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众专利>正文

一种凸凹叠合面的预应力钢筋砼叠合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6837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3:44
一种凸凹叠合面的预应力钢筋砼叠合梁,包括倒T形的预制预应力的梁体和形的后浇钢筋砼部分,二者组成矩形或上部连楼板的矩形叠合梁,其特征是所述倒T形预制梁纵向埋设有预应力钢绞线,梁体翼缘上埋设有U形箍筋,腹板上埋设有矩形箍筋,箍筋浇入锚固于后浇砼中,所述叠合梁后浇部分砼上部纵向埋有钢筋。预制梁采用倒T形截面,自重轻,吊装运输方便,降低了对塔吊起重的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筋砼梁,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整浇的叠合梁。
技术介绍
在预制整浇结构体系中,一种用于搁置预制次梁的预制主梁通常采用矩形截面,预制梁自重大,且次梁的下部钢筋要伸入主梁内必须采用预留插筋或预留洞口等措施解决,梁的接头处构造较复杂,而且为了安装方便,次梁上必须留设搁置挑头,主次梁联结间的间隙新灌砼的截面处正截面抗剪能力差,整体性也相对较差,施工也不便。一种次梁搁置 方便,倒T形预制梁叠合成矩形梁的主梁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自重轻的凸凹叠合面的预应力钢筋砼叠合梁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凸凹叠合面的预应力钢筋砼叠合梁,包括倒T形的预制预应力的预制梁体和Π形的后浇钢筋砼部分,二者组成矩形或上部连楼板的矩形叠合梁,其特征是所述预制梁体纵向埋设有预应力钢绞线,所述预制梁体的下翼缘上埋设有箍筋,所述预制梁体的腹板上埋设有矩形箍筋,所述箍筋插入锚固于所述后浇钢筋砼部分中,所述后浇钢筋砼部分的上部纵向埋有钢筋。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凸凹叠合面的预应力钢筋砼叠合梁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至少一侧联有若干根垂直于所述预制梁体的预制叠合次梁,所述次梁的预制部分伸入所述后浇钢筋砼部分一定深度,所述次梁的预制部分位于所述预制梁体的翼缘上。所述次梁与预制梁体的翼缘间沿纵向埋设至少一根U形吊筋,所述吊筋锚入所述后浇钢筋砼部分中。所述预制梁体的翼缘上箍筋预制时可为U形在绑扎叠合梁上部钢筋前,其上端直角弯折,组成封闭型箍筋。所述预制梁体的腹板上沿纵向留有通孔,所述通孔上穿有两端带螺纹的钢筋,所述钢筋伸出梁侧面一定长度。所述预制梁体的两端翼缘上表面埋设附加钢筋,所述附加钢筋埋入所述后浇钢筋砼部分中一定长度,所述附加钢筋的另一端伸出梁端面伸入外部柱砼中。所述后浇钢筋砼部分的端部埋置有弯起钢筋,所述弯起钢筋位于所述预制梁体的翼缘上方和腹板两侧对称设置,所述弯起钢筋上端锚入外部柱中。所述预制梁体的腹板侧面和翼缘上表面加工成毛糙面。倒T形预制梁次梁搁置处腹板下部设有通孔,次梁下部钢筋穿过通孔埋入后浇砼中。倒T形预制梁次梁搁置处腹板下部横向埋设有拉结筋,次梁下部钢筋与拉结搭接埋入后浇砼中。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凸凹叠合面的预应力钢筋砼叠合梁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预制梁采用倒T形截面,自重轻,吊装运输方便,降低了对塔吊起重能力的要求。2、倒T形预制梁的台阶上可直接搁置次梁,次梁梁端可直接伸入叠合主梁内,主次梁叠合后整体性好,主次梁的新老砼结合面抗剪能力强。3、叠合后的主梁为矩形截面,抗剪能力强,抗弯刚度大,水平叠合面面积大,叠合面抗剪性能好。4、因省去了梁与梁之间节点模板施工,主梁叠合层侧模支模方便,梁间接头美观。5、现浇叠合层内在梁端部的台阶上放置抗裂附加筋,能解决梁根部裂缝提早出现和裂缝宽度过大的问题,同时增加“塑性铰”区的耗能性能,提高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预制梁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预制梁配筋图。图3是本技术的叠合后配筋图及梁柱联结图。图4是本技术的预制梁体的截面配筋图。图5是本技术的叠合梁的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的叠合后梁端的截面配筋图。图7是本技术次梁与主梁节点图一图8是本技术次梁与主梁节点图二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6,在本技术给出的一种凸凹叠合面的预应力钢筋砼叠合梁的实施例,包括倒T形的预应力的预制梁体I和Π形的后浇钢筋砼部分2,二者组成矩形或上部连楼板的矩形叠合梁,所述预制梁体I纵向埋设有预应力钢绞线3,所述预制梁体I的翼缘11上埋设有箍筋31,所述预制梁体I的腹板12上埋设有矩形箍筋32,所述箍筋31和矩形箍筋32锚固于所述后浇钢筋砼部分2中,所述后浇钢筋砼部分2的上部纵向埋有钢筋33。