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样的真空干燥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12514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样的真空干燥混料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水平中心轴上的桶体,且桶体内壁与桶体外壁之间形成桶体腔,桶体设有循环加热装置,桶体的一侧与真空装置密封连接,桶体的另一侧与混合驱动装置密封连接,完成真空干燥混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保证密封性的同时,实现煤样的干燥、混合一体化,使设备既可使用干燥混合功能,又可单独进行干燥或混合,实现一机多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样的真空干燥混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样的真空干燥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采样、制样和化验是进行煤质检验的三个相互联系又独立的环节,任何一个环节 发生差错,都将对煤质检测结果带来不利影响,其中影响最大是采样,其次是制样,故煤质 检测的关键就在于煤的采制样。制样程序复杂,要求严格,因此力求采用更多的各种工具和 机械设备,避免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制样误差。目前在煤样制备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混合机械 设备,主要靠人工进行混合,因此样品的均匀度不能充分保证;另外,由于部分样品所含水 分较大,为保证制样质量需经过较长时间进行空气干燥,造成制样周期较长。为保证煤样制 备的代表性及缩短制样周期,特研制煤样干燥混合机。目前,市售的混合及干燥设备功能单 一,程序复杂,且不能应用于一些特殊煤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样的真空干燥混料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煤样的真空干燥混料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水平中心轴上的桶体,且桶体 内壁与桶体外壁之间形成桶体腔,桶体设有循环加热装置,桶体的一侧与真空装置密封连 接,桶体的另一侧与混合驱动装置密封连接,完成真空干燥混料。所述的真空装置包括真空管、真空头和真空滤头,真空管设置于桶体的水平中心 轴上,真空管的一端伸出桶体外,真空管末端设置有真空表,另一端置于桶体内,位于桶体 内的一段真空管的末端设置有真空头,真空头上设置有环布在真空头四周的真空滤头。所述的混合驱动装置为电机,电机通过皮带驱动轴旋转,轴通过连接件与桶体外 壁相连。所述的循环加热装置包括进热管和回流管,在桶体腔设有一个将其腔体隔开的挡 板,在挡板上下分别设有进热管和回流管,进热管和回流管穿过轴与所述桶体腔连通,进 热管和回流管之间有固定件隔开,且所述的进热管处设有阀门,所述的回流管处设有阀门。所述的驱动桶体旋转的装置和加热装置均没有进入桶体的内腔,保证了桶体的 密封性。当煤样只需要进行干燥时,就只驱动与真空管相连的电机,真空头随着真空管旋 转,桶体内的空气通过真空头以及与真空头固定连接的真空管实现抽真空,同时被加热的 油通过加热管进入桶体外壁与内壁形成的腔体中,进而使煤样达到干燥的效果;当煤样只 需要进行混合时,通过阀门关闭进热管,就只驱动与桶体相连的电机,电机驱动桶体旋转, 桶体带动煤样进行翻转,进而对煤样进行混合;当煤样既需要干燥又需要混合时,加热管 的阀门打开,同时驱动两个电机,实现煤样的干燥与混合,另外为了实现对油介质的循环利用,在桶体的右侧的中心轴上设有一个挡板,桶体的左侧相通,挡板的上方设有加热管, 下方设有回流管,被加热的油在桶体循环一周后,从回流管出来,回流管出来的油被再次 加热后进入进热管,循环利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保证桶体密封的同时,实现煤样的干燥、混合一体 化,使设备既可使用干燥混合功能,又可单独进行干燥或混合,实现一机多用,另外实现机 械化操作,取代人工操作;可充分保证所制备样品的代表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减少人为 因素,缩短样品制备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可在各发电单位进行积极推广,另外在实现了对 加热介质的循环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煤样的真空干燥混料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煤样的真空干燥混料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桶体腔,3.电机I,4.真空管,5.电机II,6.真空表,7.真空 头,8.真空滤头,9.进热管,10.回流管,11.挡板,12.桶体外壁,13.桶体内壁,14.皮带,15.轴,16.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煤样的真空干燥混料装置作进一 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煤样的真空干燥混料装置,包括机架I和设置在 机架I上并可沿水平中心轴进行转动的桶体,且桶体内壁13与桶体外壁12之间形成桶体 腔2,机架I内设置有可驱动桶体进行转动的电机I 3及可驱动真空管4进行转动的电机 II 5,电机I 3通过皮带14带动轴15旋转,轴15通过连接件16与桶体外壁12相连;桶 体的左侧设置有与桶体连接的真空管4,真空管4设置于桶体2的水平中心轴上,真空管4 的一端伸出桶体外,真空管4的末端设置有真空表6,另一端置于桶体内,位于桶体内的一 段真空管4的末端设置有真空头7,真空头7上设置有环布在真空头7四周的真空滤头8 ; 桶体的右侧设置有与可通向桶体腔2的进热管9和回流管10,在桶体的右侧的桶体内壁13 和外桶体壁12之间设有一个挡板11,桶体的左侧相通,挡板11的上方设有进热管9,下方 设有回流管10,被加热的油从进热管9进入后,在桶体循环一周,从回流管10出来,回流 管10出来的油被再次加热后进入进热管9,实现了油的循环利用。权利要求1.煤样的真空干燥混料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水平中心轴上的桶体,且桶体内壁与桶体外壁之间形成桶体腔,桶体设有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桶体的一侧与真空装置密封连接,桶体的另一侧与混合驱动装置密封连接,完成真空干燥混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样的真空干燥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装置包括真空管、真空头和真空滤头,真空管设置于桶体的水平中心轴上,真空管的一端伸出桶体外,真空管末端设置有真空表,另一端置于桶体内,位于桶体内的一段真空管的末端设置有真空头,真空头上设置有环布在真空头四周的真空滤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样的真空干燥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驱动装置为电机,电机通过皮带驱动轴旋转,轴通过连接件与桶体外壁相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样的真空干燥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加热装置包括进热管和回流管,在桶体腔设有一个将其腔体隔开的挡板,在挡板上下分别设有进热管和回流管,进热管和回流管穿过轴与所述桶体腔连通,进热管和回流管之间有固定件隔开,且所述的进热管处设有阀门,所述的回流管处设有阀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煤样的真空干燥混料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水平中心轴上的桶体,且桶体内壁与桶体外壁之间形成桶体腔,桶体设有循环加热装置,桶体的一侧与真空装置密封连接,桶体的另一侧与混合驱动装置密封连接,完成真空干燥混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保证密封性的同时,实现煤样的干燥、混合一体化,使设备既可使用干燥混合功能,又可单独进行干燥或混合,实现一机多用。文档编号G01N1/28GK202837064SQ201220523520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2日专利技术者冷述博, 刘颖琳, 王东路, 刘奕斌, 于磊, 李莉 申请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家电网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煤样的真空干燥混料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水平中心轴上的桶体,且桶体内壁与桶体外壁之间形成桶体腔,桶体设有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桶体的一侧与真空装置密封连接,桶体的另一侧与混合驱动装置密封连接,完成真空干燥混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述博刘颖琳王东路刘奕斌于磊李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