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条码自动生成、自动粘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对案卷资料进行扫描,同时将扫描好的影像资料上传至系统,系统在扫描客户端按空白区域算法从原始影像给条码寻找空白位置并记录入库;2.录入人员下载原始影像,并根据原始影像录入相应信息;3.系统在录入客户端按照文件条码号自动生成条码影像,然后在空白位置浮动粘贴条码;4.录入人员校验条码位置,若是符合粘贴标准,则交由系统后台自动进行影像和条码融合;5.若是不符合粘贴标准,则人工选择粘贴位置,然后交由系统自动进行影像和条码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案卷管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案卷管理中条码自动生成、条码 影像自动融合的方法。
技术介绍
条码技术,是一种先进的信息传递和计算机输入技术,最早在商业领域开始应用。 由于条码技术具有数据输入速度快、可靠性与准确性高、设备简单、系统造价低、灵活实用、 自由度大、易于制作、实用方便等优点,因此在各行各业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案卷的借阅、库房清点、统计等是案卷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的管 理方式下,这些工作完全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误差率高。针对上述问题,可以在案卷管理中引入条码自动生成技术,操作者只需按动扫描 器的扫描按钮,依次扫描需要入库的案卷资料,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案卷的校对, 对合格的案卷根据系统编码原则自动生成条码,并将条码图像与输入的案卷影像资料融 合,形成具有条码的案卷影像资料。这样,传统的手工工作就变成了简单的扫描器扫描操 作,省去了人工贴条码的大量工作,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完成了 案卷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案卷的数字化管理,需要对纸质的案卷资料进行扫描存储,生成影像资 料,方便管理。其中涉及到如何对扫描后的案卷资料进行简单高效的管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 涉及的案卷条码自动生成、自动粘贴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影像资料的管理问题,为案卷管 理工作提供了方便,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首先对案卷资料进行扫描,系统将案卷纸质资 料转换为电子影像文件,在文件录入界面,系统自动判定当前录入的数据是否合格,如果合 格,系统根据文件条码编码原则对本扫描件自动产生条码,系统自动选定粘贴条码的合适 的位置,操作人员可对系统自动选定的位置进行检查和调整,并将条码和当前扫描录入的 信息一并保存入库;如果不合格,则不产生文件条码,系统也将不保存操作人员录入的信 息。在选择粘贴条码影像位置时,系统自动选择合适的位置,以免覆盖案卷内容,操作人员 对系统自动选择的位置进行检查,对不合适的位置随时进行调整(可对批量文件进行调 整),待确认无误后,系统自动进行条码融合,同时对融合后的影像进行条码识别,对识别不 成功的图像系统自动重新进行产生条码和贴条码的工作,对连续贴5次以上仍不合格的影 像,系统自动给出提示,让用户进行处理,系统自动将成功贴条码的影像传输到文件服务器 中。本实用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档案的数字化管理过程中,方便对影像资料进行 条码生成、条码自动融合,实现高效的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型专利技术所述流程框图。图2是本实用型专利技术中条码图像自动定位方法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型专利技术中条码图像区域识别算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如下所述首先利用扫描仪对案卷资料进行扫描,对扫描后的影像资料进行校验,若可以入 库,则将系统自动产生的条码和当前录入信息一起保存,若不可以入库,则不产生条码,当 前信息也不入库。其中,自动生成条码规则为固定代码“3”+5位全宗号(不足5位以字符“9”补 齐到5位)+5位目录号(不足5位以字符“9”补齐到5位)+2位年度+7位顺序号(从 0000001开始最大9999999)。共计20位。条码自动生成详细算法如下所述I)根据文件所在案卷的全宗号、目录号和年度确定该案卷下所有文件条码的13 位前缀。2)建立前缀最大序号表,该表记录下一个该前缀案卷的文件条码起始序号。针对 案卷建立现有文件条码号表。该表记录案卷下的文件条码号的起始序号和结束序号。3)对于新增的需产生文件条码的案卷的处理规则a)从前缀最大序号表中查找是否有符合该前缀的记录,为了避免多人同时对同一 个前缀的案卷并发处理时顺序号可能会重复的问题,在查询的同时锁定前缀最大序号表, 从而保证顺序号的唯一性和准确性。b)如果不存在该前缀的记录,则向该表中新增该前缀的记录,最大序号记为该案 卷下的文件数+1。