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出极方式的建材型光伏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15135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出极方式的建材型光伏构件,由玻璃、第一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夹胶膜、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第二层EVA夹胶膜、透明TPT、第三层EVA夹胶膜、铝蜂窝板、涂锡带、汇联条、热缩套管组成,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通过涂锡带串联成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并通过汇联条引出正负极,其特征在于:在铝蜂窝板上依次铺设第三层EVA夹胶膜、透明TPT、第二层EVA夹胶膜、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第一层EVA夹胶膜、玻璃,再进行合成层压成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的出极位置的汇联条上加套热缩套管再引出正负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建材型光伏构件的安全性。为建造大型光伏微网提供坚实的基础,且工艺成熟、简单易操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材型光伏构件,特别涉及一种以透明TPT作为光伏构件电极绝缘材料的新型出极方式的建材光伏构件。
技术介绍
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光伏发电技术在建筑中应用的主要形式,也是在城镇推广光伏发电技术的有效途径。我国近期开展的“太阳能屋顶计划”和“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都明确鼓励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目前我国建筑光伏系统的装机容量已占光伏系统总装机容量近20%,建筑光伏应用需求的快速增长对建材型光伏构件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光伏构件和建筑的完美结合下,光伏构件安全性能问题已经越来越备受关注。所以在将光伏电池与建筑相结合的情况下,如何增强光伏构件的安全性能已成为一项技术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建材型光伏构件的绝缘性能,提高其安全性。采用的封装结构为玻璃一EVA夹胶膜一晶体硅电池组串一EVA夹胶膜一透明聚氟乙烯复合膜TPT—EVA夹胶膜一招蜂窝板,再封装接线盒所构成。在引出电极处的涂锡带加套热缩套管,避免涂锡带与铝蜂窝板边部接触,并通过透明TPT形成绝缘层把晶体硅发电部分与铝蜂窝板导电体隔开。透明TPT具有耐气候、耐老化、耐撕裂性,良好的绝缘性、尺寸稳定性和能够与EVA夹胶膜完美的粘合等特点,且能有效保护电池组件的使用寿命。因此使用透明TPT作为光伏构件绝缘材料,保证了构件使用的安全性能。本技术主要适用于建筑外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出极方式的建材型光伏构件,由玻璃、第一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夹胶膜、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第二层EVA夹胶膜、透明TPT、第三层EVA夹胶膜、铝蜂窝板、涂锡带、汇联条、热缩套管组成,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通过涂锡带串联成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并通过汇联条引出正负极,其特征在于在铝蜂窝板上依次铺设第三层EVA夹胶膜、透明TPT、第二层EVA夹胶膜、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第一层EVA夹胶膜、玻璃,再进行合成层压成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的出极位置的汇联条上加套热缩套管再引出正负极,进行出极绝缘处理。本技术的透明TPT可以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与铝蜂窝板之间形成可靠安全的绝缘层,热缩套管主要防止汇联条与边部铝蜂窝板接触,实现了铝蜂窝板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的绝缘处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透明TPT做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与铝蜂窝板的绝缘层,并在出极处的汇联条上加热缩套管,更好的提高了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及其它导电部分与铝蜂窝板的绝缘性能,提高了建材型光伏构件的安全性。为建造大型光伏微网提供坚实的基础,且工艺成熟、简单易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断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极引出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图2所示,以透明TPT作为光伏构件电极绝缘材料的新型出极方式的光伏构件,由玻璃1、第一层EVA夹胶膜2、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3、第二层EVA夹胶膜2、透明TPT4、第三层EVA夹胶膜2、铝蜂窝板5、涂锡带、汇联条、热缩套管组成,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通过涂锡带串联成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3并通过汇联条引出正负极,在铝蜂窝板5上依次铺设第三层EVA夹胶膜2、透明TPT4、第二层EVA夹胶膜2、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3、第一 层EVA夹胶膜2、玻璃1,再进行合成层压成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3的出极位置的汇联条上加套热缩套管再引出正负极,热缩套管的目的是进行绝缘保护,主要防止汇联条与边部铝蜂窝板接触,实现了铝蜂窝板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的绝缘处理。权利要求1.新型出极方式的建材型光伏构件,由玻璃、第一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夹胶膜、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第二层EVA夹胶膜、透明TPT、第三层EVA夹胶膜、铝蜂窝板、涂锡带、汇联条、热缩套管组成,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通过涂锡带串联成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并通过汇联条引出正负极,其特征在于在铝蜂窝板上依次铺设第三层EVA夹胶膜、透明TPT、 第二层EVA夹胶膜、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第一层EVA夹胶膜、玻璃,再进行合成层压成型,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的出极位置的汇联条上加套热缩套管再引出正负极。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出极方式的建材型光伏构件,由玻璃、第一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夹胶膜、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第二层EVA夹胶膜、透明TPT、第三层EVA夹胶膜、铝蜂窝板、涂锡带、汇联条、热缩套管组成,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通过涂锡带串联成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并通过汇联条引出正负极,其特征在于在铝蜂窝板上依次铺设第三层EVA夹胶膜、透明TPT、第二层EVA夹胶膜、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第一层EVA夹胶膜、玻璃,再进行合成层压成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的出极位置的汇联条上加套热缩套管再引出正负极。本技术提高建材型光伏构件的安全性。为建造大型光伏微网提供坚实的基础,且工艺成熟、简单易操作。文档编号H01L31/048GK202839685SQ20122045239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6日专利技术者余飞, 崔小庆, 黄河 申请人:武汉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出极方式的建材型光伏构件,由玻璃、第一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夹胶膜、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第二层EVA夹胶膜、透明TPT、第三层EVA夹胶膜、铝蜂窝板、涂锡带、汇联条、热缩套管组成,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通过涂锡带串联成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并通过汇联条引出正负极,其特征在于:在铝蜂窝板上依次铺设第三层EVA夹胶膜、透明TPT、第二层EVA夹胶膜、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第一层EVA夹胶膜、玻璃,再进行合成层压成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的出极位置的汇联条上加套热缩套管再引出正负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飞崔小庆黄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