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时处理多个石墨化炉尾气的设备及尾气处理方法,包含控制石墨化炉尾气总管的风压和风量的引风机,还包含:新风系统,其设置在外部的石墨化炉的炉盖和尾气总管中;湍流吸收系统,其输入端通过管道与石墨化炉出风总管相连,其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外部的排气装置相连;监测系统,其设置在新风系统和湍流吸收系统中;控制系统,其分别与新风系统、监测系统和湍流吸收系统相连,其通过监测系统发出的监测信号,控制新风系统和湍流吸收系统的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尾气处理设备的建造数量,大幅节省了设备建造成本;减少了操作人员和用电量,大大节省生产成本;在冷却尾气的同时还可精准调控石墨化炉的炉内风压,改善了石墨化炉送气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太阳能光伏、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电镀、医药等行业尾气的净化处理设备及尾气处理方法,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石墨化炉加热到纯化温度时通入卤素气体(如氯气),卤素气体在高温条件下与石墨材料内的杂质元素如Fe、Ca、Ba、K、B等发生反应,生成卤化物。这些新的化合物在纯化温度时为气态,从石墨化炉的排气口释放出来,一部分没有参与纯化化学反应的卤素气体和原料在高温下溢出的二氧化硫和粉尘也从石墨化炉的排气口释放出来。从石墨化炉出来的含氯尾气温度达17(Tl90°C,经风管输送后首先进入石墨换热器。通过石墨换热器后,尾气温度从17(Tl90°C降至7(T75°C。经冷却至7(T75°C的尾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进入水吸收填料塔。水吸收填料塔采用自然水作为吸收介质,主要作用为(I)继续降低尾气温度。(2)吸收一部分的Cl2和HCl气体。通过吸收液吸收后,尾气中10%的氯气可被去除,温度降至3(T40°C。进一步冷却后的含氯尾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进入氯气吸收塔。吸收塔采用喷淋空塔,氯气吸收塔采用四级碱液湍流吸收塔串联构成,第一级与冷却装置相连,第四级后连排气装置。耐腐蚀泵将碱液输入吸收塔,尾气在通过吸收塔时,碱液吸收尾气中的氯气等有害气体。吸收介质为NaOH溶液,碱液的浓度为15% 20%。经净化后的尾气中残留氯气浓度小于10mg/Nm3,二氧化硫浓度小于200mg/Nm3,达标尾气在弓I风机作用下通过排气筒排放。由于石墨化炉纯化石墨产品排放的尾气含有大量的氯气、金属氯化物、氟化物和粉尘,尾气流经换热器时,在换热器表面易凝结粘稠物沉淀,经常堵塞换热器管道,每炉都需定时清洗;对正常生产形成一定的制约。石墨化炉排放的尾气含有大量剧毒性气体(如氯气);尾气排放时炉内风压要求非常严格,负压过高不仅影响产品的纯化质量、浪费大量工艺气体而且增大了尾气系统的运转负担;负压过低时氯气等剧毒性气体易泄露,对周围环境和生产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隐患。由于以上原因,现有技术中,单台石墨化炉尾气系统只能在同一时间内处理一台炉子排放的尾气,这就需要建造很多设备,大大增加了经济成本和人工成本,并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减少了尾气处理设备的建造数量,大幅节省了设备建造成本;减少了操作人员和用电量,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在冷却尾气的同时还可精准调控石墨化炉的炉内风压,改善了石墨化炉送气工艺。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ー种同时处理多个石墨化炉尾气的设备,包含控制石墨化炉尾气总管的风压和风量的引风机,还包含 新风系统,所述的新风系统设置在外部的石墨化炉的炉盖和尾气总管中; 湍流吸收系统,所述的湍流吸收系统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石墨化炉尾气总管相连,其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外部的排气装置相连; 监测系统,所述的监测系统设置在新风系统和湍流吸收系统中; 控制系统,所述的控制系统分别与新风系统、监测系统以及湍流吸收系统相连,其通过监测系统发出的监测信号,控制新风系统和湍流吸收系统的工作。所述的新风系统包含若干个炉盖新风口和若干个管道新风ロ ;多个石墨化炉的炉盖上分別设有所述的炉盖新风ロ,该炉盖新风ロ通过人工调节开度,各个炉盖新风ロ的开度保持一致;多个石墨化炉的尾气总管以及各个石墨化炉的尾气出ロ分别设有管道新风□。所述的管道新风ロ为电动风阀,所述的电动风阀通过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进行动作。所述的湍流吸收系统包含若干个相互串联的湍流吸收塔组成。所述的湍流吸收塔的个数为4。所述的监测系统包含若干个温度传感器和压カ传感器;石墨化炉的炉盖出ロ以及尾气总管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カ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和压カ传感器将信号发送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该信号生成指令,控制新风系统动作。所述的引风机为变频引风机。ー种同时处理多个石墨化炉尾气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1:吊装石墨化炉的炉盖,调节各个石墨化炉的炉盖新风ロ的开度,并使各个炉盖新风ロ的开度保持一致; 步骤2 :分别给各个湍流吸收塔配置碱液溶液; 步骤3 :开启引风机,调整引风机的频率,使尾气压カ稳定; 步骤4 :根据控制系统所获得的监测系统传回来的数据,发出指令,控制管道新风ロ动作; 步骤5 :开启湍流吸收塔内的喷淋装置; 步骤6:记录尾气处理的数据。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碱液溶液为NaOH溶液。所述的步骤3中,尾气压カ稳定在-0.1KPa -0. 2KPa之间。