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溯源功能电子秤的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12189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溯源功能电子秤的控制电路,包括微控制器MCU。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在微控制器MCU的37号端口、40号端口、43号端口以及46号端口增加电路,使微控制器MCU通过以太网接口获取上位计算机系统发送的追溯信息,对追溯信息进行处理后,进行商品的追溯和销售限额控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
,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溯源功能电子秤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电子秤的常规功能是称重。目前,现有的电子秤不具备溯源功能,这样称重物品的来源无法被追溯。特别是在食品领域,频繁发生的食品问题,往往因为不知道食品的溯源而无法继续追查,也给不法分子制造了机会。因此,设计一种具有溯源功能电子秤的控制电路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溯源功能电子秤的控制电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具有溯源功能电子秤的控制电路,包括微控制器MCU,其特征在于微控制器MCU的37号端口分三路分别与电容Cl的一端、电阻R30的一端以及变压器TRANS的8号端口连接,微控制器MCU的40号端口分三路分别与电容C4的一端、电阻R33的一端以及变压器TRANS的6号端口连接,微控制器MCU的46号端口分三路分别与电阻R32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以及变压器TRANS的3号端口连接,微控制器MCU的43号端口分三路分别与电阻R3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以及变压器TRANS的I号端口连接;电阻R32的另一端分三路分别与电阻R31的另一端、电容C64的一端以及电感B7的一端连接,电容C64的另一端接地,电感B7的另一端与3. 3V电源连接;电阻R33的另一端分四路分别与电阻R30的另一端、电阻R21的一端、电容C63的一端以及电感B8的一端连接,电容C63的另一端接地,电感B8的另一端与3. 3V电源连接;变压器TRANS的2号端口分三路分别与电阻R21的另一端、变压器TRANS的7号端口以及电容C60的一端连接,电容C60的另一端、电容Cl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接地;变压器TRANS的9号端口与以太网交换机CN3的6号端口连接,变压器TRANS的11号端口与以太网交换机CN3的5号端口连接,变压器TRANS的14号端口与以太网交换机CN3的4号端口连接,变压器TRANS的16号端口与以太网交换机CN3的3号端口连接,变压器TRANS的10号端口与电阻R35的一端连接,变压器TRANS的15号端口与电阻R34的一端连接,电阻R35的另一端分两路分别与电阻R34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7的一端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接功率地;以太网交换机CN3的I号端口与5V电源连接,以太网交换机CN3的2号端口接地,以太网交换机CN3的7号端口与二极管V2的一端连接,以太网交换机CN3的8号端口与二极管V3的一端连接,二极管V2的另一端以及二极管V3的另一端分别接地。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在微控制器MCU的37号端口、40号端口、43号端口以及46号端口增加电路,使微控制器MCU通过以太网接口获取上位计算机系统发送的追溯 信息,对追溯信息进行处理后,进行商品的追溯和销售限额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本技术设计了 一种具有溯源功能电子秤的控制电路,包括微控制器MCU。微控制器MCU的37号端口分三路分别与电容Cl的一端、电阻R30的一端以及变压器TRANS的8号端口连接,微控制器MCU的40号端口分三路分别与电容C4的一端、电阻R33的一端以及变压器TRANS的6号端口连接,微控制器MCU的46号端口分三路分别与电阻R32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以及变压器TRANS的3号端口连接,微控制器MCU的43号端口分三路分别与电阻R3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以及变压器TRANS的I号端口连接;电阻R32的另一端分三路分别与电阻R31的另一端、电容C64的一端以及电感B7的一端连接,电容C64的另一端接地,电感B7的另一端与3. 3V电源连接;电阻R33的另一端分四路分别与电阻R30的另一端、电阻R21的一端、电容C63的一端以及电感B8的一端连接,电容C63的另一端接地,电感B8的另一端与3. 