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槐专利>正文

拉杆式制动调整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9237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杆式制动调整臂,包括内置有蜗轮和蜗杆的制动调整臂壳体,蜗轮和蜗杆相互啮合,所述的制动调整臂壳体一端通过大销轴连接连接叉,连接叉通过小销轴连接拉杆,拉杆端部设有齿条单向离合连接设于制动调整臂壳体内的蜗杆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制动调整臂壳体连接的拉杆单向离合控制蜗杆组件,进而控制蜗轮连接的凸轮轴,由凸轮轴调节刹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超量刹车间隙。(*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刹车调整装置,尤其涉及拉杆式制动调整臂
技术介绍
制动调整臂是汽车制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关于制动调整臂主要分为手动调节和自动调节两种方式,由于手动调节相对安全系数低,自动调节确保车轮具有恒定的刹车间隙,刹车安全可靠得到了广泛应用。当然自动调节的制动调整臂结构相对复杂,造价高昂同时也存在着灵敏度不高等技术问题。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号200920195223. 2公开了一种车辆制动调整臂,包括壳体、蜗轮、蜗杆、调整臂轴、定位锁紧螺丝、定位垫片、定位销、端盖和若干个铆钉,定位垫片中的六角形孔用于固定调整臂轴的六角头部,定位垫片内的条形孔用于定位垫片的左右移 动,定位垫片是通过定位锁紧螺丝与壳体固定,当调整臂需要调整时,先松开定位锁紧螺丝,再向右推动定位垫片,从而可直接调节调整臂轴,来改变蜗轮、蜗杆的传动目的,当调整到位后,只需要推回定位垫片,上紧锁紧螺丝从而使定位垫片固定,该种制动调整臂就是一种手动式的调节方式。对于自动调节制动调整臂需要了解的是制动时调整臂的角行程可划分为三部分1、间隙角度,对应于制动鼓和摩擦衬片的正常间隙;2、超量间隙角度,对应于因摩擦衬片磨损而增加的间隙;3、弹性角度,对应于由制动鼓、摩擦衬片以及制动分泵和制动系统动力传动时引起的弹性。目前自动调节制动调整臂的间隙自动调整时应尽量避开角行程中的弹性角度,但由于补偿的不精确往往会补偿弹性角度,造成调整过头,以致引起"拖磨"甚至"抱死"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调节方式下精确调节刹车间隙,防止补偿弹性角的拉杆式制动调整臂。一种拉杆式制动调整臂,包括内置有蜗轮和蜗杆的制动调整臂壳体,蜗轮和蜗杆相互啮合,所述的制动调整臂壳体一端通过大销轴连接连接叉,连接叉通过小销轴连接拉杆,拉杆端部设有齿条单向离合连接设于制动调整臂壳体内的蜗杆组件。该种拉杆式制动调整臂通过制动调整臂壳体连接的拉杆单向离合控制蜗杆组件,进而控制蜗轮连接的凸轮轴,由凸轮轴调节刹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超量刹车间隙。作为结构优选所述的蜗杆组件包括依次套接于蜗杆芯轴外周的堵盖、止动弹簧、蜗杆、扭簧、转动齿轮、蜗杆轴盖;所述的蜗杆组件安装于制动调整臂壳体内的横向安装孔内。堵盖密闭连接横向安装孔端部防止灰尘进入提高制动调整臂整体使用寿命,并具有定位靠山作用。设于蜗杆和转动齿轮之间的扭簧具有良好的力量传递效果,通过止动弹簧产生的轴向力确保了整个蜗杆组件相对的稳定性。转动齿轮轴向设有环形伸出端,环形伸出端配合连接蜗杆外周,防止转动齿轮与蜗杆之间产生径向晃动。所述的拉杆单向离合控制蜗杆组件,具体的结构为拉杆端部的齿条单向啮合转动齿轮,进而单向离合控制蜗杆组件。所述的制动调整臂壳体侧边设有竖向安装孔,竖向安装孔内置有拉杆的齿条端,竖向安装孔外端设有拉杆护套套接拉杆,防止灰尘进入竖向安装孔;所述的竖向安装孔与制动调整臂壳体内的横向安装孔相互连通。所述的大销轴、小销轴穿过连接叉的一端端部均设有轴孔,上述轴孔分别配合连接大销钉和小销钉,方便简单的实现了大销轴、小销轴的轴向定位。所述的连接连接叉的大销轴和小销轴构成的直线与制动调整臂壳体竖直方向呈倾角设置,通过倾角设置设定刹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角大小。本技术通过制动调整臂壳体连接的拉杆单向离合控制蜗杆组件,进而控制蜗轮连接的凸轮轴,由凸轮轴调节刹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超量刹车间隙。