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头靠调整机构,对座椅本体之头靠与侧翼之间的角度进行调整,头靠与侧翼共同形成一承靠腔,且侧翼具有第一枢接部,座椅本体具有第二枢接部,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枢接形成一收容腔,收容腔内均设置有卡合部,其中,座椅头靠调整机构包括卡合件、驱动件及操作件,卡合件呈滑动的设置于收容腔内并同时与卡合部卡合,驱动件呈转动设置于收容腔且与卡合件连接;操作件连接于驱动件,操作该操作件使驱动件于收容腔内转动并使驱动件推动卡合件脱离与第一枢接部的卡合部或第二枢接部的卡合部之卡合,则侧翼可相对头靠旋转而改变承靠腔的大小,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乘坐舒适性的要求,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调节方便且结构简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座椅头靠调整机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对座椅的座椅本体之头靠与座椅的侧翼之间的角度进行调整的座椅头靠调整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座椅一般包括座椅本体及侧翼,该座椅本体具有一头靠,而侧翼是枢接于座椅本体上,使侧翼可相对于头靠旋转而实现侧翼与头靠之间的角度调整,以满足使用者对座椅乘坐的舒适性要求。其中,为了使侧翼可相对于头靠旋转,并使调整后的侧翼与头靠之间的位置进行固定,故座椅上还安装有一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在不需要调整侧翼与头靠之间的角度时对侧翼与头靠进行锁合,在要调整侧翼与头靠之间的角度时能对侧翼与头靠进行解锁。虽然现有的调整机构在调整侧翼与头靠之间角度时能释放对侧翼与头靠的卡合,在侧翼与头靠之间角度不需要调整时实现对侧翼与头靠的锁合,但是,现有的调整机构的结构是十分复杂的,且操作是极其繁锁,从而不便于使用者的操作。因此,急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且调整简单方便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乘坐舒适性要求的座椅头靠调整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调整简单方便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乘坐舒适性要求的座椅头靠调整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头靠调整机构,适用对座椅的座椅本体之头靠与座椅的侧翼之间的角度进行调整,所述头靠与所述侧翼共同形成一供使用者头部承靠用的承靠腔,且所述侧翼具有第一枢接部,所述座椅本体具有第二枢接部,所述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枢接形成一收容腔,且所述第一枢接部及第二枢接部的收容腔内均设置有卡合部,其中,所述座椅头靠调整机构包括卡合件、驱动件及操作件,所述卡合件呈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并同时与所述第一枢接部及第二枢接部的卡合部相卡合,所述驱动件呈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收容腔且与所述卡合件连接,所述操作件连接于所述驱动件;操作所述操作件使所述驱动件于收容腔内转动,转动的所述驱动件推动所述卡合件脱离与所述第一枢接部的卡合部或第二枢接部的卡合部之卡合,则所述侧翼可相对所述头靠旋转而改变所述承靠腔的大小。较佳地,所述第二枢接部位于所述头靠上,以使得座椅本体与侧翼之间的结构布局更加简单合理。较佳地,所述侧翼还具有第三枢接部,所述座椅本体具有与所述第三枢接部配合枢接的第四枢接部,通过第三枢接部和第四枢接部的配合枢接,为侧翼和座椅本体的枢接提供更可靠的支撑。具体地,所述第三枢接部为一枢接凸块,所述枢接凸块上开设有枢接孔,所述第四枢接部为一枢接轴,所述枢接轴呈配合的伸于所述枢接孔内,通过枢接轴跟枢接凸块上的枢接孔相互配合,可以使侧翼和座椅本体的枢接更加简单灵活,同时在调整侧翼的过程中,可以避免侧翼与座椅本体产生的相对偏离。较佳地,所述驱动件具有一第一斜面,所述卡合件具有一顶齿,所述第一斜面及所述顶齿呈滑动配合;转动的所述驱动件借助所述第一斜面及顶齿的配合驱使所述卡合件沿所述驱动件的转动中心线向上或向下移动,以使得驱动件更可靠且简单的推动卡合件移动。较佳地,所述座椅头靠调整机构还包括一牵引件,所述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牵引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件连接;拉动所述操作件,所述操作件带动所述牵引件去驱使所述驱动件转动。通过拉动操作件带动牵引件进而就可对驱动件进行操作,使得对驱动件的操作更加方便简单。较佳地,所述驱动件还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环绕所述驱动件的转动中心线开设;当所述驱动件转动时,所述牵引件逐渐地收容于所述环形槽内。具体地,所述环形槽沿垂直于所述驱动件的转动中心线的方向设置。其中,通过将牵引件收容于环形槽内,节省了牵引件带动驱动件转动所需要的外部空间。较佳地,所述操作件呈可复位移动的设置于所述侧翼上。较佳地,所述侧翼具有限制所述操作件移动距离的第一限位部,所述操作件对应地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限位的第二限位部,通过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的配合,限制操作件移动幅度并具有稳定操作件移动方向的优点。具体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为一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部为一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呈间隙配合的伸入所述限位槽内,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的配合,简化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的结构。较佳地,所述侧翼具有供所述操作件移动导向用的移动导向腔,移动导向腔为操作件的移动提供导向,使得操作件的移动更平稳,并能节省侧翼的材料。较佳地,所述座椅头靠调整机构还包括一供所述操作件复位用的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连接于所述操作件及所述侧翼之间。通过第一弹性元件,可使操作件自动复位,简化了手动操作。较佳地,所述座椅头靠调整机构还包括供所述卡合件复位用的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且两端分别抵触于所述卡合件与所述收容腔的内壁之间,使得第二弹性元件能为卡合件的复位提供复位力。较佳地,所述第一枢接部位于所述第二枢接部的上方,所述驱动件、卡合件及第二弹性元件沿由上至下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驱使所述驱动件转动,则转动的所述驱动件推带动所述卡合件脱离与所述第一枢接部的卡合部之卡合的同时,所述卡合件使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弹性形变;松开对所述驱动件的驱使,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使所述卡合件复位而带动所述驱动件转动,以使得第一枢接部、第二枢接部、驱动件、卡合件及第二弹性元件的布局更合理。