该卷案卷的文件条码号的起始序号为1,结束序号为该案卷的文件数。c)如果存在该前缀的记录,则更新该记录的最大序号为原数值+该案卷的文件 数。该卷案卷的文件条码号的起始序号为原数值,结束序号为该案卷的原数值+文件数-1。d)解锁如缀最大序号表。e)将该案卷的文件条码号的起始序号和结束序号记录到文件条码号表中。f)对该案卷所有文件进行文件条码号编码。4)对于修改的需产生文件条码的案卷的处理规则a)从文件条码号表中读取属于该案卷所有的文件的起始序号和结束序号以确定 该案卷的应有序号。b)读取该案卷所有文件的条码号,对于没有条码号的文件,以应有序号对文件按 顺序进行填充。c)对于应有序号不足以填充所有文件的情况,锁定如缀最大序号表的相应如缀记 录,然后修改前缀最大序号表为原数值+剩余未填充的文件数,最后解锁已经锁定的数据。同时在文件条码号表新增该案卷的新的文件的起始序号和结束序号。最后对没有 文件条码号的文件进行编码。该算法可以保证所有文件和某一案卷下的所属文件的条码的顺序性、唯一性和准 确性。能够解决在大数据量下,多人同时操作的速度问题。同时也能够保证因修改、删除、清空文件时,条码的可重复利用性。在修改诸如文件数等案卷信息时,也可以做到条码的唯 一性,并最大限度的保证条码顺序号的连续性。甚至发生突然断电的事故时,也能够保证文 件条码的顺序性、唯一性和准确性。在选择粘贴条码的位置时,系统根据相似图像无效区域的算法计算无效区域大 小,将符合条码尺寸的无效区域作为条码的最佳位置。系统按照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的规则 进行检测、选择无效区域。当发现第一个无效区域时,系统将自动锁定该位置为条码粘贴位 置。从条码粘贴的美观度考虑,锁定无效区域时,系统将影像边界10像素内的区域作为有 效区域看待。对于系统选取空白位置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录入人员可以手工拖动条码,直至 到合适的位置。用户校验界面可自定义每屏显示的行数和列数。原始影像按照设定等比缩 小,文件条码影像也按照原始影像的显示比例等比缩小。操作人员可检查系统自动放置的条码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并满足美观的需求,对于 不适合的条码位置可以进行批量条码位置调整。如果不能满足条码横向摆放,还可将条码 竖向摆放以满足要求。完成条码位置确定后,将条码影像与文件影像进行影像融合,系统自动对融合后 的影像进行条码识别,如果不能识别出条码,系统将重新产生条码影像并重新融合,对于多 次融合仍然不成功的,将给出提示让操作人员进行处理。系统自动将成功融合后的影像传 输到文件服务器中。操作人员和审核人员还可以对融合后的影像检查如果此时发现因各 种原因造成的条码少贴、多贴、覆盖影像等错误,还可以重贴条码。案卷全部审核通过时,将 删除掉原始影像,只保留融合后的影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条码自动生成、自动融合的方法,应用于案卷影像的条码自动生成、自动影像融合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对当前扫描完毕生成的电子档案文件根据一定的编码原则生成特定的条码值;b)系统在原始电子档案影像文件上自动定位条码的融合位置;c)在确定不覆盖影像原始内容的位置后,系统将生成的条码与原始档案影像文件进行融合;图像融合后对融合位置进行检验并对生成的条码进行阅读识别;d)不合格的影像文件返回并重新扫描,重新进行条码和电子档案的图像融合。e)录入人员校验浮动条码位置,若是符合粘贴标准,则交由系统后台自动进行影像和条码融合;若是不符合粘贴标准,则人工选择粘贴位置,然后交由系统自动进行影像和条码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条码自动生成、自动融合的方法,应用于案卷影像的条码自动生成、自动影像融合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对当前扫描完毕生成的电子档案文件根据一定的编码原则生成特定的条码值; b)系统在原始电子档案影像文件上自动定位条码的融合位置; c)在确定不覆盖影像原始内容的位置后,系统将生成的条码与原始档案影像文件进行融合;图像融合后对融合位置进行检验并对生成的条码进行阅读识别; d)不合格的影像文件返回并重新扫描,重新进行条码和电子档案的图像融合。e)录入人员校验浮动条码位置,若是符合粘贴标准,则交由系统后台自动进行影像和条码融合;若是不符合粘贴标准,则人工选择粘贴位置,然后交由系统自动进行影像和条码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条码的生成原则和算法该算法可以保证所有文件和某一案卷下的所属文件的条码的顺序性、唯一性和准确性。能够解决在大数据量下,多人同时操作的速度问题。同时也能够保证因修改、删除、清空文件时,条码的可重复利用性。在修改诸如文件数等案卷信息时,也可以做到条码的唯一性,并最大限度的保证条码顺序号的连续性。甚至发生突然断电的事故时,也能够保证文件条码的顺序性、唯一性和准确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选择合适的空白位置过程包括系统根据相似图像无效区域的算法计算无效区域大小,将符合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索普特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