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导杆穿过工作液箱后壁的电火花腐蚀切割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471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夹在复式刀架台上的工件由张紧地运行在两电极导轨的工具电极加工。液箱盛装工作液体以浸没工件的加工区。由导杆支撑下电极导轨于机架上。导杆在平行于后壁的滑动封口件遮盖的开口中成直角地穿过液箱后壁。导杆成直角地在另一开口穿过封口件并可滑动。封口件设置在液箱外面向机架的后壁侧边。下滑座在复式刀架台上连接封口件,最好用槽,相对于机架,下滑座只能平行于导杆纵向轴运动,而相对于下滑座,上滑座只能垂直于导杆的纵向轴运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以通过利用张紧地运行在上和下电极导轨的线状或带状工具电极对夹持在机床的复式力架台的工件在加工区内进行电火花腐蚀切割的机床。该机床提供以液箱,用以盛装工作液体,该工作液体至少围包该工件的加工区,该下电极导轨通过带有水平纵向轴的细长导杆支撑在机床的机架上,该复式刀架台提供以两块滑座,相互交叉地一块座落在另一块之上,用以使工件相对于机架而言,根据需要在平行于导杆的纵向轴上和水平地在与该导杆成直角地方向上滑动,液箱具有基本上平坦、垂直且面向机架的后壁,并具有由一周缘限制的开口,导杆在与其纵向轴成直角的开口处穿过液箱的后壁,后壁的开口的周缘围绕导杆并与之有间隙,该液箱提供以基本上为板状的封口件,封口件与后壁平行,封口件在后壁上可滑动并总是遮盖后壁的开口,封口件具有由另一周缘限制的另一开口,这提供在封口件的另一开口的另一周缘围绕导杆,其围绕方式使得导杆能在导杆的纵向轴的方向上滑动,提供以第一密封装置以便在导杆和后壁之间形成可滑动的密封,两块滑座中的最上一块滑座牢固地连接夹紧工件的夹紧装置。也牢固地连接液箱的后壁。这种类型的机床在EP-0,133,160或US-4,565,915中为已知,这机床的缺点在于用以使封口件运动所需的力在与导杆的纵向轴成直角的方向上作用在导杆上,因此,在与导杆的纵向成直角的方向上弯曲导杆,与此同时损害工件加工的精密度。除此之外,EP-0,133,160,或US-4,565,915中的已知机床的缺点还在于必须在液箱的后壁上保证对封口件的导向,使得这后壁制造成本昂贵,因为该后壁若不是制成双壁则要提供以导向路轨。为达到工件加工的高精密度,已知必须将整个下导杆连同下电极导轨以及工件和至少上导杆的终端部连同上电极导轨安排成都能淹没在工作液体中。这种建议在US-4,029,929或US-4,363,949中为已知,然而,建议中的技术解决方案有缺点,因为下导杆不能以适当方式直接地支撑在机架上,从而损害加工精密度,同时也阻止(US-4,029,929)两电极的彼此独立运动或使两电极的彼此独立运动变得复杂(US-4,363,949)。在EP-0,264,716或US-4,808,786中已知的建议规定导杆须穿过液箱的后壁,并通过设计线波纹管的挠性封口件形成在导杆和后壁之间的密封。其缺点在于当液箱注满以工作液体时,该波纹管抵挡不住工作液体的压力。在US-4,647,747或US-4,663,509已知的建议中,规定导杆须穿过液箱的后壁,并通过设计成其端部可退绕或绕起的带状物的水平可移动的挠性封口件而形成导杆和后壁之间的密封。其缺点在于这种封口件起着似双边闸板的作用,不过结构非常复杂同时制造成本也非常昂贵。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且具体来说建议一个设备良好且经济的技术解决方案,以便在前序中所述的机床中保证用以使封口件运动所需的力,无论如何都不与导杆的纵向轴成直角的方向上作用于导杆上,从而能够实现工件的高精密加工的目的,与此同时,形成在液箱的后壁处封口件的密封,使得导杆能以最佳的方式支撑在机架上,液箱能完全注满以工作液体。按照本专利技术,在前序中所述的机床中实现这个目的,其技术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封口件设置在液箱外面面向机架的后壁的侧边,两块滑座中的下滑座牢固地连接封口件,相对于机架而言,下滑座只能在平行于导杆的纵向轴的方向上运动,而相对于下滑座而言,上滑座只能在垂直直于导杆的纵向轴的方向上运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机床的重要优点在于,使封口件运动所需的力,无论如何也不在与导杆的纵向轴成直角的方向上作用在导杆上,因此,能实现高精密度加工。用以辅助其密封,封口件最好能在封口件的下段面向液箱的侧边提供以槽,该槽提供以排泄管连接件。由于这个原因,槽最好能设计成在下滑座上牢固支撑封口件的连接件。为了在封口件和后壁之间形成可滑动的密封,第一密封装置最好能包括至少两个设置成彼此相间隙的密封件。由于这个原因,至少一个密封件最好可充以压力气体。此外,若干密封件可各整体地与密封体连接并固定到其上以形成为弯曲的突体,密封体与固定在其上的密封件(34)最好可构成迷宫式密封。通过这些附加措施,其优点在于保证封口件和后壁之间的密封可由简单和成本廉宜的装置来实现。为了在导杆和封口件之间形成可滑动的密封,在第一实例中,第二密封装置最好可包括至少一个波纹管,该波纹管围包括至少导杆的一部分长度,波纹管的一端部密封连接导杆,而波纹管的另一端部则连接封口件。