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清漂船行进的液压系统,它包括油箱、柱塞泵、先导控制系统以及动力输出系统,先导控制系统包括与柱塞泵相连通的减压阀、与减压阀相连通的先导控制阀,柱塞泵上设置有一可调节其控制油缸,先导控制阀与该柱塞泵的控制油缸的控制口相连通,动力输出系统包括与柱塞泵相连通的第一马达、由第一马达驱动的左螺旋桨、与柱塞泵相连通的第二马达、由第二马达驱动的右螺旋桨以及设置在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之间的电磁换向阀,油箱、柱塞泵、第一马达、第二马达构成控制油路,电磁换向阀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马达与第二马达并联设置在控制油路中,在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串联设置在控制油路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中涉及了一种用于控制清漂船螺旋桨的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水面清漂船是目前被公认为处理水上漂浮物及水生植物最有效的设备之一,其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等优点已替代了人工打捞。双螺旋浆驱动的水面清漂船目前有变速分动箱驱动和液压开式系统驱动两种方式,而液压开式系统控制方式的复杂,管路连接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清漂船行进的液压系统,其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便捷,动作平稳,安全可靠。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清漂船行进的液压系统,它包括油箱、与油箱相连通的柱塞泵、先导控制系统以及动力输出系统,所述先导控制系统包括与所述柱塞泵相连通的减压阀、与减压阀相连通的先导控制阀,所述柱塞泵上设置有一可调节其斜盘倾角的控制油缸,所述先导控制阀与该柱塞泵的控制油缸的控制口相连通,所述动力输出系统包括与柱塞泵相连通的第一马达、由第一马达驱动的左螺旋桨、与柱塞泵相连通的第二马达、由第二马达驱动的右螺旋桨以及设置在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之间的电磁换向阀,所述油箱、柱塞泵、第一马达、第二马达构成控制油路,所述电磁换向阀至少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马达与所述第二马达并联设置在所述控制油路中,在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二马达串联设置在所述控制油路中。优选地,它还包括一方向控制系统,该方向控制系统包括转向泵、转向器、用于驱动船舵的转向油缸,所述油箱、转向泵、转向器、转向油缸构成一方向控制油路。优选地,所述控制油路设置有滤清器。优选地,所述控制油路设置有散热器。优选地,所述方向控制油路设置有滤清器。优选地,所述方向控制油路设置有散热器。优选地,所述控制油路设置有单向溢流阀。优选地,所述控制油路设置有补油泵。优选地,所述先导控制阀上设置有控制手柄。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 工作效率提高,该液压闭式系统具有高、低速巡航及无级变速功能,提高运输速度,缩短工作时间; 采用先进的液压闭式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便捷,动作平稳,安全可靠。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结构原理图。附图中1、进油滤清器;2、回油滤清器;3、散热器;4、柱塞泵;41、控制油缸;5、转向泵;6、转向器;7、转向油缸;8、减压阀;9、先导控制阀;10、电磁换向阀;11、第一马达;12、第二马达;13、单向溢流阀;14、补油泵。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控制清漂船行进的液压系统,它包括油箱、柱塞栗4、先导控制系统以及动力输出系统。油箱为该液压系统提供液压油,保证整个液压系统液压油充分且稳定。柱塞泵4能够将液压油提升并传递至下一个液压元件,在本专利技术中柱塞泵4上设置有带有斜盘倾角的控制油缸41,该控制油缸41能够对柱塞泵4的油路进行转向,即当柱塞泵4斜盘的倾斜角为正时,柱塞泵4的进油通道向上,柱塞泵4斜盘的倾斜角为负时,柱塞泵4的进油通道相反。先导控制系统包括与所述柱塞泵4相连通的减压阀8、与减压阀8相连通的先导控制阀9,先导控制阀9与该柱塞泵4的控制油缸41控制口相连通。柱塞泵4将液压油提升至减压阀8,在液压油通过减压阀8减压后,进入先导控制阀9,从先导控制阀9输出的液压油输入柱塞泵4控制油缸41的控制口,并且先导控制阀9对柱塞泵4的斜盘的倾角进行调节。由于柱塞泵4还要为第一马达11以及第二马达12提供动力,因此,柱塞泵4输出的压力较高,而先导控制阀9需要的压力一般较小,因此在先导控制阀9和柱塞泵4之间必须要设置有减压阀8。先导控制阀9上设置有控制手柄。因此,只要通过控制手柄调节先导控制阀9,就能对柱塞泵4的斜盘倾角进行调节,在不断调节过程中,清漂船实现了无级变速,当柱塞泵4斜盘倾角进一步的调节至柱塞泵4的进油路和出油路反向后,第一马达11和第二马达12的旋转方向相反,清漂船的行进趋势变化,即从前进变成后退或从后退变成前进。动力输出系统包括与柱塞泵4相连通的第一马达11、由第一马达11驱动的左螺旋桨、与柱塞泵4相连通的第二马达12、由第二马达12驱动的右螺旋桨以及设置在第一马达11和第二马达12之间的电磁换向阀10。