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膜前间隙疝修补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1636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腹膜前间隙疝修补片,包括底片,还包括碟片和帽状连接件,帽状连接件的帽盖设置在底片上,帽状连接件的帽檐与碟片连接。碟片为3~6个且均匀分布在帽状连接件的帽檐。底片、碟片和帽状连接件均为网状的聚丙烯、聚酯或聚四氟乙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中国人的腹股沟管解剖和临床疝发生特点:腹股沟管通常较短、肌肉组织缺损大、腹横筋膜薄弱松弛、就医时间较迟缓,可同时修补腹股沟管、疝环和经腹膜前间隙可覆盖整个耻骨肌孔的疝修补片。可覆盖整个耻骨肌孔区域,因其修复和替代了腹横筋膜的功能,故也是最符合解剖和生理的修补方法,前后入路均可,更适于复发疝、混合疝及巨大疝。(*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疝修补片,适用于成人疝外科治疗。
技术介绍
近二十年来,疝修补手术越来越引起普外科的重视。由于修补材料的应用,疝修补手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治疗观念和对治疗效果的要求都在不断进步,导致手术材料和手术方式也在发生与日俱进的变化和变革。手术材料的使用和变化现在使用材料有聚丙烯、聚酯、聚四氟乙烯等,而聚丙烯材料最为常见。近年来又出现复合材料的运用。由于聚丙烯产品强度超过其手术所需修复强度,人们想降低其产品的质量,提倡使用轻质网片。有人就在非吸收材料中混织(如PGA、0RC等)可吸收成份,增加产品的质感,方便手术植入操作。混合织物产品价格昂贵,可吸收成份没有临床治疗作用,会增加组织反应,增加患者经济费用。手术方式的类型开放式无张力 修补术(open tension-free herniorrhaphy)大致分为1、平片修补法使用局麻,手术可在门诊完成;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更适用于基层医院。缺点属疝环后壁修补术,作用功效单一,不适合巨大疝的患者。2、疝环充填修补法采用聚丙烯网片卷成塞子修补缺损。缺点聚丙烯网片卷成塞子是立体结构,植入人体后,组织瘢痕收缩导致网塞面积和体积收缩缩小,形成结节,导物感明显,局部疼痛,可造成疝复发。3、进口产品的特点和运用内置弹力环的腹膜前修补法(Kugel);普理灵三合一无张力疝修补术PHS;两种产品均价格昂贵,且弹力环可产生后遗症,留下植入后隐患。2、腹腔镜腹股沟沛修补术(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orrhaphy )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法(TAPP)、腹腔内铺网修补法(IPOM)、完全腹膜外修补法(EXTRA)。缺点需要全麻;LIHR的手术并发症高,并且后果严重;LIHR的手术费用昂贵;,手术设施要求高,在基层医院无法开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疝修补片,解决了原位疝复发、降低术后不适感、用于超大疝缺损的修补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腹膜前间隙疝修补片,包括底片,还包括碟片和帽状连接件,帽状连接件的帽盖设置在底片上,帽状连接件的帽檐与碟片连接。如上所述的底片为圆形或者椭圆形。如上所述的底片上设置有锁扣环。如上所述的碟片为3飞个且均匀分布在帽状连接件的帽檐。如上所述的帽状连接件的帽盖设置在底片的中心。如上所述的底片、碟片和帽状连接件均为网状的聚丙烯、聚酯或聚四氟乙烯,且网丝直径为O. 08-0. 16mm,网孔直径为1. 0-1. 4mm。如上所述的帽状连接件帽盖直径为1. 2-1. 5cm,帽状连接件高1. 2-1. 5cm,帽状连接件帽檐直径7-8c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2、底片加强薄弱的腹横筋膜,使用足够大的补片覆盖整个耻骨肌孔区域,修复和替代了腹横筋膜的功能,大底层网片借助腹腔内的压力贴定在腹壁之中,术后靠增生的纤维与组织固定,补片收缩性较小,足以挡住内脏和组织由腹壁缺损处隆出。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其中1-底片;2-碟片;3_帽状连接件;4_锁扣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f图2所示,一种腹膜前间隙疝修补片,包括底片1,还包括碟片2和帽状连接件3,帽状连接件3的帽盖设置在底片I上,帽状连接件3的帽檐与碟片2连接。底片I为圆形或者椭圆形。底片I上设置有锁扣环4。碟片2为3飞个且均匀分布在帽状连接件3的帽檐。帽状连接件3的帽盖设置在底片I的中心。底片1、碟片2和帽状连接件3均为网状的聚丙烯、聚酯或聚四氟乙烯,且网丝直径为 O. 08-0. 16mm,网孔直径为1. 0-1. 4mm。帽状连接件3帽盖直径为1. 2-1. 5cm,帽状连接件3高1. 2-1. 5cm,帽状连接件3帽檐直径7-8cm。底片1、碟片2和帽状连接件3均为网状的聚丙烯、聚酯或聚四氟乙烯,且网丝直径为O. 08-0. 16mm,网孔直径为1. 0-1. 4mm。断裂强度彡50N/cm,易于剪裁,剪裁后边缘不易松脱。可长期植入材料的生物性能无遗传毒性,溶血率不大于5%,无细胞毒性,无致敏反应,植入试验3个月,样品反应与对照无明显差异。锁扣环4可以是采用热融的方法在距离底片2mm宽处热熔的热融压迹;也可以是采用单丝锁扣方法形成的锁边迹。底片I中心部与帽状连接件3的底部帽底连接,可采用非吸收单丝缝合或热融合方法。手术植入方式局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腹股沟切口,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游离精索,确认并切开游离疝囊。创建足够的腹膜前间隙。将碟片2用卵圆钳夹住,连同底片I放入腹膜前间隙,然后用手指推开展平底片1,使底片I在腹膜前间隙完全展开铺平,覆盖整个腹股沟三角区域。再将四个蝶片I覆盖疝环,将其缝合固定于腹外斜肌腱膜上。如果疝环缺损较大,可将精索放入盾形补片尾部小孔,缝合补片尾部,平铺补片推入皮下组织与腹横筋膜间隙。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腹膜前间隙疝修补片,包括底片(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碟片(2)和帽状连接件(3),帽状连接件(3)的帽盖设置在底片(1)上,帽状连接件(3)的帽檐与碟片(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膜前间隙疝修补片,包括底片(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碟片(2)和帽状连接件(3 ),帽状连接件(3 )的帽盖设置在底片(I)上,帽状连接件(3 )的帽檐与碟片(2 )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膜前间隙疝修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片(I)为圆形或者椭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膜前间隙疝修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片(I)上设置有锁扣环(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膜前间隙疝修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碟片(2)为 3飞个且均匀分布在帽状连接件(3)的帽檐。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启昌王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蓝普医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