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尾气系统一抱多功能,減少了尾气处理设备的建造数量,由于单套尾气处理设备建造成本约300万,因而大幅节省了设备建造成本; 2、減少了50%以上的操作人员,节省了 80%的尾气处理设备用电量; 3、在冷却尾气的同时还可精准调控石墨化炉的炉内风压,改善了石墨化炉送气エ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ー种同时处理多个石墨化炉尾气的设备的エ艺布置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同时处理多个石墨化炉尾气的设备的管道新风口布置俯视 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同时处理多个石墨化炉尾气的设备的管道新风口布置正视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同时处理多个石墨化炉尾气的设备的炉盖及炉盖新风口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如图f图4所示,一种同时处理多个石墨化炉尾气的设备,包含控制石墨化炉尾气总管3的风压和风量的引风机1,该引风机I为变频引风机,还包含新风系统、湍流吸收系统、监测系统、控制系统。其中,新风系统设置在外部的石墨化炉11的炉盖2和尾气总管3中;湍流吸收系统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石墨化炉尾气总管3相连,其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外部的排气装置相连;监测系统设置在新风系统和湍流吸收系统中;控制系统分别与新风系统、监测系统以及湍流吸收系统相连,其通过监测系统发出的监测信号,控制新风系统和湍流吸收系统的工作。如图f图4所示,新风系统包含若干个炉盖新风口 4和若干个管道新风口 5 ;多个石墨化炉的炉盖2上分别设有所述的炉盖新风口 4,该炉盖新风口 4通过人工调节开度,各个炉盖新风口 4的开度保持一致,通过调节炉盖新风口 4的开度不仅达到了调节尾气温度的目的,同时对炉内和管道中的负压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个石墨化炉11的尾气总管3以及各个石墨化炉11的尾气出口 7分别设有管道新风口 5,在本实施例中,管道新风口 5为电动风阀,电动风阀通过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进行动作。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以11台石墨化炉11为例,共设置20个炉盖新风口 4,单个炉盖新风口 4的尺寸为300X 50mm ;共设有12个管道新风口 5,即12个电动风阀,即尾气总管3和11台石墨化炉的尾气出口 7各安装一个电动风阀,用于调节石墨化炉尾气管路的风压和温度,电动风阀可就地或远程控制。如图f 3所示,湍流吸收系统包含若干个相互串联的湍流吸收塔6组成。在本实施例中,11台石墨化炉,设置4个湍流吸收塔6,即设置4个相互串联的湍流吸收塔6,其中,第一个湍流吸收塔6与石墨化炉尾气总管3相连,最后一个连接外部的排气装置。监测系统包含若干个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石墨化炉的炉盖2出口以及尾气总管3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时处理多个石墨化炉尾气的设备,包含控制石墨化炉尾气总管(3)的风压和风量的引风机(1),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新风系统,所述的新风系统设置在外部的石墨化炉的炉盖(2)和尾气总管(3)中;湍流吸收系统,所述的湍流吸收系统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石墨化炉尾气总管(3)相连,其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外部的排气装置相连;监测系统,所述的监测系统设置在新风系统和湍流吸收系统中;控制系统,所述的控制系统分别与新风系统、监测系统以及湍流吸收系统相连,其通过监测系统发出的监测信号,控制新风系统和湍流吸收系统的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时处理多个石墨化炉尾气的设备,包含控制石墨化炉尾气总管(3)的风压和风量的引风机(1),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新风系统,所述的新风系统设置在外部的石墨化炉的炉盖(2)和尾气总管(3)中;湍流吸收系统,所述的湍流吸收系统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石墨化炉尾气总管(3)相连,其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外部的排气装置相连; 监测系统,所述的监测系统设置在新风系统和湍流吸收系统中; 控制系统,所述的控制系统分别与新风系统、监测系统以及湍流吸收系统相连,其通过监测系统发出的监测信号,控制新风系统和湍流吸收系统的工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处理多个石墨化炉尾气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风系统包含若干个炉盖新风口(4)和若干个管道新风口(5);多个石墨化炉的炉盖(2)上分别设有所述的炉盖新风口(4),该炉盖新风口(4)通过人工调节开度,各个炉盖新风口(4)的开度保持一致;多个石墨化炉的尾气总管(3)以及各个石墨化炉的尾气出口分别设有管道新风口(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时处理多个石墨化炉尾气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新风口(5)为电动风阀,所述的电动风阀通过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进行动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处理多个石墨化炉尾气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湍流吸收系统包含若干个相互串联的湍流吸收塔(6)组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处理多个石墨化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裕发,武晓军,张卫民,黄鹤,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新型材料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