3V电源连接;变压器TRANS的2号端口分三路分别与电阻R21的另一端、变压器TRANS的7号端口以及电容C60的一端连接,电容C60的另一端、电容Cl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接地;变压器TRANS的9号端口与以太网交换机CN3的6号端口连接,变压器TRANS的11号端口与以太网交换机CN3的5号端口连接,变压器TRANS的14号端口与以太网交换机CN3的4号端口连接,变压器TRANS的16号端口与以太网交换机CN3的3号端口连接,变压器TRANS的10号端口与电阻R35的一端连接,变压器TRANS的15号端口与电阻R34的一端连接,电阻R35的另一端分两路分别与电阻R34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7的一端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接功率地;以太网交换机CN3的I号端口与5V电源连接,以太网交换机CN3的2号端口接地,以太网交换机CN3的7号端口与二极管V2的一端连接,以太网交换机CN3的8号端口与二极管V3的一端连接,二极管V2的另一端以及二极管V3的另一端分别接地。本技术中,微控制器MCU采用LM3S9B90-1QC,变压器TRANS采用HR601680,以太网交换机CN3采用S2503-8A。本技术在微控制器MCU的37号端口、40号端口、43号端口以及46号端口增加电路,使微控制器MCU通过以太网接口获取上位计算机系统发送的追溯信息,对追溯信息进行处理后,进行商品的追溯和销售限额控制。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溯源功能电子秤的控制电路,包括微控制器MCU,其特征在于微控制器 MCU的37号端口分三路分别与电容Cl的一端、电阻R30的一端以及变压器TRANS的8号端口连接,微控制器MCU的40号端口分三路分别与电容C4的一端、电阻R33的一端以及变压器TRANS的6号端口连接,微控制器MCU的46号端口分三路分别与电阻R32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以及变压器TRANS的3号端口连接,微控制器MCU的43号端口分三路分别与电阻R3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以及变压器TRANS的I号端口连接;电阻R32的另一端分三路分别与电阻R31的另一端、电容C64的一端以及电感B7的一端连接,电容C64的另一端接地,电感B7的另一端与3. 3V电源连接;电阻R33的另一端分四路分别与电阻R30的另一端、电阻R21的一端、电容C63的一端以及电感B8的一端连接,电容C63的另一端接地, 电感B8的另一端与3. 3V电源连接;变压器TRANS的2号端口分三路分别与电阻R21的另一端、变压器TRANS的7号端口以及电容C60的一端连接,电容C60的另一端、电容Cl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接地;变压器TRANS的 9号端口与以太网交换机CN3的6号端口连接,变压器TRANS的11号端口与以太网交换机 CN3的5号端口连接,变压器TRANS的14号端口与以太网交换机CN3的4号端口连接,变压器TRANS的16号端口与以太网交换机CN3的3号端口连接,变压器TRANS的10号端口与电阻R35的一端连接,变压器TRANS的15号端口与电阻R34的一端连接,电阻R35的另一端分两路分别与电阻R34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溯源功能电子秤的控制电路,包括微控制器MCU,其特征在于:微控制器MCU的37号端口分三路分别与电容C1的一端、电阻R30的一端以及变压器TRANS的8号端口连接,微控制器MCU的40号端口分三路分别与电容C4的一端、电阻R33的一端以及变压器TRANS的6号端口连接,微控制器MCU的46号端口分三路分别与电阻R32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以及变压器TRANS的3号端口连接,微控制器MCU的43号端口分三路分别与电阻R3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以及变压器TRANS的1号端口连接;电阻R32的另一端分三路分别与电阻R31的另一端、电容C64的一端以及电感B7的一端连接,电容C64的另一端接地,电感B7的另一端与3.3V电源连接;电阻R33的另一端分四路分别与电阻R30的另一端、电阻R21的一端、电容C63的一端以及电感B8的一端连接,电容C63的另一端接地,电感B8的另一端与3.3V电源连接;变压器TRANS的2号端口分三路分别与电阻R21的另一端、变压器TRANS的7号端口以及电容C60的一端连接,电容C60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接地;变压器TRANS的9号端口与以太网交换机CN3的6号端口连接,变压器TRANS的11号端口与以太网交换机CN3的5号端口连接,变压器TRANS的14号端口与以太网交换机CN3的4号端口连接,变压器TRANS的16号端口与以太网交换机CN3的3号端口连接,变压器TRANS的10号端口与电阻R35的一端连接,变压器TRANS的15号端口与电阻R34的一端连接,电阻R35的另一端分两路分别与电阻R34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7的一端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接功率地;以太网交换机CN3的1号端口与5V电源连接,以太网交换机CN3的2号端口接地,以太网交换机CN3的7号端口与二极管V2的一端连接,以太网交换机CN3的8号端口与二极管V3的一端连接,二极管V2的另一端以及二极管V3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善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数衡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