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烤烟栽培用烟梗地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17702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3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烤烟栽培用烟梗地膜的制备方法,涉及农业生产资料技术领域,其工艺过程包括:①预处理;②消毒;③制浆;④制膜;⑤烘干;⑥裁切;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易行、生产过程无污染、且在制备过程中需水量较少等特点,应用该方法制备的地膜与塑料地膜同样具有保温、保水作用,并可当季自行降解,具有改良土壤结构、补充土壤微量元素和防治地下害虫及草害的作用,既适合于烤烟覆盖栽培,也适合于其他农作物覆盖栽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产资料
,特别是。
技术介绍
地膜覆盖是烟草栽培推广量较大的一项技术,应用地膜覆盖技术,能有效地保温、保湿和保肥,且有利于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提高烟叶的产量和质量。但是,目前应用的地膜大都是聚乙烯地膜,该膜稳定性高,不易降解,造成严重的环境和土壤白色污染,导致土地板结,通透能力差,地力下降,且覆膜和揭膜所需的人力较多,同时,除草剂、杀虫剂等的 滥用,更加剧了土壤的恶化,直接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近年来,出现了一些由植物茎、梗杆制作的地膜,如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13944.9) “一种新型的辊压法多功能有机环保薄片地膜的制作方法”,该专利技术使用农作物的茎、梗,碎末,叶子等为原料,用辊压法工艺制作薄片多功能有机环保纸地膜;加工过程可根据地膜所要求的机械强度、透光、透气、保温、保墒或其他特殊功效(如添加杀菌消毒剂、补充营养元素、控释肥料等)进行有效可控;具体加工工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专利技术制作的薄片法纸地膜优势在于它的经济环保特性,其原料来源丰富、廉价、生物可降解性、改良土壤、省时省工、可控性强等特点。但是,该方法是采用造纸的原理,在打浆工过程需要大量的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膜的制备方法,其生产工艺简单易行,生产过程无污染,且在制备过程中需水量较少;于是,应用该方法制备的地膜与塑料地膜同样具有保温、保水作用,并可当季自行降解,具有改良土壤结构、补充土壤微量元素和防治地下害虫及草害的作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专利技术,其工艺过程如下①、预处理将烟梗经过锤、揉、搓,加工成单丝直径为O. 2-0. 3mm、松软的绒状原料和粒径为O. 2-0. 3mm的碎屑原料,备用;②、消毒A、将备用的将绒状原料置于消毒房中,使其呈松散状态然后,采用常压蒸汽进行消毒,时间20-30min,成为消毒绒状料,备用;B、将备用的碎屑原料平摊于消毒房中,采用常压蒸汽进行消毒,时间20_30min,然后,将碎屑原料翻转,再次采用常压蒸汽进行消毒,时间20-30min,成为消毒碎屑料,备用;③、制浆按照消毒绒状料消毒碎屑料生物粘结剂为1:3-6: O. 2-0. 4的比例,将消毒绒状料、消毒碎屑料和生物粘结剂混合,并搅拌成稠浆,备用;④、制膜将稠浆通过揉压成厚度为O. 4-0. 6mm、宽度为600-1000mm、含水量为40-60%的烟梗湿膜,备用;⑤、烘干将烟梗湿膜烘干,使其含水量降至5-7%,成为烟梗干膜,备用;⑥、裁切将烟梗干膜切边、收卷或打捆,即成烟梗地膜。在第⑤步骤烘干工序后、第⑥步骤裁切工序前,还设置有回潮工序,S卩将水进行常温雾化,使回潮室内呈水汽饱和状态,进行吸收回潮,使烟梗干膜的含水量回升至18-20%。在第⑤步骤烘干工序后、第⑥步骤裁切工序前,还设置有回潮工序,即将水溶性微肥、除草剂、灭虫剂中的一种或二种或三种溶解于水中,然后,进行常温雾化,使回潮室内呈水汽饱和状态,进行吸收回潮,进行吸收回潮,使烟梗干膜的含水量回升至18-20%。所述的生物粘结剂是玉米淀粉或红薯淀粉制成的糊浆,其制备方法如下取玉米淀粉或红薯淀粉,采用加热法,按照玉米淀粉或红薯淀粉与水的比例为10-15 80-90,将玉米淀粉或红薯淀粉加入水中,搅拌均匀,然后边加热边搅拌,至90°C时,持续8-12min即可。 