当柱塞泵4启动时,油箱、柱塞泵4、第一马达11、第二马达12构成控制油路,该控制油路对左螺旋桨和右螺旋桨进行控制。电磁换向阀10至少具有两个工位,在第一工位时,第一马达11和第二马达12串联,该清漂船处于高速运行状态,在第二工位时,第一马达11和第二马达12并联,该清漂船处于低速运行状态。本专利技术只要通过调节电磁换向阀10的通电或失电状态,也就是控制电磁换向阀10的工位,就能顺利调节该清漂船的高低速度切换。在控制油路的入油口即在柱塞泵4的前端设置有进油滤清器1,在控制油路的出油口设置有散热器3和回油滤清器2。滤清器能够对整个系统中的液压油进行过滤。散热器3能够对整个系统中的液压油进行降温。具体的如图1所示,由柴油机驱动闭式液压柱塞泵4的吸油口 S与吸油滤清器I的出油口连接,吸油滤清器I的进油口与油箱连接;闭式液压柱塞泵4的出油口 M 口与减压阀8的进油口连接;减压阀8的出油口与先导控制阀9连接,先导控制阀9与散热器3进油口连接,先导控制阀9与柱塞泵4连接,先导控制阀9与柱塞泵4连接;闭式液压柱塞泵4与驱动右螺旋桨的第二马达12的进油口连接,同时与电磁换向阀10连接;驱动右螺旋桨的第二马达12的出油口与电磁换向阀10连接;闭式液压柱塞泵4与驱动左螺旋桨的第一马达11的进油口连接,同时与电磁换向阀10连接;驱动左螺旋桨的第一马达11的出油口与电磁换向阀10连接;散热器3的出油口与回油滤清器2的进油口连接,回油滤清器2的出油口与油箱连接。由柴油机驱动闭式液压柱塞泵4把压力油到减压阀8的进油口,从减压阀8出油口进入先导控制阀9,当先导控制阀的控制手柄前推时,压力油进入先导控制阀9,先导控制阀9的压力油进入液压柱塞泵4的斜盘41控制口后,液压柱塞泵4变为正摆角,泵出压力油进入第二马达12,从第二马达12出的压力油进入第一马达11,最后压力油从第一马达11进入柱塞泵4实现螺旋桨驱动船前进;反之控制手柄后推压力油进入先导控制阀9,先导控制阀9的压力油进入液压柱塞泵4的控制油缸41控制口后,液压柱塞泵4变为负摆角,泵出压力油进入第一马达11,从第一马达11出的压力油进入第二马达12,最后压力油从第二马达12进入柱塞泵4实现螺旋桨驱动船后推。当电磁换向阀10得电后,左、右驱动马达的管路连接由原来的串联变为并联,先导控制阀的控制手柄前推时,压力油进入先导控制阀9,先导控制阀9的压力油进入液压柱塞泵4的控制油缸41控制口后,液压柱塞泵4变为正摆角,柱塞泵4出的压力油进入第二马达12,同时进入第一马达11,第一马达11和第二马达12的压力油一起回到变柱塞泵4实现螺旋桨驱动前进;先导控制阀的控制手柄后推时,压力油进入先导控制阀9,先导控制阀9的压力油进入液压柱塞泵4的斜盘的斜盘倾角控制41控制口后,液压柱塞泵4变为负摆角,泵出压力油进入第二马达12,同时进入第一马达11,第一马达IlB 口和第二马达12的压力油一起回到变柱塞泵4实现螺旋桨驱动后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控制清漂船行进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油箱、与油箱相连通的柱塞泵、先导控制系统以及动力输出系统,所述先导控制系统包括与所述柱塞泵相连通的减压阀、与减压阀相连通的先导控制阀,所述柱塞泵上设置有一可调节其控制油缸,所述先导控制阀与该柱塞泵的控制油缸的控制口相连通,所述动力输出系统包括与柱塞泵相连通的第一马达、由第一马达驱动的左螺旋桨、与柱塞泵相连通的第二马达、由第二马达驱动的右螺旋桨以及设置在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之间的电磁换向阀,所述油箱、柱塞泵、第一马达、第二马达构成控制油路,所述电磁换向阀至少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马达与所述第二马达并联设置在所述控制油路中,在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二马达串联设置在所述控制油路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控制清漂船行进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油箱、与油箱相连通的柱塞泵、先导控制系统以及动力输出系统,所述先导控制系统包括与所述柱塞泵相连通的减压阀、与减压阀相连通的先导控制阀,所述柱塞泵上设置有一可调节其控制油缸,所述先导控制阀与该柱塞泵的控制油缸的控制口相连通,所述动力输出系统包括与柱塞泵相连通的第一马达、由第一马达驱动的左螺旋桨、与柱塞泵相连通的第二马达、由第二马达驱动的右螺旋桨以及设置在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之间的电磁换向阀,所述油箱、柱塞泵、第一马达、第二马达构成控制油路,所述电磁换向阀至少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马达与所述第二马达并联设置在所述控制油路中,在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二马达串联设置在所述控制油路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清漂船行进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方向控制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艳东,郭卫,杨良军,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飞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