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光沸石和β沸石核壳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24025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0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丝光沸石和β沸石核壳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的没有这种核壳结构分子筛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一种丝光沸石和β沸石核壳分子筛,其核相为丝光沸石,壳相为β沸石,其X射线衍射谱同时具有常规的丝光沸石和β沸石的衍射特征及其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该核壳分子筛的工业生产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沸石分子筛是一类具有骨架结构的微孔晶体材料,具有均匀的组成、规整的结构、可调节的表面酸性及分子大小的孔道尺寸、较大的比表面以及可调的酸性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领域,如催化裂化、芳烃烷基化、异构化、催化重整以及甲苯歧化等催化反应。此外还作为气体分离与吸附剂、离子交换剂在吸附分离、阳离子交换及环保与核废料处理等方面广为应用。随着工业发展的需要和环境保护对洁净生产的要求,分子筛催化剂成为腐蚀性、污染性液体酸的理想替代品,开始应用于精细化学品合成等有机化工领域。 分子筛的结构、表面性质、聚集状态的不同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催化性能与吸附性能,因此,人们已在研究具有大的孔道窗口、孔径尺寸及特殊结构的分子筛材料,以适应不同催化反应体系的要求。核壳型沸石分子筛是指一种沸石分子筛晶粒的外表面上包裹生长另一种沸石分子筛膜而形成的复合材料。它的结构包含两部分核相分子筛与壳层分子筛。通常核分子筛为沸石单晶晶粒,而壳层分子筛为在核相分子筛晶粒外表面包裹生长的沸石单晶或多晶膜。在一种沸石分子筛晶粒的外表面包裹生长一层致密的高硅铝比或纯硅分子筛外壳,在不影响沸石纳米孔道扩散性能的情况下可实现外表面的择形改性,纯硅外壳还可将亲水性外表面改变为疏水性。这种独特的结构特点有利于抑制发生在外表面的副反应,减少对核相分子筛催化活性的不利影响。此外,壳层沸石分子筛还可发挥对产物分子进行分离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催化反应的选择性。根据壳层分子筛的合成方法和两相结构类型的异同,核壳型沸石分子筛可分为同晶型核壳沸石分子筛、外延共生型核壳沸石分子筛和复合型核壳沸石分子筛等三类。同晶型核壳沸石分子筛是指核与壳分子筛的微观晶体结构类型完全相同,但它们的组成(如硅铝比)不同,如ZSM-5/silicalite-l核壳分子筛,它们同属于MFI结构,而不同的是ZSM-5为硅铝酸盐组成的分子筛,silicalite-1则为纯硅分子筛。在同晶型核壳沸石分子筛中,研究得最多的是ZSM-5/silicalite-l核壳分子筛。1978年,美国专利US 4088605首次报道了 ZSM-5/silicalite-l的合成,在ZSM-5晶化完成后,直接在母液中加入硅酸钠、有机胺盐等原料,再让它继续晶化生长壳层。结果表明,低的有机胺/SiO2比例和高的晶化温度可以抑制壳层沸石在母液中成核,而有利于壳层沸石在核晶上生长;而且,加入乙二胺四乙酸(EDTA)、葡萄糖酸或氨基三乙酸等络合剂有利于抑制铝进入高硅壳层。随后,美国专利US 4788374和US 4868146报道了 ZSM-5/siIicalite_l和ZSM-23/silicalite-l核壳分子筛的合成,并指出在壳层晶化体系中加入NH4F等含氟化合物有利于外延生长出无酸性位的壳层。外延共生型核壳沸石分子筛是指核与壳分子筛的晶体结构有相似之处,但它们的某些晶面结构相同或者它们有相同的基本结构单元但连接方式不同,如EMT/FAU核壳分子筛,EMT的晶面和FAU的[111]晶面,或EMT的晶面与FAU的[110]晶面因结构相似而能共生在一起。这类核壳沸石分子筛还包括ERI/OFF、MFI/MEL、SOD/CAN和SOD/CHA等。中国专利CN 101722034A中公开了一种丝光沸石/ZSM-5核壳型分子筛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M0R/MFI核壳型分子筛也属于此类。复合型核壳沸石分子筛的核与壳分子筛的晶体结构类型和基本结构单元都完全不同,如β/silicalite-Ι核壳分子筛等,它们的基本结构单元或晶面完全不同。此类型的核壳型沸石分子筛合成难度较大,重点是解决电荷和化学相容性问题。Bouizi等报道了用二次生长法合成β/silicalite-1核壳沸石分子筛[Y. Bouizi等,Adv. Func. Mater. , 2005,15,1955]。首先,通过吸附聚阳离子试剂使β晶粒的负电性外表面反转为正电性,然后再通过静电作用吸附一层带负电荷的silicalite-1纳米晶种,随后将母液在200°C水热晶化一段时间,即可得到β/silicalite-Ι核壳沸石分子筛。