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新型双路光纤旋转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31670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双路光纤旋转连接器,包括中心通道和旁轴通道,旋转轴上的中心入射光准直系统通过45°反射镜反射至垂直于旋转轴的中心通道接收准直器,实现中心通道的信号对准耦合。旋转轴上的旁轴入射光准直系统发出平行光通过与旋转连接器同轴的凸透镜和凹透镜后进入旁轴接收器,由透镜的轴对称性质来保证旁轴光信号的旋转连续传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间距由旁轴接收器决定;旁轴接收器可以是准直器,也可以是大芯径光纤。其中,中心入射光准直系统和旁轴入射光准直系统均和转子套筒形成转子部件,其余部分形成定子部件,45°反射镜通过磁铁对耦合保持与定子相对静止。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插入损耗小、耦合精度高、性能稳定可靠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纤通信
,尤其涉及大容量、高速信号传输领域,主要应用于相对旋转装置之间具有两路通道光信号的旋转耦合传输的场合。
技术介绍
光纤旋转连接器是一种利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介,将信号在一个旋转的平台和另一静止平台之间进行传输的机构。目前,该类型的器件正在广泛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中,如军事领域中扫描跟踪雷达的天线系统、炮架或坦克的炮塔等;工业方面,如海底声纳信息采集系统、油井钻探设备、机器人系统、工业过程控制等;医疗设备方面的CT扫描系统以及航天方面飞行器上的信息传输系统等。该装置需要严格地保证通道之间的对应关系和通道之间的串扰达到最小,并降低信道中信号传输损耗。目前,国际已经有一部分与双通道光纤旋转连接器相关的专利,它们有其各自的特点和缺点。专利号US4519670,专利名称是《Light-rotation coupling for a pluralityofchannels》(多通道光旋转耦合器)的美国专利文献中报道了一种利用菲涅尔透镜将不同通道入射光汇聚到不同焦点处,由对应通道接收器接收,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不同通道中的光束在光轴上易相互干扰,会造成通道间的隔离度降低。专利号US5588077,专利名称是((In-line, two-pass, fiber optic rotary joint))(同轴双通道光纤旋转连接器)的美国专利文献中报道了一种利用自聚焦透镜实现了一种双通道的信号传输,但其两路光信号由于同时在自聚焦透镜中传输,有一路通道的部分光信号会耦合进入另一路通道中,而且中间一路通道的光纤部分会影响另一路通道光信号的耦合,使得通道间的隔离度降低。专利号US20090310911,专利名称为《TWO-CHANNEL PLASTIC OPTICAL FIBER(POF) ROTARY JOINT》(双通道塑料光纤旋转连接器)的美国专利文献中报道了一种利用芯径大小不一的塑料光纤实现双通道的光信号传输,其旁轴通道通过19个小芯径塑料光纤圆周排布在中心通道大芯径光纤的周围,在旋转过程当中需要进行多次耦合,使得其耦合效率低,通道损耗旋转变化量大。专利号 US6301405,专利名称为《Mult1-channel fiber-optic rotary joint))(多通道光纤旋转连接器)的美国专利文献中报道了一种利用Dove棱镜实现的多通道信号传输,由于需要复杂的齿轮结构来保证DOVE棱镜的旋转速率为转子速率的一半。在实际制造过程中行星轮机构加工精度有限,使得单个传输信道信号耦合损耗增大,旋转变化量波动较大。国内关于双通道光纤旋转连接器的有下面几类。专利号为00207539. 3,公告日为2001年6月27日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对称光学结构的双光信道旋转连接装置》,是利用对称光学结构来实现双路光信号的传输,其输出接收器为光纤准直器,由于光纤接收器对输入光角度的高度敏感性,很难使入射光高效的耦合进入准直器,使得通道的耦合效率低,损耗大。在文献《新型棱镜型双通道光纤旋转连接器的设计》(光学精密工程,16卷,10期,1836-1840页)中提到一种利用双柱面解旋转棱镜来实现双通道光纤旋转连接器的传输,它也需要复杂的齿轮结构来保证双柱面解旋转棱镜旋转速率为转子速率的一半。