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整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3452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6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箱整体结构,在所述输入轴位于壳体内的轴身上从右往左依次套装有油泵、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周转轮系、第二周转轮系和第三齿轮,该输入轴的下方设置有中间轴,所述中间轴的两端可旋转连接在壳体内,在所述中间轴位于壳体内的轴身上从右往左依次套装有第四齿轮、第三周转轮系、第五齿轮、第四周转轮系和第六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行星排传递动力和直齿连接传递动力两种方式的结合,在低速档位时靠行星排传递动力,能够通过行星排增大速比,在高速档位时通过直齿连接直接传递动力,减少了能量损失,同时还具有设计巧妙、结构紧凑,改造成本低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速箱
,特别涉及一种变速箱整体结构
技术介绍
变速箱是能固定或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的齿轮传动装置,汽车上的变速箱是通过改变传动比,改变发动机曲轴的扭力,以适应在起步、加速、行驶以及克服各种道路阻碍等不同行驶条件下,对驱动车轮牵引力及车速不同要求的需要,是汽车传动系中最主要的部件之一。目前自动档汽车由于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普遍没有离合器,他们之间的连接是靠液カ变矩器来实现的,液力变矩器的作用ー是传递转速和扭矩、ニ是使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箱之间的连接成为非刚性的以方便自动变速箱自动换档。但是采用液力变矩器在起步时速比变化较小,在高速档位运行时能量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增大起步扭矩并且节能的变速箱整体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变速箱整体结构,包括壳体(I)、输入轴(2)和中间轴(3),所述输入轴(2)的左端可旋转连接在壳体(I)内,输入轴(2)的右端伸出壳体(I)夕卜,所述壳体(I)还设置有油泵(4),该油泵(4)套装在输入轴(2)上,在油泵(4)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齿轮(5),所述第一齿轮(5)固套在输入轴(2)上,该第一齿轮(5)的左侧设置有第二齿轮(6),所述第二齿轮(6)空套在输入轴(2)上,该第二齿轮(6)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周转轮系(7),所述第一周转轮系(7)的第一太阳轮(7a)固套在输入轴(2)上,该第一周转轮系(7)的第一行星架(7b)右端与第二齿轮(6)固定相连,且该第一周转轮系(7)的第一齿圈(7c)与第一离合器(25)的主动部件相连,所述第一离合器(25)的被动部件固定在壳体(I)内,在第一周转轮系(7)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周转轮系(8),所述第二周转轮系(8)的第二太阳轮(8a)固套在输入轴(2)上,该第二周转轮系(8)的第二第二齿圈(Sc)与第一周转轮系(7)的第一行星架(7b)固定相连,且第二周转轮系(8)的第二行星架(Sb)左端与第二离合器(9)的主动部件相连,所述第二离合器(9)的被动部件固定在壳体(I)内,在第ニ周转轮系(8)的左侧设置有第三齿轮(10),所述第三齿轮(10)固套在输入轴(2)上,该第三齿轮(10)与第二周转轮系(8)之间还设置有第三离合器(11),所述第三离合器(11)的一端与第三齿轮(10)相连,该第三离合器(11)的另一端与第二周转轮系(8)的第二行星架(Sb)相连;B :在所述输入轴(2)的下方设置有中间轴(3),该中间轴(3)的两端可旋转连接在壳体(I)内,该中间轴(3)上套装有第六齿轮(17),所述第六齿轮(17)活套在中间轴(3)上,且该第六齿轮(17)与第三齿轮(10)相啮合,在第六齿轮(17)的右侧设置有第四周转轮系(16),所述第四周转轮系(16)的第四太阳轮(16a)固套在第六齿轮(17)上,该第四周转轮系(16)的第四行星架(16b)右端固套在中间轴(3)上,该第四周转轮系(16)的第四齿圈(16c)与第六离合器(18)的主动部件相连,该第六离合器(18)的从动部件固定在壳体(I)内,在所述第六齿轮(17)和第四周转轮系(16)之间还设置有第七离合器(19),该第七离合器(19)的一端与第六齿轮(17)相连,第七离合器(19)的另一端与第四周转轮系(16)的第四行星架(16b)相连;在所述第四周转轮系(16)的右侧设置有第四离合器(15),该所述第四离合器(15)的主动部件活套在中间轴(3)上,且该第四离合器(15)的从动部件固定在壳体(I)内,在第四离合器(15)的右侧设置有第三周转轮系(13),所述第三周转轮系(13)的第三太阳轮(13a)固套在第四离合器(15)的主动部件上,该第三周转轮系(13)的第三行星架(13b)右端固套在中间轴(3)上,且该第三周转轮系(13)的第三行星架(13b)左端周面上固套有第五齿轮(14),所述第五齿轮(14)与第二齿轮(6)相啮合,在第四离合器(15)和第三周转轮系(13)之间还设置有第五离合器(27),所述第五离合器(27)的一端与第三周转轮系(13)的第三行星架(13b)相连,该第五离合器(27)的另一端与第四离合器(15)的主动部件相连;在所述第三周转轮系(13)的右侧设置有第四齿轮(12),该第四齿轮(12)活套在中间轴(3)上,所述第四齿轮(12)与第一齿轮(5)相啮合,且该第四齿轮(12)与第三周转轮系(13)的第三齿圈(13c)固定相连;C :在所述第四齿轮(12)的右侧设置有最终传动齿轮(26),该最终传动齿轮(26)固套在中间轴(3)上,在该最终传动齿轮(26)的下方设置有差速器(20),所述差速器(20)固定连接在壳体(I)内,该差速器(20)的差速齿轮(20a)与最终传动齿轮(26)相啮合。所述输入轴(2)和中间轴(3)通过独立支撑座(21)固定在壳体(I),该独立支撑座(21)包括座体(21a),该座体(21a)中开设有径向阶梯孔(21b),所述径向阶梯孔(21b)贯穿座体(21a),在该径向阶梯孔(21b)的顶部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阶梯面(22)和第二阶梯面(23),在所述径向阶梯孔(21b)内穿设有紧固螺钉(24),该紧固螺钉(24)头部的下端面与第二阶梯面(23)相抵接,且该紧固螺钉(24)的下端伸入到壳体(I)内。在使用吋,通过紧固螺钉将独立支撑座固定在壳体上,然后可将轴的一端放置径向阶梯孔内,从而起到支撑轴的目的。这种安装方式大大提高了独立支撑座能承受的最大カ矩。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行星排传递动カ和直齿连接传递动カ两种方式的结合,在低速档位时靠行星排传递动力,能够通过行星排增大速比,在高速档位时通过直齿连接直接传递动力,減少了能量损失,同时还具有设计巧妙、结构紧凑,改造成本低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中独立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如图1、图2所不,包括壳体1、输入轴2、中间轴3、油泵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第一周转轮系7、第二周转轮系8、第二离合器9、第三齿轮10、第三离合器11、第四齿轮12、第三周转轮系13、第五齿轮14、第四离合器15、第四周转轮系16、第六齿轮17、第六离合器18、第七离合器19、差速器20、独立支撑座21、紧固螺钉24、第一离合器25、最终传动齿轮26和第五离合器27,A :所述输入轴2的左端可旋转连接在壳体I内,输入轴2的右端伸出壳体I外,所述壳体I还设置有油泵4,该油泵4套装在输入轴2上,在油泵4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齿轮5,所述第一齿轮5固套在输入轴2上,该第一齿轮5的左侧设置有第二齿轮6,所述第二齿轮6空套在输入轴2上,该第二齿轮6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周转轮系7,所述第一周转轮系7的第一太阳轮7a —体成型在输入轴2上,该第一周转轮系7的第一行星架7b右端与第二齿轮6固定相连,且该第一周转轮系7的第一齿圈7c与第一离合器25的主动部件相连,所述第一离合器25的被动部件固定在壳体I内,在第一周转轮系7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周转轮系8,所述第二周转轮系8的第二太阳轮8a —体成型在输入轴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箱整体结构,包括壳体(1)、输入轴(2)和中间轴(3),其特征在于:A:所述输入轴(2)的左端可旋转连接在壳体(1)内,输入轴(2)的右端伸出壳体(1)外,所述壳体(1)还设置有油泵(4),该油泵(4)套装在输入轴(2)上,在油泵(4)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齿轮(5),所述第一齿轮(5)固套在输入轴(2)上,该第一齿轮(5)的左侧设置有第二齿轮(6),所述第二齿轮(6)空套在输入轴(2)上,该第二齿轮(6)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周转轮系(7),所述第一周转轮系(7)的第一太阳轮(7a)固套在输入轴(2)上,该第一周转轮系(7)的第一行星架(7b)右端与第二齿轮(6)固定相连,且该第一周转轮系(7)的第一齿圈(7c)与第一离合器(25)的主动部件相连,所述第一离合器(25)的被动部件固定在壳体(1)内,在第一周转轮系(7)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周转轮系(8),所述第二周转轮系(8)的第二太阳轮(8a)固套在输入轴(2)上,该第二周转轮系(8)的第二第二齿圈(8c)与第一周转轮系(7)的第一行星架(7b)固定相连,且第二周转轮系(8)的第二行星架(8b)左端与第二离合器(9)的主动部件相连,所述第二离合器(9)的被动部件固定在壳体(1)内