较佳地,所述第二枢接部包含一套接定位部,所述套接定位部为一柱形体且所述套接定位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枢接部或所述第二枢接部,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套于所述套接定位部内。通过套接定位部,可使第二弹性元件可靠地设定在收容腔内。较佳地,所述卡合件为一齿轮,所述卡合部对应为一齿型结构。通过齿轮与齿形结构的配合,使得卡合件与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的卡合部之间的卡合或脱离更可靠。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的第一枢接部及第二枢接部的收容腔内均设置卡合部,卡合件呈滑动的设置于收容腔内并同时与第一枢接部及第二枢接部的卡合部相卡合,驱动件呈转动设置于收容腔且与卡合件连接,且操作件连接于驱动件;当操作该操作件使驱动件于收容腔内转动,转动的驱动件推动卡合件脱离与第一枢接部的卡合部或第二枢接部的卡合部之卡合时,侧翼就可相对头靠旋转而改变承靠腔的大小,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乘坐舒服性的要求。因此,本实新型的座椅头靠调整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及调整简单方便的优点。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安装在座椅上的座椅头靠调整机构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图1所示座椅头靠调整机构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安装在座椅上的座椅头靠调整机构在拆卸侧翼后的组合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的座椅头靠调整机构100用于对座椅的座椅本体41之头靠42与座椅的侧翼43之间的角度进行调整,头靠42与侧翼43共同形成一供使用者头部承靠用的承靠腔44,且侧翼43具有第一枢接部431,座椅本体41具有第二枢接部411,第一枢接部431与第二枢接部411枢接形成一收容腔,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枢接部411是位于头靠42上以使得座椅本体41和侧翼43之间的结构布局更加简单合理。同时第一枢接部431及第二枢接部411的收容腔内均设置有卡合部451,而座椅头靠调整机构100包括卡合件46、驱动件47及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椅头靠调整机构,适用对座椅的座椅本体之头靠与座椅的侧翼之间的角度进行调整,所述头靠与所述侧翼共同形成一供使用者头部承靠用的承靠腔,且所述侧翼具有第一枢接部,所述座椅本体具有第二枢接部,所述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枢接形成一收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接部及第二枢接部的收容腔内均设置有卡合部,而所述座椅头靠调整机构包括一卡合件、驱动件及操作件,所述卡合件呈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并同时与所述第一枢接部及第二枢接部的卡合部相卡合,所述驱动件呈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与所述卡合件连接,所述操作件连接于所述驱动件;操作所述操作件使所述驱动件于所述收容腔内转动,转动的所述驱动件推动所述卡合件脱离与所述第一枢接部的卡合部或第二枢接部的卡合部之卡合,则所述侧翼可相对所述头靠旋转而改变所述承靠腔的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头靠调整机构,适用对座椅的座椅本体之头靠与座椅的侧翼之间的角度进行调整,所述头靠与所述侧翼共同形成一供使用者头部承靠用的承靠腔,且所述侧翼具有第一枢接部,所述座椅本体具有第二枢接部,所述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枢接形成一收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接部及第二枢接部的收容腔内均设置有卡合部,而所述座椅头靠调整机构包括一卡合件、驱动件及操作件,所述卡合件呈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并同时与所述第一枢接部及第二枢接部的卡合部相卡合,所述驱动件呈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与所述卡合件连接,所述操作件连接于所述驱动件;操作所述操作件使所述驱动件于所述收容腔内转动,转动的所述驱动件推动所述卡合件脱离与所述第一枢接部的卡合部或第二枢接部的卡合部之卡合,则所述侧翼可相对所述头靠旋转而改变所述承靠腔的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头靠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枢接部位于所述头靠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头靠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还具有第三枢接部,所述座椅本体具有与所述第三枢接部配合枢接的第四枢接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头靠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枢接部为一枢接凸块,所述枢接凸块上开设有枢接孔,所述第四枢接部为一枢接轴,所述枢接轴呈配合的伸于所述枢接孔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头靠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具有一第一斜面,所述卡合件具有一顶齿,所述第一斜面及所述顶齿呈滑动配合;转动的所述驱动件借助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顶齿的配合驱使所述卡合件沿所述驱动件的转动中心线向上或向下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头靠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牵引件,所述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牵引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件连接;拉动所述操作件,所述操作件带动所述牵引件去驱使所述驱动件转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头靠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还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环绕所述驱动件的转动中心线开设;当所述驱动件转动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小龙,芮明祥,
申请(专利权)人:宝钜中国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