本专利技术的烤烟栽培用烟梗地膜的制备方法,利用烟叶复烤厂打叶复烤后的废弃烟梗,该烟梗一般长度在2-5cm,其纤维含量为37-40%,其自身纤维即可保证成膜后的抗张强度和耐破度;烟梗经过充分捶打和揉、搓等物理作用,使其中所含的纤维成为丝样的绒状,其中所含的非纤维物质成为粉状碎屑,然后,将其进行常温蒸汽消毒,使其充分发软,便于辊压,其中的粉状碎屑则起着填充物料的作用;同时,由于消毒过程中,可将其携带的如花叶病等病毒杀死,防止病害的传播和发生;添加的生物粘结剂(如玉米淀粉或红薯淀粉糊浆)能满足烟梗地膜的强度需要,不致其强度过高导致烟梗地膜密度过大,质地过硬,使其吸水性变差,降解需要的时间较长,具有无毒、无污染,且能完全降解,充分搅拌形成稠浆;利用辊压设备压成湿膜,再利用烘干设备进行烘干,使其含水量较低,这样,使烟梗地膜质地比较硬脆,然后,利用雾化设备将水溶性微肥、除草剂或灭虫剂等溶液雾化(可根据生产实际进行配制,如缺微量元素的烟田,配置微肥,地老虎发生量较大的烟田,可配置灭虫齐U,杂草较多的烟田,可配置芽前除草剂),利用雾化后的湿度对干燥的烟梗地膜进行回潮处理,使其含水量回升,这样,使烟梗地膜质地比较柔软,又不至于在储存的情况下发生霉变;采用裁剪设备将其裁剪成宽度800_左右,长度可以根据成捆重量的需要确定,也可采用收卷的方式,收卷成卷状。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生产工艺简单易行,生产过程无污染,烟叶复烤厂难以处理的废弃物再利用,成本较低,该地膜为无毒性、无污染、全降解的环保产品,且具有塑料地膜不可能具有的透气性;使用该地膜,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I)烟叶复烤厂难以处理的废弃物-烟梗得到合理利用;(2)具有塑料地膜同样的保温、保水作用;(3)该地膜为全降解的有机物,不仅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而且增加土壤肥力减少肥料的用量;(4)该地膜的厚度较大,具有一定的遮光作用,能抑制杂草的生长;(5)添加微肥、除草剂或灭虫剂等,可补充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提高用药效果,减少农药的使用量;用户可根据土壤普查的结果或往年烟株生长的实际情况确定土壤的缺素情况,若缺镁,则在烟梗地膜生产时,添加硫酸镁溶液,进行雾化回潮;若缺钥,则在烟梗地膜生产时,添加钥酸铵溶液,进行雾化回潮;若缺锌,则在烟梗地膜生产时,添加硫酸锌溶液,进行雾化回潮;等等。若需要防治杂草或地下害虫,则在烟梗地膜生产时添加水溶性除草剂或灭虫剂溶液,进行雾化回潮。因此,该地膜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说明是以例举的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采用的工艺过程如下①、预处理将烟叶复烤厂难以处理的废弃物-烟梗收集,然后,采用揉丝粉碎机,经过锤、揉、搓等物理作用,将烟梗中所含的纤维加工成丝样的、松软的绒状原料,其单丝直径控制在O. 2-0. 3mm,备用;同时,将所含的非纤维物质加工成粒径为O. 2-0. 3mm的碎屑原料,备用;②、消毒 A、将绒状原料置于消毒房中,注意让绒状原料不要压实过紧,使其呈松散状态,然后,注入常压蒸汽,进行消毒,时间20-30min,使其充分发软,以便后续的制膜辊压;B、将碎屑原料平摊于消毒房中,采用常压蒸汽进行消毒,时间20_30min,然后,将碎屑原料翻转,再次采用常压蒸汽进行消毒,时间20-30min,使其充分发软,作为填充物料,成为消毒碎屑料;在蒸汽消毒过程中,还可将绒状原料和碎屑原料中所携带的如花叶病等病毒杀死,防止病害的传播和发生;③、制浆A、制备生物粘结剂取玉米淀粉或红薯淀粉,按照玉米淀粉或红薯淀粉与水的比例为15 85,将玉米淀粉或红薯淀粉加入水中,搅拌均匀,然后边加热边搅拌,至90°C时,持续IOmin即成生物粘结剂;B、制浆按照消毒绒状料消毒碎屑料生物粘结剂为1: 5 : O. 3的比例,将消毒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烤烟栽培用烟梗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过程如下:①、预处理:将烟梗经过锤、揉、搓,加工成单丝直径为0.2?0.3mm、松软的绒状原料和粒径为0.2?0.3mm的碎屑原料,备用;②、消毒:A、将备用的将绒状原料置于消毒房中,使其呈松散状态然后,采用常压蒸汽进行消毒,时间20?30min,成为消毒绒状料,备用;B、将备用的碎屑原料平摊于消毒房中,采用常压蒸汽进行消毒,时间20?30min,然后,将碎屑原料翻转,再次采用常压蒸汽进行消毒,时间20?30min,成为消毒碎屑料,备用;③、制浆:按照消毒绒状料∶消毒碎屑料∶生物粘结剂为1∶3?6∶0.2?0.4的比例,将消毒绒状料、消毒碎屑料和生物粘结剂混合,并搅拌成稠浆,备用;④、制膜:将稠浆通过揉压成厚度为0.4?0.6mm、宽度为600?1000mm、含水量为40?60%的烟梗湿膜,备用;⑤、烘干:将烟梗湿膜烘干,使其含水量降至5?7%,成为烟梗干膜,备用;⑥、裁切:将烟梗干膜切边、收卷或打捆,即成烟梗地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笃忠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烟草公司永州市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