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壶嘴防滴水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外套式防滴水茶壶嘴套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滴水茶壶嘴套,使挂在壶嘴的残水不形成水滴滴落,一种防滴水茶壶嘴套,包括接水部、套体、固定部,套体腹部位置向内凹陷,曲率与茶壶嘴腹部相同形成接水部,接水部上部向茶壶嘴顶端的出水嘴前部的出水沿方向延伸,形成接水沿,接水沿外端与出水沿的外端在垂直方向上齐平,接水沿比出水沿低2-3mm,接水沿外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5°,接水部内侧衬有亲水性吸水材料,接水部1下部向茶壶嘴背部方向围靠形成固定部,固定部与接水部共同作用使套体与茶壶嘴紧密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壶嘴防滴水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外套式防滴水茶壶嘴套装置。
技术介绍
茶具有防止人体内固醇升高,有防治心肌梗塞的作用,茶多酚还能清除机体过量的自由基,抑制和杀来病原菌。此外,茶还有提神、消除疲劳、抗菌等作用。人们饮茶的习惯由来已久,在中国,人们至少在三千年以前就对茶有所研究和饮用。茶文化的兴起,离不开茶壶,因此茶壶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具。在倒水过程快要结束时,随着茶壶的倾斜度不断变小,水流也越来越小,直至茶壶内的水平面低于茶壶嘴的出水口时,倒水过程完全结束,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出水口处往往会存留一、两滴茶水,当茶壶在正常放置于桌面时,这些残留的茶水会滴下来,一是污染了放置茶具的地方,使干净的台面浙浙拉拉沾满水溃,二是当这些茶水干了后,茶溃非常难于清洗,直接影响到人们品尝茶的兴趣,也增加了人们的日常家务。为了能享受茶的芬香又能使饮茶环境干净卫生,人们想了很多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专利号为ZL200820045232. 9,名称为“一种可防漏水的新型茶壶”,申请人是李允胜的中国技术专利就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防滴水、漏水的茶壶,其壶身上部有一个环绕壶身并经绕壶嘴下方的盛水槽,盛水槽自壶嘴往后向壶身处倾斜一个角度,并在其尾部壶身处开有一进水口,使经壶嘴漏出的水流通过盛水槽再经进水口又进入壶身。这样做的好处是解决了漏水到台面或桌面上的尴尬,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当壶嘴处形成滴水时,滴水可能会在盛水槽内溅到外面或是溅到盛水槽上方的壶身上,同样会引起清洗的问题,而且在流到或滴到盛水槽内的残水量小,在开口的盛水槽内很短的时间就会冷却,冷却茶水再流回的壶内,与茶水混合后会使茶水的味道大打折扣,而且即使是有护沿的保护,而开口式的设计也使漏出的残茶与外界接触而引起卫生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滴水茶壶嘴套,使挂在壶嘴的残水不形成水滴滴落,在享受饮茶的同时,即解决了滴漏水引起的不便,又不使冷却的滴漏水再与壶内的茶水混合,保证了茶水的味道和卫生,而且操作简单、可靠。本专利技术一种防滴水茶壶嘴套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滴水茶壶嘴套,包括接水部1、套体2、固定部4,套体2腹部位置向内凹陷,曲率与茶壶嘴3腹部相同形成接水部1,接水部I上部向茶壶嘴3顶端的出水嘴7前部的出水沿6方向延伸,形成接水沿5,接水沿5外端与出水沿6的外端在垂直方向上齐平,接水沿5比出水沿6低2-3mm,接水沿5外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 -5°,接水部I内侧衬有亲水性吸水材料,接水部I下部向茶壶嘴3背部方向围靠形成固定部4,固定部4与接水部I共同作用使套体2与茶壶嘴3紧密固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套体2是弹性橡胶制成,所述固定部4向茶壶嘴3背部方向延伸并接水部2下部围成一体,使套体2下部形成管状,其内径小于茶壶嘴3相对应位置的外径,与茶壶嘴3紧密套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套体2是硬质弹性塑料制成,所述固定部4向茶壶嘴3背部方向围靠形成卡口形状,卡口内侧的曲率半径小于茶壶嘴3外表面相对应位置的曲率半径,使套体2下部与茶壶嘴3紧密卡接。本技术方案可以优化为,所述的亲水性吸水材料为吸水绒布。还可以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的亲水性吸水材料为高分子吸水树脂。再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的接水沿5外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更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的接水沿5比所述的出水沿6低3mm。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使滴水、漏水不形成滴状,不会溅到其它物体上; 2)使用简单便捷、无二次污染; 3)制作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示意图 其中1.接水部;2.套体;3.茶壶嘴;4.