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18101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3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鲜叶采摘(2)鲜叶处理(3)杀青(4)一次闷黄(5)理条(6)初烘(7)二次闷黄(8)复烘(9)三次闷黄(10)足火提香(11)装箱储存;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加工的黄茶,形似雀舌,色泽微黄,清香持久,滋味醇厚回味甘甜,汤色黄亮清澈,经久耐泡,在常温下密封可保存2年.此方法加工黄茶营养丰富,干茶嫩绿微黄,汤色黄亮清澈,香郁味醇,回味甘甜,经久耐泡,尤其是机械加工与手工闷黄相结合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保证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属于茶领域。
技术介绍
中国黄茶起源于明朝,黄茶是从绿茶加工演变而来,属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即绿茶、红茶、黄茶、青茶、黑茶、白茶。霍山黄茶茶叶生产有2000多年生产历史,其中霍山黄芽在唐朝初期,当时以芽叶嫩黄制作的茶叶就已出名,在“茶经” “国史补”里被列为贡茶,明清被列为御用贡茶,霍山黄芽以形似雀舌,清香持久,回味甘甜著称,享誉海内外。霍山黄大茶起源于明朝,创制于隆庆年间,距今已有500年,许次纾的《茶疏》云“天下名山必产灵 草,……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实产霍山大蜀山也。……顾彼山中不善制造,就于食铛大薪炒焙,未及出釜,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这段记载与现时的黄大茶制法大致相同,焦味和闷黄,正是霍山黄大茶的特征。霍山黄芽根据黄大茶制法,增加了闷黄工艺,形成了霍山黄芽的独特品质。霍山黄大茶是山东、山西等地消费者的首选,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茶叶是我县茶农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为了提高霍山黄茶质量,保留传统品种, 长期以来,中国黄茶作为一个茶类,是世界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教授,根据茶叶加工中化学反应变化进行分类的。目前我国生产黄茶按鲜叶老嫩分黄小茶和黄大茶两种。黄茶的地方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北港毛尖、鹿苑毛尖、平阳黄汤,沩山白毛尖、皖西黄小茶等属黄小茶;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属黄大茶。我公司对全国黄茶产区进行调查,黄茶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黄茶比绿茶多了闷黄工艺,较黑茶发酵轻,这中间的尺度极难把握,反复的工序极多,人工成本太高。加工的周期也长,以霍山黄芽为例,茶叶黄变过程,从5天到一个月都不等的。目前大多数黄茶产品都名存实亡,多数黄茶产品都改为绿茶类了,只有少数精品黄茶投入市场,数量有限。因为黄茶是一种后发酵茶,他能在闷黄过程中,在湿热条件下较长时间的非酶促氧化所引起,糖类和氨基酸含量起显著变化。这些物质的转化,对黄茶香气、滋味起重要作用。淀粉一部分转化为可溶性糖。但氨基酸的含量明显增加。氨基酸是茶汤滋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香气的一种先质。在热的作用下,糖与氨基酸结合形成糖胺化合物,参与茶叶芳香物质的组成。黄茶通过热化,挥发性醛类含量增加,构成黄茶香气的重要成分。在热作用下,低沸点的芳香物质挥发,使具有良好香气的芳香物质显露出来,是黄茶香气形成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真正的黄茶在色香味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外形主要是根据茶叶等级和销区消费者爱好来决定,但品质不能变,否则就不能称为黄茶了。自明朝以来,茶叶制作加工技术进行不断的改革,茶农及生产者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对各茶类研究,在各茶类不断增加过程中,对黄茶产品就有影响了,因为黄茶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周期长。所以对黄茶的传承发展就有了被冷落,目前市场上黄茶产品就很少了,针对黄茶内含物对人们身体综合保健功能,是其他茶类不可代替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结构调整,食品保健越来越重要,我公司在霍山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及在县茶叶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黄茶研制科技攻关组,经几年的不惜努力,终于研制成功黄茶闷黄工艺,投向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几年来,霍山县抱儿钟秀牌黄芽茶在省内属顶级黄茶品牌,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名茶评比,均获得金奖,并多次参加香港茶叶博览会展示,于世界产茶国进行交流,提高了霍山黄茶知名度,使霍山抱儿钟秀牌霍山黄芽茶走向世界打下基础,目前霍山黄芽茶在安徽省与黄山、黄梅并称“安徽三黄”,驰名大江南北,香漂海内外。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虽少,但不可缺少,医学专家指出,人类疾病90%以上都与微量元素有关,微量元素是人体维护正常生理功能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必须要经常不断进补充。