,这种由10只梭轮与中下门圈的双锥面滚动接触运动,严格限制了下梭船2的运动轨迹,为永磁体推梭轮23推动下梭船2的永磁体梭尾轮21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运动轨道,根据同性相斥安装的永磁体推梭轮23和梭尾轮21会有相斥力,从而在推梭时保持有间隙,使众多的经线开交时无障碍通过避免被碾压,为避免众多经线在推梭轮23和梭尾轮21之间间隙经过时在永磁体圆周面滑动损伤,与两个永磁体同轴安装有无磁滚轮A22和无磁滚轮B20,滚轮外径大于永磁体外径,因此众多经线与滚轮外周面滚动接触,使经线无损伤经过,有效避免了经线损伤、断线等故障,当主机仃机时,下梭船2会有惯性沿中下门圈的双锥面轨道继续运行,此时推梭杆24和挡梭杆25已仃止运行,由于永磁体的梭前轮13与挡梭轮11同性相斥,下梭船2继续往前冲击时,梭前轮13与挡梭轮11仍有间隙,为了避免经线被损伤,在永磁体的梭前轮13与挡梭轮11的两个同轴上安装有无磁滚轮E12和无磁滚轮F10,无磁滚轮外径大于梭前轮与挡梭轮外径,使经线与无磁滚轮外周面滚动无损伤接触,所述下梭船2的上部安装有I只或2只下梭船上永磁体,在本实施例中为I只下梭船上永磁体17,在上梭船4的下部安装有I只或2只上梭船下永磁体,在本实施例中为2只上梭船下永磁体A15与B19,下梭船上永磁体17与上梭船下永磁体A15为同名永磁体,下梭船上永磁体17与上梭船下永磁体B19为同名永磁体,下梭船2运行时,下梭船上永磁体17推动上梭船下永磁体A15沿中上门圈的双锥面轨道运行,众多经线从下梭船上永磁体17与上梭船下永磁体A15之间无障碍通过,当主机仃机时,下梭船2被阻仃下,由于下梭船上永磁体17与下永磁体B19为同名永磁体,上梭船4被阻并存有间隙供上层经线无障碍通过,为了使经线不受损伤,在上永磁体17、下永磁体A15和下永磁体B19的同轴上安装有无磁滚轮C16、无磁滚轮D14和无磁滚轮G18,经线与各无磁滚轮外圆周面滚动摩擦不受损伤,文中所述无磁滚轮可直接采用无磁轴承,终上所述,所有经线免碾压无损伤,保证了一台圆织机同时编织两条塑编袋的顺利进行。参照图2 :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经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线免碾压双织塑料圆织机,主机包括有下门圈、下梭船、中门圈、上梭船、上门圈、推梭杆、推梭轮、挡梭杆、挡梭轮,其特征在于:梭船分两层安装在上下门圈之间,所述推梭轮和挡梭轮为永磁体,推梭轮安装在推梭杆一端,挡梭轮安转在挡梭杆一端,下梭船尾部相对应位置和下梭船前部相对应位置安装有永磁体,下梭船上部安装有1只或2只永磁体,相对应的上梭船下部安装有2只或1只永磁体,所述下门圈的上沿、中门圈的下沿和上沿及上门圈的下沿设计为双锥面或凹槽结构并设计有众多的径向过线槽,下梭船的梭轮与中下门圈的双锥面或凹槽槽壁滚动接触,上梭船的梭轮与中上门圈的双锥面或凹槽槽壁滚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线免碾压双织塑料圆织机,主机包括有下门圈、下梭船、中门圈、上梭船、上门圈、推梭杆、推梭轮、挡梭杆、挡梭轮,其特征在于梭船分两层安装在上下门圈之间,所述推梭轮和挡梭轮为永磁体,推梭轮安装在推梭杆一端,挡梭轮安转在挡梭杆一端,下梭船尾部相对应位置和下梭船前部相对应位置安装有永磁体,下梭船上部安装有I只或2只永磁体,相对应的上梭船下部安装有2只或I只永磁体,所述下门圈的上沿、中门圈的下沿和上沿及上门圈的下沿设计为双锥面或凹槽结构并设计有众多的径向过线槽,下梭船的梭轮与中下门圈的双锥面或凹槽槽壁滚动接触,上梭船的梭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美昌,黄加宁,王喜明,
申请(专利权)人:黄美昌,黄加宁,王喜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