本技术的叠合梁采用倒T形的预应力的预制梁体I和在预制梁体I上浇注形成的Π形的后浇钢筋砼部分2,预制梁体I的翼缘11上设置的箍筋31和腹板12上设置的矩形箍筋32使得预制梁体I和后浇钢筋砼部分2连接更加牢固,提高了叠合梁的整体性能。本技术采用倒T形预制梁体可以降低预制部分的重量,方便预制部分的运输和吊装,同时方便次梁临时搁置。参见图3,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至少一侧联有若干根垂直于所述预制梁体I的预制叠合次梁4,所述次梁4的预制部分端部伸入所述后浇钢筋砼部分2 —定深度,所述次梁4的预制部分位于所 述预制梁体I的翼缘11上。本技术中的叠合次梁4的端部可以搁置在预制梁体I的翼缘11上,预制梁体I的翼缘11起到支撑的作用,方便吊装。本技术的上述结构方便叠合梁与叠合次梁之间的连接,构成一个预制整浇体系。参见图2和图3,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在所述次梁4与预制梁体I的翼缘11间纵向埋设至少一根U形吊筋34,所述吊筋34插入所述后浇钢筋砼部分2中。本技术在次梁4和预制梁体I之间设置U形吊筋34用于提高两者在该连接处的抗剪性能。U形吊筋34的设置数量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多根。参见图1和图4,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梁体I的翼缘11的箍筋31在绑扎叠合梁上部钢筋前,其上端直角弯折,组成封闭型箍筋。预制时先做成U形是为了预制梁支模方便。参见图1至图3,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预制梁体I的腹板12上沿纵向留有通孔13,所述通孔13上穿有两端带螺纹的钢筋,所述钢筋伸出梁侧面一定长度。此钢筋用于梁侧模施工,拆模时也可将此钢筋抽出重复使用。参见图1至图6,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梁体I的两端翼缘11上表面埋设附加钢筋35,所述附加钢筋35埋入所述后浇钢筋砼部分2中一定长度,所述附加钢筋35的另一端伸出梁端面插入外部柱砼中。所述附加钢筋35用于防止梁端在正变矩作用下提早开裂,同时提高梁端“塑性绞”的耗能性能。参见图1至图3,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后浇钢筋砼部分2的端部埋置有弯起钢筋36,所述弯起钢筋36位于所述预制梁体I的翼缘11上方和腹板12两侧对称设置,所述弯起钢筋36上端锚入外部柱中。所述弯起钢筋36为先对折为U字形,然后将整体在弯折成截面为类Z字形结构,如图中所示结构。这种弯起钢筋36能够提高叠合梁端部的抗剪性能,使得叠合梁与柱的连接更加牢固。当然,这种弯起钢筋36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形式,如平的,斜向设置的等等。参见图1,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梁体I的腹板12侧面和翼缘11上表面加工成毛糙面。设置成毛糙面能够提高预制部分与后浇部分的连接强度,提高新老砼的结合面抗剪强度。参见图7,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次梁4搁置处的所述梁体腹板12设有通孔17,次梁局部钢筋穿过通孔17,埋入后浇砼2中,从而加强次梁钢筋的锚固性能提高整体性。参见图8,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在搁置次梁的所述梁体腹板12的下部横向埋设有钢筋38,钢筋38与次梁的下部钢筋搭接埋入后浇砼2中,使主次梁的整体性提闻。权利要求1.一种凸凹叠合面的预应力钢筋砼叠合梁,包括倒τ形的预制预应力的预制梁体和Π形的后浇钢筋砼部分,二者组成矩形或上部连楼板的矩形叠合梁,其特征是所述预制梁体纵向埋设有预应力钢绞线,所述预制梁体的下翼缘上埋设有箍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凸凹叠合面的预应力钢筋砼叠合梁,包括倒T形的预制预应力的预制梁体和形的后浇钢筋砼部分,二者组成矩形或上部连楼板的矩形叠合梁,其特征是所述预制梁体纵向埋设有预应力钢绞线,所述预制梁体的下翼缘上埋设有箍筋,所述预制梁体的腹板上埋设有矩形箍筋,所述箍筋插入锚固于所述后浇钢筋砼部分中,所述后浇钢筋砼部分的上部纵向埋有钢筋。FDA000020176111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峰
申请(专利权)人:杨众杨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