黄茶在加工过程中,使多酚类物质进行转化成可溶性物质,同时发生异构化,使黄茶茶汤滋味浓醇。同时还可促进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淀粉转化为可溶性糖类,糖与氨基酸结合形成糖胺化合物,参与茶叶芳香物质的组成。在闷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消化酶,对脾胃有健胃消寒工效,很多人因为饮酒过度,肠胃敏感易受刺激,不能喝绿茶,乌龙茶又觉的泡饮麻烦,黄茶这种折中之茶恰好满足需求,另外黄茶因为对肠胃刺激小,又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绿茶的抗氧化成分,所以可以大量饮用,最大化的发挥茶叶的减肥养生功效。所以说黄茶的复兴是对人类的重要贡献。到目前为止,市场上的黄茶因品种不同其工艺都不相同,只有少量手工制作,与机械化加工相结合的黄茶工艺还没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为了提供。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采摘在清明与谷雨之间采摘,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做到四不采即露水叶不采,病虫害叶不采,紫色芽叶不采,无芽不采,要求芽叶大小一致,长度在2. 8-3. 3 cm ; (2)鲜叶处理 室内萎凋鲜叶采收回来后,应立即进行摊青,摊叶厚度4-6cm,温度20-25°C,空气湿度75-85%,在室内自然萎凋1. 5-2h ; 日光萎凋将室内自然萎凋的鲜叶薄摊在室外的蔑垫上,厚度2-4cm,在阳光下进行日光萎凋,时间选在上午8:30-10:30,下午3:30-5:30,萎凋时间为35_50min,期间翻叶2-3次; 室内萎凋将上述室外的萎凋叶移到室内摊放,摊叶厚度5-8cm,温度20-25°C,空气湿度75-85%,自然萎凋30-40min,期间翻叶1-2次; (3)杀青将萎凋后的叶在130-140°C下杀青1-1.5分钟,摊凉; (4)一次闷黄将杀青叶经输送带到多层回潮机,在多层回潮机内进行回潮反应60 —80min,至叶色微黄为止; (5)理条将闷黄后的叶进入连续理条机理条,温度55—65°C,叶量是槽体的20-25%,中档理4-6min,然后慢档理6_9min,至叶条索紧直、挺秀、油润、甜香外溢时为止; (6)初烘在70-80°C下对理条成形后的叶的形状进一步定型,至茶叶含水率为50-60%为止; (7)二次闷黄将烘后茶叶及时摊放,用团簸装茶叶摊放,摊放厚度30 — 40cm左右,并在茶叶上盖上八成干的湿布,摊放时间12 — 20小时左右,应保持20 — 25°C的室温,中间翻堆I一 2小时/次; (8)复烘在60-65°C下对摊放后的叶再次烘干,使茶叶含水率在10-15%为止; (9)三次闷黄复烘后茶叶立即进行堆放,堆放高度40-45cm,上面用布盖上,保持15-25°C的室温,期间翻堆,10 — 20小时/次,时间5 — 7天; (10)足火提香将第三次闷黄后的叶进行足火提香,使茶叶含水率为5-7%; (11)装箱储存将足火提香后的茶叶及时装箱,进行入库储存保管。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加工的黄茶,形似雀舌,色泽微黄,清香持久,滋味醇厚回味甘甜,汤色黄亮清澈,经久耐泡,在常温下密封可保存2年.此方法加工黄茶营养丰富,干茶嫩绿微黄,汤色黄亮清澈,香郁味醇,回味甘甜,经久耐泡,尤其是机械加工与手工闷黄相结合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保证市场需求。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采摘在清明与谷雨之间采摘,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做到四不采即露水叶不采,病虫害叶不采,紫色芽叶不采,无芽不采,要求芽叶大小一致,长度在2. 8-3. 3 c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黄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鲜叶采摘:在清明与谷雨之间采摘,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做到四不采:即露水叶不采,病虫害叶不采,紫色芽叶不采,无芽不采,要求芽叶大小一致,长度在2.8?3.3㎝;(2)鲜叶处理:室内萎凋:鲜叶采收回来后,应立即进行摊青,摊叶厚度4?6cm,温度20?25℃,空气湿度75?85%,在室内自然萎凋1.5?2h;日光萎凋:将室内自然萎凋的鲜叶薄摊在室外的蔑垫上,厚度2?4cm,在阳光下进行日光萎凋,时间选在上午8:30?10:30,下午3:30?5:30,萎凋时间为35?50min,期间翻叶2?3次;室内萎凋:将上述室外的萎凋叶移到室内摊放,摊叶厚度5?8cm,温度20?25℃,空气湿度75?85%,自然萎凋30?40min,期间翻叶1?2次;(3)杀青:将萎凋后的叶在130?140℃下杀青1?1.5分钟;(4)一次闷黄:将杀青叶经输送带到多层回潮机,在多层回潮机内进行回潮反应60?80min,至叶色微黄为止;(5)理条:将闷黄后的叶进入连续理条机理条,温度55?65℃,叶量是槽体的20?25%,中档理4?6min,然后慢档理6?9min,至叶条索紧直、挺秀、油润、甜香外溢时为止;(6)初烘:在120?130℃下对理条成形后的芽叶形状进一步定型,至茶叶含水率为50?60%为止;(7)二次闷黄:将烘后茶叶及时摊放,用团簸装茶叶摊放,摊放厚度30?40cm左右,并在茶叶上盖上八成干的湿布,摊放时间12?20小时左右,应保持20一25℃的室温,中间翻堆1?2小时/次;(8)复烘:在70?80℃下对摊放后的叶再次烘干,使茶叶含水率在10?15%为止;(9)三次闷黄:复烘后茶叶立即进行堆放,堆放高度40?45cm,上面用布盖上,保持15?25℃的室温,期间翻堆,10?20小时/次,时间5?7天;(10)足火提香:将第三次闷黄后的叶进行足火提香,使茶叶含水率为5?7%;(11)装箱储存:将足火提香后的茶叶及时装箱,进行入库储存保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亮衡永志任鸿
申请(专利权)人:霍山抱儿钟秀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