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红卫专利>正文

传统骑和斜躺骑两用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4765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7:44
一种新型的传统骑和斜躺骑两用自行车。它是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在车把竖杆下端安装一个调节盘,使车把能以调节盘为圆心,在竖直面内前后旋转;在车座杆下端设一个可转动的支点,使车座能以支点为圆心前后旋转,且车座杆中下部设有条形孔,可使车座杆固定于车架上;货架的支撑杆可伸缩,使货架能以前端支点为圆心旋转,货架后端设有小靠背,小靠背可直立,可后仰。这样可使普通自行车轻易转换成斜躺自行车,斜躺式骑法便于腿部用力,减轻臀部压力,减少腰椎病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统骑和斜躺骑两用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力学和人体保健学的两用自行车,尤其是两种功能可 以轻易转换。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骑普通自行车时,腿部的最大用力要受自身体重的限制;车座承受身 体的大部分重力,时间久了,会使人的臀部和腰背部不舒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普通自行车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传统骑和斜躺骑两用自行 车,更好用,更舒服。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车把竖杆下端设一个可转动 并能固定的调节盘,使车把可直立,也可后仰;车座杆下端的支点设置成旋转轴,车座能以 支点为圆心旋转,可直立,可后仰,且车座杆的中下部能固定于车架;货架的前端设置旋转 轴,货架以前端为圆心能旋转,且货架的支撑杆可伸缩,货架后端的小靠背设置成可直立可 后仰的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让人们可选择不同的骑车方式,操作简便,实用健康。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传统骑时的自行车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斜躺骑时的自行车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前轮和调节盘左半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车把、竖杆和调节盘右半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车架中部和固定槽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车座、车座杆和条形孔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货架和后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轮,2.调节盘,3.竖杆,4.车把,5.条形孔,6.车座杆,7.车座,8.固定 槽,9.货架,10.小靠背,11.货架支撑杆,12.后轮,13.小靠背固定架,14.固定栓。具体实施方式在图4中,竖杆(3)下部设置调节盘(2),调节盘(2)呈圆盘状,由两面盘组成,其 相对面都有用于增大摩擦的齿沟,盘心都设有圆孔,可用螺丝使其固定,其中一面盘的中部 设有圆柱形凹槽,另一面盘设有圆柱形凸起,这样便于两面盘更加吻合,使调节盘能以盘心 为轴旋转调节。在图6中,车座杆(6)下端设置可转动支点,中下部设置条形孔(5),条形孔(5)内置入螺丝,螺丝能使条形孔(5)与固定槽(8)对应固定,固定槽(8)呈“u”形,分前后两排, 共四个,传统骑时,车座杆(6)固定于图5前排固定槽(8)上,斜躺骑时,车座杆(6)固定于 图5后排固定槽⑶上。在图7中,货架支撑杆(11)由外套管和内置管组成,可伸缩,其上部设置固定栓(14),用于控制货架支撑杆(11)的长度,货架支撑杆(11)两端设置可转动支点,小靠背固 定架(13)设有前后两排槽,前排槽用于小靠背(10)后仰时,后排槽用于小靠背(10)直立 时,货架(9)前端设置可转动支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统骑和斜躺骑两用自行车,由车把、车座、货架、车架和两个车轮组成,其特征是:在车把竖杆下端设一个可转动并能固定的调节盘,使车把可直立,也可后仰;车座杆下端的支点设置成旋转轴,车座能以支点为圆心旋转,可直立,可后仰,且车座杆的中下部能固定于车架;货架的前端设置旋转轴,货架以前端为圆心能旋转,且货架的支撑杆可伸缩,货架后端的小靠背设置成可直立可后仰的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统骑和斜躺骑两用自行车,由车把、车座、货架、车架和两个车轮组成,其特征是在车把竖杆下端设一个可转动并能固定的调节盘,使车把可直立,也可后仰;车座杆下端的支点设置成旋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卫
申请(专利权)人:张红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