,在第二周转轮系(8)的左侧设置有第三齿轮(10),所述第三齿轮(10)固套在输入轴(2)上,该第三齿轮(10)与第二周转轮系(8)之间还设置有第三离合器(11),所述第三离合器(11)的一端与第三齿轮(10)相连,该第三离合器(11)的另一端与第二周转轮系(8)的第二行星架(8b)相连;B:在所述输入轴(2)的下方设置有中间轴(3),该中间轴(3)的两端可旋转连接在壳体(1)内,该中间轴(3)上套装有第六齿轮(17),所述第六齿轮(17)活套在中间轴(3)上,且该第六齿轮(17)与第三齿轮(10)相啮合,在第六齿轮(17)的右侧设置有第四周转轮系(16),所述第四周转轮系(16)的第四太阳轮(16a)固套在第六齿轮(17)上,该第四周转轮系(16)的第四行星架(16b)右端固套在中间轴(3)上,该第四周转轮系(16)的第四齿圈(16c)与第六离合器(18)的主动部件相连,该第六离合器(18)的从动部件固定在壳体(1)内,在所述第六齿轮(17)和第四周转轮系(16)之间还设置有第七离合器(19),该第七离合器(19)的一端与第六齿轮(17)相连,第七离合器(19)的另一端与第四周转轮系(16)的第四行星架(16b)相连;在所述第四周转轮系(16)的右侧设置有第四离合器(15),该所述第四离合器(15)的主动部件活套在中间轴(3)上,且该第四离合器(15)的从动部件固定在壳体(1)内,在第四离合器(15)的右侧设置有第三周转轮系(13),所述第三周转轮系(13)的第三太阳轮(13a)固套在第四离合器(15)的主动部件上,该第三周转轮系(13)的第三行星架(13b)右端固套在中间轴(3)上,且该第三周转轮系(13)的第三行星架(13b)左端周面上固套有第五齿轮(14),所述第五齿轮(14)与第二齿轮(6)相啮合,在第四离合器(15)和第三周转轮系(13)之间还设置有第五离合器(27),所述第五离合器(27)的一端与第三周转轮系(13)的第三行星架(13b)相连,该第五离合器(27)的另一端与第四离合器(15)的主动部件相连;在所述第三周转轮系(13)的右侧设置有第四齿轮(12),该第四齿轮(12)活套在中间轴(3)上,所述第四齿轮(12)与第一齿轮(5)相啮合,且该第四齿轮(12)与第三周转轮系(13)的第三齿 圈(13c)固定相连;C:在所述第四齿轮(12)的右侧设置有最终传动齿轮(26),该最终传动齿轮(26)固套在中间轴(3)上,在该最终传动齿轮(26)的下方设置有差速器(20),所述差速器(20)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该差速器(20)的差速齿轮(20a)与最终传动齿轮(26)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整体结构,包括壳体(I)、输入轴(2)和中间轴(3),其特征在于 A :所述输入轴(2)的左端可旋转连接在壳体(I)内,输入轴(2)的右端伸出壳体(I)夕卜,所述壳体(I)还设置有油泵(4),该油泵(4)套装在输入轴(2)上,在油泵(4)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齿轮(5),所述第一齿轮(5)固套在输入轴(2)上,该第一齿轮(5)的左侧设置有第二齿轮(6),所述第二齿轮(6)空套在输入轴(2)上,该第二齿轮(6)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周转轮系(7),所述第一周转轮系(7)的第一太阳轮(7a)固套在输入轴(2)上,该第一周转轮系(7)的第一行星架(7b)右端与第二齿轮¢)固定相连,且该第一周转轮系(7)的第一齿圈(7c)与第一离合器(25)的主动部件相连,所述第一离合器(25)的被动部件固定在壳体(I)内,在第一周转轮系(7)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周转轮系(8),所述第二周转轮系(8)的第二太阳轮(8a)固套在输入轴(2)上,该第二周转轮系(8)的第二第二齿圈(Sc)与第一周转轮系(7)的第一行星架(7b)固定相连,且第二周转轮系(8)的第二行星架(Sb)左端与第二离合器(9)的主动部件相连,所述第二离合器(9)的被动部件固定在壳体(I)内,在第二周转轮系(8)的左侧设置有第三齿轮(10),所述第三齿轮(10)固套在输入轴(2)上,该第三齿轮(10)与第二周转轮系(8)之间还设置有第三离合器(11),所述第三离合器(11)的一端与第三齿轮(10)相连,该第三离合器(11)的另一端与第二周转轮系(8)的第二行星架(Sb)相连; B :在所述输入轴(2)的下方设置有中间轴(3),该中间轴(3)的两端可旋转连接在壳体(I)内,该中间轴(3)上套装有第六齿轮(17),所述第六齿轮(17)活套在中间轴(3)上,且该第六齿轮(17)与第三齿轮(10)相啮合,在第六齿轮(17)的右侧设置有第四周转轮系(16),所述第四周转轮系(16)的第四太阳轮(16a)固套在第六齿轮(17)上,该第四周转轮系(16)的第四行星架(16b)右端固套在中间轴(3)上,该第四周转轮系(16)的第四齿圈(16c)与第六离合器(18)的主动部件相连,该第六离合器(18)的从动部件固定在壳体(I)内,在所述第六齿轮(17)和第四周转轮系(16)之间还设置有第七离合器(19),该第七离合器(19)的一端与第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赛特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