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60003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面料,采用经丝和纬丝织造而成;经丝采用纳米竹碳纤维20~30重量份和涤纶纤维60~75重量份加捻的低捻复合纱线为原料,经密度为52.2~56.1根/厘米;纬丝采用纳米银纤维35~45重量份和涤纶纤维75~85重量份加捻的低捻复合纱线为原料,纬密度为21.4~23.7根/厘米。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抗菌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保健功效,且耐水洗性能好,抗菌时效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料,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代人对身体健康越来越注重,在选择贴身衣物时除了考虑其颜色和款式外,还会考虑衣物的安全性,环保性和功能性。譬如衣物是否具有杀菌除臭功能,是否能释放负离子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是否有红外线发射的功能等等。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抗菌织物是在织物上结合有机或无机抗菌材料,大多是将织物利用抗菌剂进行后处理加工以获得抗菌性能,这种处理方式操作简单,成本低,但是其抗菌效果和耐洗度都比较低,降低了功能性面料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保健功效,且耐水洗性能好,抗菌时效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菌面料,采用经丝和纬丝织造而成;经丝采用纳米竹碳纤维20 30重量份和涤纶纤维60 75重量份加捻的低捻复合纱线为原料,经密度为52. 2 56.1根/厘米;纬丝采用纳米银纤维35 45重量份和涤纶纤维75 85重量份加捻的低捻复合纱线为原料,纬密度为21. 4 23. 7根/厘米。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保健功效,且耐水洗性能好,抗菌时效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 一种抗菌面料,采用经丝和纬丝织造而成;经丝采用纳米竹碳纤维28重量份和涤纶纤维67重量份加捻的低捻复合纱线为原料,经密度为53. 7根/厘米;纬丝采用纳米银纤维38重量份和涤纶纤维79重量份加捻的低捻复合纱线为原料,纬密度为22. 7根/厘米。实施例2 一种抗菌面料,采用经丝和纬丝织造而成;经丝采用纳米竹碳纤维20重量份和涤纶纤维60重量份加捻的低捻复合纱线为原料,经密度为52. 2根/厘米;纬丝采用纳米银纤维35重量份和涤纶纤维75重量份加捻的低捻复合纱线为原料,纬密度为21. 4根/厘米。实施例3 一种抗菌面料,采用经丝和纬丝织造而成;经丝采用纳米竹碳纤维30重量份和涤纶纤维75重量份加捻的低捻复合纱线为原料,经密度为56.1根/厘米;纬丝采用纳米银纤维45重量份和涤纶纤维85重量份加捻的低捻复合纱线为原料,纬密度为23. 7根/厘米。 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采用经丝和纬丝织造而成;经丝采用纳米竹碳纤维20~30重量份和涤纶纤维60~75重量份加捻的低捻复合纱线为原料,经密度为52.2~56.1根/厘米;纬丝采用纳米银纤维35~45重量份和涤纶纤维75~85重量份加捻的低捻复合纱线为原料,纬密度为21.4~23.7根/厘米。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采用经丝和纬丝织造而成;经丝采用纳米竹碳纤维 20 30重量份和涤纶纤维60 75重量份加捻的低捻复合纱线为原料,经密度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东港毛巾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