为了在导杆和封口件之间形成可滑动的密封,在第二实例中,第二密封装置最好可包括套筒,该套筒牢固地设置在面向机架的封口件的侧边,围包导杆,与之有间隙,至少两个密封件彼此相互间隙地设置在套筒中,以密封且可滑动的方式围包导杆,套筒结合至少两个密封件和导杆以便限制围绕导杆的密封空间,由于这个原因,最好可在密封空间内充以压力气体。第二密封装置的两个实例中的任何一个都可单独使用,但这并不意味两个实施例不能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地使用。通过这些附加措施,其优点在于在导杆和封口件的密封得到保证,生产和安装不甚困难及成本也不昂贵。下文将通过各实施例的各实例参照附图更详细地叙述本专利技术,在所有附图中各相同的元部件将标以相同的标号,其中附图说明图1 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机床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透视图,其中部分地为剖开部分;图2 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机床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透视图,其中部分地为剖开部分;图3 表示图1的实施例在横越下导杆及相应的液箱的垂直纵向截面的示意侧视图;图4 表示图1的实施例在横越导杆及相应的液箱的水平纵向截面的示意顶视图;图5 表示第二密封装置的第一实例的示意截面图;图6 表示第二密封装置的第二实例作为截面的示意截面图;图7 表示第二密封装置在横越导杆的水平纵向截面的示意图。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用以通过线状或带状式工具电极2电火花腐蚀切割工件1的机床包括一机床底座3和竖直机架4。在底座3上设置包含一块在另一块之上相互叉的两块滑座6、7的复式刀架台5。上滑座6提供以用以夹紧工件1的夹紧装置8,且该上滑座6以可滑动及可调校的方式支撑在下滑座7上,该下滑座7则以可滑动及可调校的方式支撑在底座3上。工具电极2运行穿过夹持在复式刀架台5上的工件1的加工区9。为此目的,工具电极2在位于工件1之上方的上电极导轨10和位于工件1之下方的电极导轨11之间在张紧状态下运行。该上电极导轨10和下电极导轨11分别通过上导杆12和下导杆13支撑在机架4上。在图1和2中所示的各实施例中,该两导杆12和13为细长的杆体且分别具有水平纵向轴14和15,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至少下导杆13以上述方式进行设计。工具电极2由电极供应线盘退绕,从该处,电极被至少一个上辊16偏转其方向而连续地导引到上电极导轨10、加工区9和下电极导轨11处,在抵达下电极导轨11后,该电极将被至少一个下辊17偏转其方向并收集起来,其收集方式可例如将使用过的电极收卷起来或切碎,但在此处未示出。在复式刀架台5上,下滑座7的滑动方向定向成与下导杆13的水平纵向轴15平行,而上滑座6的滑动方向则定向成水平地与该纵向轴15垂直。因此,相对于机架4而言,下滑座7只能平行于下导杆13的纵向轴15而运动,而上滑座6则相对于下滑座7而言,只能在垂直于导杆13的纵向轴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以通过利用张紧地运行在上、下电极导轨(10、11)的线状或带状工具电极(2)将夹持在机床的复式刀架台(5)的工件(1)在加工区(9)内进行电火花腐蚀切割的机床,该机床提供以盛装工作液体的液箱(18),该液箱至少围包工件(1)的加工区(9),通过具有水平纵向轴(15)的细长导杆(13)将下电极导轨(11)支撑在机床的机架(4)上,复式刀架台(5)提供以用以将工件(1)在相对于机架(4)而言按所要求在平行于导杆(13)的纵向轴(15)和在水平方向上垂直于该纵向轴(15)滑动而一块在另一块之上相互交叉的两块滑座(6、7),液箱(18)具有基本上平坦且垂直的、面向机架(4)的后壁(19),还具有由周缘(21a、21b)限制的开口(20a、20b),导杆(13)在垂直于其纵向轴(15)的方向的开口(20a、20b)的位置上穿过液箱(18)的后壁(19),后壁(19)的开口(20a、20b)的周缘(21a、21b)围绕导杆(13)并与之相间隔,液箱(18)提供以基本上呈板状的封口件(22),该封口件(22)平行于后壁(19),可在后壁上滑动,且总是遮盖后壁(19)的开口(20a、20b),封口件(22)具有由另一周缘(25)限制的另一开口(24),另一开口(24)的另一周缘(25)提供在封口件(22)上,围绕导杆(13),使导杆(13)可在其纵向轴(15)的方向上滑动,第一密封装置(32)形成在封口件(22)和后壁间的可滑动的密封,第二密封装置形成在导杆(13)和封口件(22)间的可滑动的密封,两块滑座中的最上一块滑座(6)牢固地连接用以夹紧工件(1)的夹紧装置(8),并牢固地连接液箱(18)的后壁(19),其特片在于:封口件(22)设置在液箱(18)外面且面向机架(4)的后壁(19)的侧边(26)上,两块滑座的下滑座(7)牢固地与封口件(22)连接,且相对于机架(4)而言,只能平行于导杆(13)的纵向轴(15)而运动,相对于下滑座(7)而言,上滑座(6)只能垂直于导杆(13)的纵向轴(15)而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洛代蒂B梅迪奇
申请(专利权)人:洛迦诺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