实际制造起来并不容易,增加了器件的生产和调试成本,不利于器件产业化整个器件。专利号为200920101680. O,公告日为2009年12月30日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双通道光纤旋转接头》,包括同轴线的转子、定子、第一光学通道和第二光学通道,所述第一光学通道由两个分别位于转子和定子中的回转体组成,每个回转体都分别设有沿轴向的中心阶梯孔,并在其内分别设置光纤或微型光纤准直器;所述第二光学通道由两个独立设置的光纤准直器构成,光纤准直器置于定位筒内,定位筒置于偏心孔内,偏心孔位于回转体内,偏心孔中心线与中心阶梯孔的中心线平行,在定位筒末端的斜面上设置反射面,在定子和转子的回转体斜面上分别设置与轴线倾斜的第二光学反射面,两反射面或两第二光学反射面分别比邻相对。存在的问题是,旁轴通道光信号当经过回转体上反射面时,会受到中心通道的影响,增加传输损耗;而且中心通道是通过微透镜的直接耦合,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径向跳动,影响中心通道的耦合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专利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双路光纤旋转连接器,其结构简单、插入损耗小、制作成本低,用于实现相对旋转装置之间具有两路通道光信号的旋转耦合传输。本专利技术新型双路光纤旋转连接器包括定子壳体、转子套筒、旋转轴、中心通道和旁轴通道,所述中心通道由中心入射光准直系统、反射镜和中心通道接收准直器构成;所述中心入射准直器的光轴与旋转轴同轴,所述中心通道接收准直器的光轴垂直于所述旋转轴;所述旁轴通道由旁轴入射光准直系统、凸透镜、凹透镜和旁轴接收器构成;所述旁轴入射光准直系统的光轴相对于所述旋转轴为偏心且平行的布置,所述凸透镜和凹透镜具有相同的光轴,所述光轴与所述旋转轴同轴;所述旁轴接收器的光轴与所述旋转轴同轴,所述旁轴接收器是准直器或是大芯径光纤;所述中心入射光准直系统和旁轴入射光准直系统均与所述转子套筒固定,从而形成转子部件;所述中心通道接收准直器、所述凸透镜、凹透镜和旁轴接收器均与所述定子壳体固定;所述转子套筒上设有与之相对转动的反射镜套筒,所述反射镜固定在反射镜套筒上,所述反射镜为45°反射镜,所述反射镜套筒与所述定子壳体之间设有一对磁铁,磁铁的S极固定在定子壳体上,磁铁的N极固定的反射镜套筒上;当转子套筒旋转时,通过磁铁N极和S极的耦合作用,使反射镜和定子壳体保持相对的静止;所述定子壳体、所述中心通道接收准直器、反射镜、反射镜套筒、所述一对磁铁、所述凸透镜、凹透镜和旁轴接收器形成定子部件;所述中心入射光准直系统发出的平行光信号,首先入射到45°反射镜,然后光路折转90°后由位于定子壳体上的中心通道接收准直器接收,从而实现中心通道光信号的旋转连续传输;所述旁轴通道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进行旁轴入射光准直系统和旁轴接收器之间的光信号耦合,从而实现旁轴通道的信号传输;若所述旁轴接收器为大芯径光纤时,所述凹透镜位于所述凸透镜像方焦点的内侧,则旁轴入射光准直系统发出的平行光信号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后以小角度进入大芯径光纤;若所述旁轴接收器为光纤准直器时,所述凸透镜的像方焦点与凹透镜的物方焦点重合,则旁轴入射光准直系统发出的平行光信号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后以近轴平行光进入光纤准直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与以往双路旋转连接器相比,由于旋转连接器的磁耦合设计,使得中心通道和旁轴通道的光路独立,互不挡光,保证了旋转连接器的性能。同时,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抗电磁干扰,插入损耗小,耦合精度高,可根据实际应用调节尺寸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两个相对旋转的装置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的场合,诸如扫描跟踪雷达的天线系统、医疗设备CT扫描系统和机器人系统等。其市场前景好,具有良好的技术转化基础。