经过3次水热晶化生长过程,壳层的覆盖度逐渐提高,分别为86%、96%和99%。壳层厚度约为1. 5 μ m,壳层重 量约占总重的23%。Bouizi等还用类似的二次生长法用类似的二次生长法合成了 M0R/MFI 核壳沸石分子筛[Y Bouizi 等,Micropor. Mesopor. Mater. ,2006,91,70]。十二元环孔道结构的丝光沸石和β沸石晶粒被十元环结构的ZSM-5致密包裹,丝光沸石的外表面和孔口实现了改性。但是由于silicalite-Ι纳米晶种通过聚阳离子试剂吸附在核相分子筛上,作用力弱,这样也造成了合成重复性差、产率低等问题。Bouizi 等[Y Bouizi, L Rouleau, V P Valtchev. Chem. Mater.,2006,18 :4959 4966]利用二次生长法还合成出了 SOD/LTA、BEA/LTA、FAU/MF1、MFI/BEA等类型核壳沸石分子筛,这些核壳沸石分子筛的核与壳的组成和结构完全不同,壳层为多晶沸石分子筛结构。具有MOR拓扑结构的丝光沸石和具有BEA拓扑结构的β沸石是两种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沸石分子筛,都具有十二元环通道结构。丝光沸石的十二元环主通道是椭圆形通道,孔口尺寸O. 65nmX0. 70nm,八元环侧通道沟通其间,孔口尺寸O. 28nmX0. 57nm,孔径约O. 28nm,一般分子不易进出,只能在主孔道内出入。丝光沸石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和较高的酸强度,在甲苯歧化和烃类异构化反应方面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但其一维孔道相对容易结焦失活。β沸石具有十二元环三维交叉通道体系,孔口尺寸为O. 57nmX0. 75mm和O. 56nmX0. 65mm,具有良好的热和水热稳定性、适度酸性和酸稳定性,在烧基转移反应及重芳烃轻质化反应方面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其催化应用表现出烃类反应不易结焦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到目前为止,现有文献中还没有丝光沸石沸石核壳分子筛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没有涉及丝光沸石和β沸石核壳分子筛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丝光沸石和β沸石核壳分子筛。该核壳分子筛同时具有丝光沸石和β沸石的孔道结构,具有有利于提高扩散能力,有效调变分子筛酸性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与解决技术问题之一相对应的丝光沸石和β沸石核壳分子筛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丝光沸石和β沸石核壳分子筛,记为M0R0BEA,MOR指丝光沸石,BEA指β沸石,其核相为丝光沸石,壳相为β沸石,其X射线衍射谱同时具有常规的丝光沸石和β沸石的衍射特征。上述技术方案中,核相丝光沸石的硅铝摩尔比(SiO2AI2O3)为5-100,壳相β沸石的娃招摩尔比(SiO2Al2O3)为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丝光沸石和β沸石核壳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0°C 95°C下,将用做核相分子筛的丝光沸石加入到所需量的重量百分浓度为O.1 % 30%的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丝光沸石和β沸石核壳分子筛,记为MOR@BEA,MOR指丝光沸石,BEA指β沸石,其核相为丝光沸石,壳相为β沸石,其X射线衍射谱同时具有常规的丝光沸石和β沸石的衍射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光沸石和P沸石核壳分子筛,记为MOROBEA,MOR指丝光沸石,BEA指@沸石,其核相为丝光沸石,壳相为3沸石,其X射线衍射谱同时具有常规的丝光沸石和P沸石的衍射特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光沸石和3沸石核壳分子筛,其特征在于核相丝光沸石的硅铝摩尔比(SiO2Al2O3)为5-100,壳相^沸石的硅铝摩尔比(SiO2AI2O3)为10-⑴。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光沸石和3沸石核壳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0°C 95°C下,将用做核相分子筛的丝光沸石加入到所需量的重量百分浓度为0.1 % 30%的改性剂溶液中,搅拌下处理0. 5 24小时,经过滤、干燥后得丝光沸石(I); (b)配制晶化液,晶化液含硅源、铝源、模板剂R及去离子水,摩尔配比为Si02/Al203=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德金祁晓岚戴晓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