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六反相器集成电路的感应测电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9627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六反相器集成电路的感应测电笔,包括测试棒、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四反相器、第五反相器、第六反相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电位器、二极管、三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开关、电池和压电陶瓷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六反相器集成电路,提高了测电笔的灵敏度,使得测量精准,使用方便,甚至还可以悬空测量高压电缆的电力,避免了接触测量高压点带来的危险,安全系数高,便于推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六反相器集成电路的感应测电笔
本技术涉及一种感应测电笔,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六反相器集成电路的感应测 电笔。
技术介绍
在电力电器或电子电路的维修中,测电笔是必不可少的检测工具,但是,现有技术 中的电子测电笔灵敏度不够高,只有在接触带电体后才能显示数据,且精度并不高,也不具 备悬空测量高压电缆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六反相器集成电路 的感应测电笔。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测试棒、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四反相器、第五 反相器、第六反相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 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电位器、二极管、三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开 关、电池和压电陶瓷片,所述测试棒同时与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 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 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 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所述 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 二端同时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同 时与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 与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二极 管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 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 出端同时与所述第六反相器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反相器的输 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压电陶瓷片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压电陶瓷片的第 二端同时与所述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 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 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 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六反相器集成电路,提高了测电笔的灵敏度,使得测量精准,使用 方便,甚至还可以悬空测量高压电缆的电力,避免了接触测量高压点带来的危险,安全系数 高,便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测试棒CS、第一反相器IC1、第二反相器IC2、第三反 相器IC3、第四反相器IC4、第五反相器IC5、第六反相器IC6、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 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 电位器RP、二极管VD、三极管VT、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开关S、电池 E和压电陶瓷片HTD,测试棒CS同时与第一反相器ICl的输入端和第一电阻Rl的第一端连 接,第一反相器ICl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二反相器IC2的输入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和第 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l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和第一电容Cl 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l的第二端同时与电位器RP的第一端、三极管VT的发射极、第一 发光二极管LEDl的负极和电池E的负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同时与电位器RP的第 二端和电位器RP的滑动端连接,第二反相器IC2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三反相器IC3的输入端 和第四反相器IC4的输入端连接,第三反相器IC3的输出端与所述二极管VD的负极连接, 第四反相器IC4的输出端与三极管VT的基极连接,二极管VD的正极同时与第五电阻R5的 第一端和第五反相器IC5的输入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 端和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五反相器IC5的输出端同时与第六反相器IC6的输入端 和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第六反相器IC6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和压 电陶瓷片HTD的第一端连接,压电陶瓷片HTD的第二端同时与开关S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4 的第一端和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 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与三极管VT的集电极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与 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正极连接,开关S的第二端与电池E的正极连接。如图1所示第一反相器ICl至第六反相器IC6共同组成六反相器集成电路 ⑶4069,其第一反相器ICl及周围元件组成一个高输入阻抗、高增益的电压放大器。测试 棒CS接收到微弱电场信号后,经该放大器放大输出,并通过第二反相器IC2整形去控制后 级电路。第五反相器IC5、第六反相器IC6和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及第二电容C2组成 多谐振荡器,其工作受控于第三反相器IC3的工作状态。测试棒CS检测到信号时,第三反 相器IC3输出高电平,二极管VD截止,振荡器工作,推动压电陶瓷片HTD发声。同时第四反 相器IC4输出高电平,三极管VT导通,红色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点亮,表示被测导线带电。 声光显示的灵敏度可通过调整电位器RP使之合适,调节第二电容C2、第五电阻R5可以获得 满意的音调,且本技术耗电甚微,可用两节纽扣电池供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六反相器集成电路的感应测电笔,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棒、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四反相器、第五反相器、第六反相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电位器、二极管、三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开关、电池和压电陶瓷片,所述测试棒同时与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六反相器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反相器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压电陶瓷片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压电陶瓷片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六反相器集成电路的感应测电笔,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棒、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四反相器、第五反相器、第六反相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电位器、二极管、三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开关、电池和压电陶瓷片,所述测试棒同时与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淑颖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达瑞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