附图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拉杆式制动调整臂安装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拉杆式制动调整臂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拉杆式制动调整臂,包括内置有蜗轮21和蜗杆7的制动调整臂壳体10,蜗轮21和蜗杆7相互啮合,制动调整臂壳体10 —端通过大销轴16连接连接叉12,连接叉12通过小销轴15连接拉杆9,大销轴16、小销轴15穿过连接叉12的一端端部均设有轴孔,上述轴孔分别配合连接大销钉14和小销钉13。拉杆9端部设有齿条单向离合连接设于制动调整臂壳体10内的蜗杆组件,具体的是拉杆9端部的齿条单向啮合蜗杆组件中的转动齿轮5。蜗杆组件安装于制动调整臂壳体10内的横向安装孔内。蜗杆组件包括依次套接于蜗杆芯轴2外周的堵盖18、止动弹簧19、蜗杆7、扭簧6、转动齿轮5、蜗杆轴盖4。转动齿轮5轴向设有环形伸出端,环形伸出端配合连接蜗杆7外周。作为结构优选制动调整臂壳体10侧边设有竖向安装孔,竖向安装孔内置有拉杆9的齿条端,竖向安装孔外端设有拉杆护套8套接拉杆9 ;竖向安装孔与制动调整臂壳体10内的横向安装孔相互连通。连接连接叉12的大销轴16和小销轴15构成的直线与制动调整臂壳体10竖直方向呈倾角设置。本技术具体的工作流程及方法如下1.制动开始在气室推杆作用下,制动调整臂壳体10绕凸轮轴产生转角,并使凸轮轴驱动刹车片转过间隙角,在此过程中,由于连接连接叉12的大销轴16和小销轴15构成的直线与制动调整臂壳体10竖直方向呈倾角设置设定了间隙角的大小,在间隙角范围内不发生调整。2.转经超量间隙角当继续推动制动调整臂壳体10使得蜗轮21连接的凸轮轴继续转动,制动调整臂壳体10的转角大于设定的间隙角时,迫使拉杆9向上位移,驱动转动齿轮5旋转,转动齿轮5将旋转力通过扭簧6迫使蜗杆7随转动齿轮5 —起转动,进而蜗杆7带动蜗轮21连接的凸轮轴相对于超量间隙转动一个角度,对超量间隙进行补偿,完成自动调整臂自动调整的功能。3转动至弹性角继续推动制动调整臂壳体10使得蜗轮21连接的凸轮轴继续转动,直至转完弹性角,此时刹车片与制动鼓已经相接触。作用在凸轮轴和蜗轮21上的力矩迅速增加,蜗轮22作用于蜗杆7上的轴向力7随之增大,克服了拉杆9向上位移,避免凸轮轴过量补偿。4.经过弹性角向后转当制动分离时制动调整臂壳体10往回运动,制动力开始释放整个调整臂向回转过弹性角,直至整个制动调整臂完成了反转调整至其开始位置。该过程中拉杆9向下产生位移,由于单向离合转动齿轮5,转动齿轮5在这个方向可经自由转动由此蜗杆7在止动弹簧19锁止力作用下不受拉杆9控制而转动,整个调整臂回位到起始位置。权利要求1.一种拉杆式制动调整臂,包括内置有蜗轮(21)和蜗杆(7)的制动调整臂壳体(10), 蜗轮(21)和蜗杆(7)相互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调整臂壳体(10) —端通过大销轴 (16)连接连接叉(12),连接叉(12)通过小销轴(15)连接拉杆(9),拉杆(9)端部设有齿条单向离合连接设于制动调整臂壳体(10)内的蜗杆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拉杆式制动调整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杆组件包括依次套接于蜗杆芯轴(2)外周的堵盖(18)、止动弹簧(19)、蜗杆(7)、扭簧(6)、转动齿轮(5)、蜗杆轴盖(4);所述的蜗杆组件安装于制动调整臂壳体(10)内的横向安装孔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杆式制动调整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齿轮(5)轴向设有环形伸出端,环形伸出端配合连接蜗杆⑵外周。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杆式制动调整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9)端部的齿条单向啮合转动齿轮(5)。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杆式制动调整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调整臂壳体 (10)侧边设有竖向安装孔,竖向安装孔内置有拉杆(9)的齿条端,竖向安装孔外端设有拉杆护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杆式制动调整臂,包括内置有蜗轮(21)和蜗杆(7)的制动调整臂壳体(10),蜗轮(21)和蜗杆(7)相互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调整臂壳体(10)一端通过大销轴(16)连接连接叉(12),连接叉(12)通过小销轴(15)连接拉杆(9),拉杆(9)端部设有齿条单向离合连接设于制动调整臂壳体(10)内的蜗杆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槐陈仲安陈木林
申请(专利权)人:陈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