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制品的制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05366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制品的制备系统,包括:用于提供聚四氟乙烯和聚苯酯的供料模块;用于制得凝聚物的混合模块,混合模块与供料模块相连;用于制备预制品的干燥模块,干燥模块与混合模块相连;以及得到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制品的烧结模块,烧结模块与干燥模块相连。这种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制品的制备系统制备得到的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制品通过添加具有聚苯酯,耐磨、极限PV值相对较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复合树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制品的制备系统
技术介绍
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ene,PTFE),是一种使用了氟取代聚乙烯中所有氢原子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聚四氟乙烯制品具有使用温度范围宽(-180℃~+260℃)、摩擦系数低、自润泽性能好、吸水率低、电性能优良(与频率无关,不受温度的影响)、耐化学药品性能好等优点。然而,纯的聚四氟乙烯制品不耐磨、易蠕变、极限PV值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纯的聚四氟乙烯制品不耐磨、易蠕变、极限PV值低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制备耐磨、耐蠕变、极限PV值相对较高的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制品的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制品的制备系统。一种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制品的制备系统,包括:用于提供聚四氟乙烯和聚苯酯的供料模块;与所述供料模块相连的混合模块,用于按照质量分数将15份~25份的聚苯酯用水调成糊状并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含有75份~85份的聚四氟乙烯的聚四氟乙烯分散液,搅拌直至聚苯酯和聚四氟乙烯全部凝聚脱水上浮,保留凝聚物;与所述混合模块相连的干燥模块,用于清洗和干燥所述混合模块得到的凝聚物,并得到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材料;与所述干燥模块相连的模压模块,用于将所述干燥模块提供的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材料压制成型,得到预制品;以及与所述模压模块相连的烧结模块,用于将所述模压模块提供的预制品升温到325℃~330℃并维持1h~1.5h,接着升温到370℃~380℃并维持6h~7h,逐步冷却后得到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制品。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模块为不锈钢反应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干燥模块为烘箱。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压模块为模压压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供料模块相连的预处理模块,所述预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供料模块提供的聚四氟乙烯和聚苯酯在21℃~25℃下放置36h~50h。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模压模块和所述干燥模块相连的捣料模块,所述捣料模块用于将所述干燥模块得到的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材料捣料均匀。一种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制品的制备系统,包括:不锈钢反应釜,与所述不锈钢反应釜相连的烘箱,与所述烘箱相连的模压机,及与所述模压机相连的烧结炉。这种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制品的制备系统制备得到的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制品通过添加具有耐高温、耐磨、耐蠕变、耐辐照、自润滑、绝缘、导热等优点的聚苯酯,利用聚苯酯所拥有的一些优良特性,以弥补聚四氟乙烯不耐磨、易蠕变、极限PV值低的缺点。相对于纯的聚四氟乙烯制品,这种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制品的制备系统制备得到的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制品耐磨、耐蠕变、极限PV值相对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制品的制备系统的结构图;图2为另一实施例的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制品的制备系统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如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的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制品的制备系统,包括:供料模块10、混合模块30、干燥模块50、模压模块70和烧结模块90。供料模块10用于提供聚四氟乙烯和聚苯酯。