同时还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附图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双路光纤旋转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 1-旁轴入射光准直系统2-中心入射光准直系统3-中心通道接收准直器4-反射镜5-凸透镜6-凹透镜7-旁轴通道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双路光纤旋转连接器,包括定子壳体、转子套筒(17)、旋转轴、中心通道和旁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通道由中心入射光准直系统(2)、反射镜(4)和中心通道接收准直器(3)构成;所述中心入射准直器(2)的光轴与旋转轴同轴,所述中心通道接收准直器(3)的光轴垂直于所述旋转轴;所述旁轴通道由旁轴入射光准直系统(1)、凸透镜(5)、凹透镜(6)和旁轴接收器(7)构成;所述旁轴入射光准直系统(1)的光轴相对于所述旋转轴为偏心且平行的布置,所述凸透镜(5)和凹透镜(6)具有相同的光轴,所述光轴与所述旋转轴同轴;所述旁轴接收器(7)的光轴与所述旋转轴同轴,所述旁轴接收器(7)是准直器或是大芯径光纤;所述中心入射光准直系统(2)和旁轴入射光准直系统(1)均与所述转子套筒(17)固定,从而形成转子部件;所述中心通道接收准直器(3)、所述凸透镜(5)、凹透镜(6)和旁轴接收器(7)均与所述定子壳体固定;所述转子套筒(17)上设有与之相对转动的反射镜套筒(20),所述反射镜(4)固定在反射镜套筒(20)上,所述反射镜(4)为45°反射镜,所述反射镜套筒(20)与所述定子壳体之间设有一对磁铁,磁铁的S极(23)固定在定子壳体上,磁铁的N极(22)固定的反射镜套筒(20)上;当转子套筒(17)旋转时,通过磁铁N极(22)和S极(23)的耦合作用,使反射镜(4)和定子壳体保持相对的静止;所述定子壳体、所述中心通道接收准直器(3)、反射镜(4)、反射镜套筒(20)、所述一对磁铁、所述凸透镜(5)、凹透镜(6)和旁轴接收器(7)形成定子部件;所述中心入射光准直系统(2)发出的平行光信号,首先入射到45°反射镜(4),然后光路折转90°后由位于定子壳体上的中心通道接收准直器(3)接收,从而实现中心通道光信号的旋转连续传输;所述旁轴通道通过凸透镜(5)和凹透镜(6)进行旁轴入射光准直系统(1)和旁轴接收器(7)之间的光信号耦合,从而实现旁轴通道的信号传输;若所述旁轴接收器(7)为大芯径光纤时,所述凹透镜(6)位于所述凸透镜(5)像方焦点的内侧,则旁轴入射光准直系统(1)发出的平行光信号通过凸透镜(5)和凹透镜(6)后以小角度进入大芯径光纤;若所述旁轴接收器(7)为光纤准直器时,所述凸透镜(5)的像方焦点与凹透镜(6)的物方焦点重合,则旁轴入射光准直系统(1)发出的平行光信号经过凸透镜(5)和凹透 镜(6)后以近轴平行光进入光纤准直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路光纤旋转连接器,包括定子壳体、转子套筒(17)、旋转轴、中心通道和旁轴通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通道由中心入射光准直系统(2)、反射镜(4)和中心通道接收准直器(3)构成;所述中心入射准直器(2)的光轴与旋转轴同轴,所述中心通道接收准直器(3)的光轴垂直于所述旋转轴; 所述旁轴通道由旁轴入射光准直系统(I)、凸透镜(5)、凹透镜(6)和旁轴接收器(7)构成;所述旁轴入射光准直系统(I)的光轴相对于所述旋转轴为偏心且平行的布置,所述凸透镜(5)和凹透镜(6)具有相同的光轴,所述光轴与所述旋转轴同轴;所述旁轴接收器(7)的光轴与所述旋转轴同轴,所述旁轴接收器(7)是准直器或是大芯径光纤; 所述中心入射光准直系统(2)和旁轴入射光准直系统(I)均与所述转子套筒(17)固定,从而形成转子部件; 所述中心通道接收准直器(3)、所述凸透镜(5)、凹透镜(6)和旁轴接收器(7)均与所述定子壳体固定; 所述转子套筒(17)上设有与之相对转动的反射镜套筒(20),所述反射镜(4)固定在反射镜套筒(20 )上,所述反射镜(4 )为45 °反射镜,所述反射镜套筒(20 )与所述定子壳体之间设有一对磁铁,磁铁的S极(23)固定在定子壳体上,磁铁的N极(22)固定的反射镜套筒(20 )上;当转子套筒(17 )旋转时,通过磁铁N极(22 )和S极(23 )的耦合作用,使反射镜(4)和定子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大功许强张红霞刘铁根张以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