固定部;5.接水沿;6.出水沿;7.出水嘴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 具体实施例1 :参照图1。防滴水茶壶嘴套,包括接水部1、套体2、固定部4,套体2腹部位置向内凹陷,曲率与茶壶嘴3腹部相同形成接水部1,接水部I上部向茶壶嘴3顶端的出水嘴7前部的出水沿6方向延伸,形成接水沿5,接水沿5外端与出水沿6的外端在垂直方向上齐平,接水沿5比出水沿6低3mm,接水沿5外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即接水沿5外端面与水平面平行,接水部I内侧衬有吸水绒布,套体2由弹性橡胶制成,固定部4向茶壶嘴3背部方向延伸并接水部2下部围成一体,使套体2下部形成管状,其内径小于茶壶嘴3相对应位置的外径,与茶壶嘴3紧密套接并固定。倒水过程开始时,由于茶壶嘴3向下倾斜,使出水沿6前出于接水沿5,且在惯性的作用下,水流呈弧线状流出,接水沿5并不阻碍茶水的倒出;倒水过程结束时,茶壶嘴3向后恢复原状态,接水沿5前端在垂直方向上到达出水沿6正下方位置。在正常情况下的一滴水大约是O. 025 mL,即O. 025立方厘米。如果把一滴水看成是标准的球体的话,根据球体的体积公式求出半径r约为O. 18 cm,那么直径就是3.6 mm,由于重力的作用,使水滴呈上下长一些水滴状椭球体,即在上下方向上水滴的尺寸要大于3. 6mm。出水沿6上的残留茶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向下坠出,当此坠下聚集水体的高度达到3_还未形成完整水滴滴下时,即已到达接水沿5并与接水部I内侧衬有吸水绒布相接触,吸水绒布将坠下的水体迅速吸收,不使残水形成水滴滴下。当接水部内的吸水绒布存水达到一定量时,取下套体2,把吸水绒布内的水份挤出或清洗干燥后,准备下次使用。具体实施例2 参照附图2。防滴水茶壶嘴套,包括接水部1、套体2、固定部4,套体2腹部位置向内凹陷,曲率与茶壶嘴3腹部相同形成接水部1,接水部I上部向茶壶嘴3顶端的出水嘴7前部的出水沿6方向延伸,形成接水沿5,接水沿5外端与出水沿6的外端在垂直方向上齐平,接水沿5比出水沿6低2mm,接水沿5外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即接水沿5外端面向上微微倾斜,接水部I内侧有高分子吸水树脂,套体2是硬质弹性塑料制成,所述固定部4向茶壶嘴3背部方向围靠形成卡口形状,卡口内侧的曲率半径小于茶壶嘴3外表面相对应位置的曲率半径,使套体2下部与茶壶嘴3紧密卡接并固定。倒水过程开始时,由于茶壶嘴3向下倾斜,使出水沿6前出于接水沿5,且在惯性的作用下,水流呈弧线状流出,接水沿5并不阻碍茶水的倒出;倒水过程结束时,茶壶嘴3向后恢复原状态,接水沿5前端在垂直方向上到达出水沿6正下方位置。在正常情况下的一滴水大约是O. 025 mL,即O. 025立方厘米。如果把一滴水看成是标准的球体的话,根据球体的体积公式求出半径r约为O. 18 cm,那么直径就是3.6 _,由于重力的作用,使水滴呈上下长一些水滴状椭球体,即在上下方向上水滴的尺寸要大于3. 6mm。出水沿6上的残留茶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向下坠出,当此坠下聚集水体的高度达到2_还未形成完整水滴滴下时,即已到达接水沿5并与接水部I内侧的高分子吸水树脂,高分子吸水树脂将坠下的水体迅速吸收,不使残水滴下。当接水部内的高分子吸水树脂存水达到一定量时,取下套体2,把高分子吸水树脂更换并清洗干燥套体2后,准备下次使用。根据上述原理,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滴水茶壶嘴套,包括接水部(1)、套体(2)、固定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2)腹部位置向内凹陷,曲率与茶壶嘴(3)腹部相同形成接水部(1),接水部(1)上部与茶壶嘴(3)顶端的出水嘴(7)前部的出水沿(6)方向延伸,形成接水沿(5),接水沿(5)外端与出水沿(6)的外端在垂直方向上齐平,接水沿(5)比出水沿(6)低2?3mm,接水沿(5)外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5°,接水部(1)内侧衬有亲水性吸水材料,接水部(1)下部向茶壶嘴(3)背部方向围靠形成固定部(4),固定部(4)与接水部(1)共同作用使套体(2)与茶壶嘴(3)紧密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滴水茶壶嘴套,包括接水部(I)、套体(2)、固定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2)腹部位置向内凹陷,曲率与茶壶嘴(3)腹部相同形成接水部(I),接水部(I)上部与茶壶嘴(3)顶端的出水嘴(7)前部的出水沿(6)方向延伸,形成接水沿(5),接水沿(5)外端与出水沿(6 )的外端在垂直方向上齐平,接水沿(5 )比出水沿(6 )低2-3mm,接水沿(5 )外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 -5°,接水部(I)内侧衬有亲水性吸水材料,接水部(I)下部向茶壶嘴(3)背部方向围靠形成固定部(4),固定部(4)与接水部(I)共同作用使套体(2)与茶壶嘴(3)紧密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滴水茶壶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体(2)是弹性橡胶制成,所述固定部(4)向茶壶嘴(3)背部方向延伸并与接水部(2)下部围成一体,使套体(2)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浩,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