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内透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19185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3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内透镜,其包括光学体和支撑体,光学体和支撑体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其中,于眼内透镜的前表面,在靠近光学体边缘的支撑体处设置多个凸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眼内透镜在眼后房定位后,多个凸起与虹膜接触,至少在凸起的周围使得眼内透镜的前表面与虹膜之间产生附加的间隙,该间隙增加了房水的通道,促进眼后房的房水绕过眼内透镜从附加的通道流向瞳孔,并进入眼前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眼内透镜(IOL)。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可以植入眼睛内、与眼睛的自然晶状体共同存在,能够用以矫正眼屈光误差的眼内透镜。
技术介绍
本申请人于2003年2月21日提交了题为《眼内屈光透镜及其植入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03115498. 0,公开号为CN1466934A,在此以非限定的方式全文引用并入本申请,以方便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近年来,随着眼科显微手术技巧的日臻完善、眼内透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普及和提高,采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不仅更容易保持适当的生理位置,还可避免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的远期并发症。关于将眼内透镜置于眼后房的方案,通常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I)没有摘除囊袋中的自然晶状体,将眼内透镜置于自然晶状体前侧共同作用调整眼的屈光度;2)摘除自然晶状体,并且置入眼内透镜,从而用人工晶状体替代原有的自然晶状体,例如在治疗白内障的手术中。由于眼部生理结构的精密性,上述技术仍然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从而进ー步减小手术引发的副作用,并提高眼内透镜与生物体本身的相容性和配合度。在本领域中,在眼后房植入眼内透镜,如果原来的自然晶状体仍然存在,则需要重建房水循环。如何有效重建房水循环仍然是本领域中期待有效改善的ー个重要方面。据知,本领域已有相关的改善措施。例如,STAAR SurgicalCompany提出了对植入眼后房的眼内透镜打孔的技术,该孔要定位于瞳孔的后方。但是,定位于瞳孔后方的孔不得不设置于眼内透镜的光学体部分,因此,容易对透镜的屈光性能产生影响。另外ー个可能的问题是,眼内透镜设置于靠近瞳孔的部位是承受压カ最高的部位,因此,该部位容易与虹膜贴靠到一起,在瞳孔收缩过程中,虹膜与人工晶状体的接触致少许虹膜色素脱落,可能会由虹膜造成小孔封堵。本领域还提出了另外ー种减少房水排出阻力的方法,即,在虹膜(iris)上打孔,例如,杭州百康医用技术有限公司的PC-PRL和STAAR Surgical Company的ICL都采用了在手术前或手术过程中在虹膜周做切ロ,利用虹膜切ロ提供辅助的房水流通通道,从而帮助重建房水循环通道。这种方法仍然存在缺点,首先,这种方法会増加手术造成的创伤,目前还难以预期这种创伤带来的远期影响。另外,由于虹膜表面含有较多的色素,打孔容易造成色素脱落。色素脱落带来的影响可能导致增加继发性高眼压、青光眼等发生的风险。此夕卜,翻起上眼睑,可以从眼外部观察到虹膜上的切ロ残留的孔,也会一定程度地影响眼部的美观。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眼内透镜,用于改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房水循环。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是通过直接改进眼内透镜的前表面结构,并且避免传统方式通过外科创伤来改善房水循环。通过本专利技术,期望消除或减轻眼内透镜植入术后对房水循环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ー种眼内透镜,其包括光学体和支撑体,光学体和支撑体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其中,于眼内透镜的前表面,在靠近所述光学体边缘的支撑体处设置多个凸起。上述第一方面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效果于眼内透镜的前表面,在靠近所述光学体边缘的支撑体处设置多个凸起,眼内透镜植入眼后房之后,多个凸起会与虹膜的后表面接触,至少在凸起的周围使得眼内透镜的前表面与虹膜的后表面之间产生附加的间隙,由此,这些间隙増加了房水的通道,眼后房的房水可以绕过眼内透镜从附加的通道流向瞳孔,并进入眼前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所提供的眼内透镜上设置的凸起与眼内透镜一体成型, 并且该凸起具有光滑的曲面。优选地,该凸起为从所述眼内透镜前表面突出的半球形。凸起的光滑表面和半球形设计可以最小化凸起对虹膜的机械刺激,以及避免妨碍或干扰瞳孔的运动。透镜的凸起设置,可以通过在现有的透镜加工模具的对应位置处增设凹坑形成,因此,凸起的半球形设计对于透镜模具的加工制造也更为便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方面提供的眼内透镜,其中的半球形直径为0. 