其中,聚四氟乙烯的分子量大于1000万,聚苯酯的热失重低于0.5%。在另一个实施例的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制品的制备系统,如图2所示,还包括分别与供料模块10和混合模块30相连的预处理模块20,用于将供料模块10提供的聚四氟乙烯和聚苯酯在21℃~25℃下放置36h~50h。混合模块30与供料模块10相连,用于按照质量分数将15份~25份的聚苯酯用水调成糊状并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含有75份~85份的聚四氟乙烯的聚四氟乙烯分散液,搅拌直至聚苯酯和聚四氟乙烯全部凝聚脱水上浮,保留凝聚物。混合模块30将聚苯脂与聚四氟乙烯分散液混合均匀后,使其共凝聚,然后经干燥获得聚苯脂填充聚四氟乙烯树脂。本实施方式中,混合模块30为不锈钢反应釜。混合模块30的具体工作流程为:首先,将一定量的水放入反应釜中,把聚苯脂用水调成糊状倒入釜中,以400转/分的转速搅拌5分钟后加入聚四氟乙烯分散液,继续搅拌15分钟,当树脂全部凝聚脱水上浮时即可停止搅拌。水与聚四氟乙烯分散液的重量比是:1:1~1:4。实际操作的时候,水和聚四氟乙烯分散液的选择原则为:环境温度高,水的比例就高;如果采用经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过的水也比用自来水要偏高一些。这种混合方式可以使聚苯脂与聚四氟乙烯的混合比较均匀,从而使得得到的复合材料的性能更为优异,制品的质量得到可靠地保证。混合模块30中聚四氟乙烯和聚苯酯的质量比优选为80:20。干燥模块50与混合模块30相连,用于清洗并干燥混合模块30得到的凝聚物,并得到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材料。本实施方式中,干燥模块50为烘箱,烘干的温度可以为100℃~150℃。在另一个实施例的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制品的制备系统,如图2所示,还包括分别与干燥模块50和模压模块70相连的捣料模块60,捣料模块60用于将干燥模块50得到的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材料捣料均匀。模压模块70与干燥模块50相连,用于将干燥模块50提供的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材料压制成型,得到预制品。模压模块70为本领域基本技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本实施方式中,模压模块70为模压压机。下面仅以模压压机压制模具为例进行介绍。模具预处理:对压制模具进行涂脱模剂、熔烘。脱模剂:选用国产596#有机硅树脂为脱模剂。使用时用甲苯稀释,配成10%的有机硅溶液,均匀地涂布在模具的工作腔内,然后置于烘箱内,在250℃~300℃温度下烘焙0.5~2h。加料量计算:加料量M=V×d。其中,M为加料量,V为预成型品体积,d为预成型品比重,d可以取1.92。加料:在21℃~25℃的环境下,按照制品加料量将S30得到的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材料轻轻倒入预先处理的模腔内,轻轻摇动膜腔使其表面平整,因为加压时树脂几乎不向加压的垂直方向移动,所以一开始就要设法使树脂均匀的分布在整个膜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制品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提供聚四氟乙烯和聚苯酯的供料模块;用于按照质量分数将15份~25份的聚苯酯用水调成糊状并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含有75份~85份的聚四氟乙烯的聚四氟乙烯分散液,搅拌直至聚苯酯和聚四氟乙烯全部凝聚脱水上浮,保留凝聚物的混合模块,所述混合模块与所述供料模块相连;用于清洗和干燥所述混合模块得到的凝聚物,并得到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材料的干燥模块,所述干燥模块与所述混合模块相连;用于将所述干燥模块提供的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材料压制成型,得到预制品的模压模块,所述模压模块与所述干燥模块相连;以及用于将所述模压模块提供的预制品升温到325℃~330℃并维持1h~1.5h,接着升温到370℃~380℃并维持6h~7h,逐步冷却后得到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制品的烧结模块,所述烧结模块与所述模压模块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制品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提供聚四氟乙烯和聚苯酯的供料模块;
用于按照质量分数将15份~25份的聚苯酯用水调成糊状并搅拌均匀,然后
加入含有75份~85份的聚四氟乙烯的聚四氟乙烯分散液,搅拌直至聚苯酯和聚
四氟乙烯全部凝聚脱水上浮,保留凝聚物的混合模块,所述混合模块与所述供
料模块相连;
用于清洗和干燥所述混合模块得到的凝聚物,并得到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
合材料的干燥模块,所述干燥模块与所述混合模块相连;
用于将所述干燥模块提供的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材料压制成型,得到预
制品的模压模块,所述模压模块与所述干燥模块相连;以及
用于将所述模压模块提供的预制品升温到325℃~330℃并维持1h~1.5h,接
着升温到370℃~380℃并维持6h~7h,逐步冷却后得到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制
品的烧结模块,所述烧结模块与所述模压模块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四氟乙烯/聚苯酯复合制品的制备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鹏陈敦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明鑫高分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