3 0. 5_。进ー步,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方面的眼内透镜,其中多个凸起以能够为眼内透镜提供稳定支撑的方式围绕所述光学体分开布置。进ー步,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方面的眼内透镜,其中共设置4个凸起,相对于所述光学体以上下对称且左右対称的方式分开布置。进ー步,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方面的眼内透镜,其中共设置6个凸起,相对于所述光学体以上下对称且左右対称的方式分开布置。此外,优选本专利技术眼内透镜的材料为软性材料,其比重与房水比重一致。另外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也适用于眼内透镜中的光学体具有其他的形状的情况,例如,光学体设置为大致椭圆形状,其长轴设置于水平方向,以及短轴设置于竖直方向。通过此方案,可以有效克服从瞳孔两侧进入的眩光。本专利技术的设计,避免常规技术需要做至少I个虹膜周切ロ(手术带来的损伤),以在植入眼内透镜后使眼内房水能正常循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ー步说明。图1是示意性剖视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有晶体眼的眼内透镜植入于眼后房位置;图2是图1所示眼内透镜的示意性俯视图;图3是沿图2中A-A线所取的眼内透镜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示意性剖视图,示出与本专利技术对照的比较例的眼内透镜植入眼后房位置;图5是图4所示眼内透镜比较例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眼内透镜比较例的剖视示意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眼内透镜的俯视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眼内透镜的俯视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眼内透镜的俯视示意图;以及图10示出眼球的水平切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虽然为了清楚起见在下文描述中使用了特定术语,这些术语仅涉及用于说明附图中所选择实施方式的特定结构,不应当理解为用于限定或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附图和下文描述中,可以理解同样的附图标记指同样的功能组件。与数量结合使用的修饰语“约”包括所列数值并且具有由上下文指定的含义(例如,其至少包括与特定数量的測量相关的误差度)。[常用术语的定义]为了方便理解本专利技术,首先对以下术语提供解释或定义自然晶状体是指人类(或广指哺乳动物)眼睛内的自然晶状体。自然晶状体外面包有ー层弹性的膜囊,也称囊袋。本专利技术中提到的在自然晶状体表面上,是指在自然晶状体前表面的膜囊上。自然晶状体是透明的井能调节聚焦能力,其能使近(或远)距离的物体落在视网膜上成像。从40岁开始,大多数人的这种调节聚焦能力开始衰退,至50岁左右开始完全丧失这种调节聚焦能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老花眼。本专利技术所说的眼内透镜,也称眼内屈光透镜、屈光透镜,是指植入人类(或泛指哺乳动物)眼内与自然晶状体同时存在并同时起作用来纠正视力屈光误差的光学镜片。眼内透镜由ー个光学体和支撑体组成。光学体是指眼内屈光透镜的中心组成部分,可以是双凸镜,双凹镜,前凹后凸镜或前凸后凹镜。光学体用来使入射光束聚集到视网膜上,它的屈光度常用D来表示。如,-1D就是常说的近视100度,+ID就是常说的远视100度。支撑体也称“襻部”,其直接与光学体相连接,其不提供屈光调整的功能,而是用于承载光学区域,用来支撑光学体在眼中理想中心位置。植入后房的眼内透镜,其光学区位于瞳孔后,而支撑体位于虹膜后表面。角膜眼睛前部透明的曲面型组织。虹膜角膜后面的环形色素膜,中央为瞳孔。睫状小带或简称小带,指粘在自然晶状体赤道周围睫状小帯。也称睫状体。瞳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眼内透镜,其包括光学体和支撑体,所述光学体和支撑体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其中,于所述眼内透镜的前表面,在靠近所述光学体边缘的支撑体处设置多个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内透镜,其包括光学体和支撑体,所述光学体和支撑体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其中, 于所述眼内透镜的前表面,在靠近所述光学体边缘的支撑体处设置多个凸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内透镜,其中所述的凸起与眼内透镜一体成型,并且所述的凸起具有光滑的曲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内透镜,其中所述的凸起为从所述眼内透镜前表面突出的半球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内透镜,其中所述的半球形直径为O.3 O. 5mm。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内透镜,其中所述多个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扬齐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百康医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