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无机房载货电梯的后对重装置,包含曳引轮(1)、对重轮(2)、轿底轮(3)、轿厢(4)、导向轮(5)、侧导轮(6)、轿厢门(7)、对重体(8)、曳引绳(9),轿底轮(3)位于轿厢(4)的底部,轿厢门(7)设置在轿厢(4)的前侧,对重轮(2)位于对重体(8)上方,二者均位于轿厢(4)的后侧;曳引绳(9)一侧自曳引轮(1)经由轿底轮(3)和侧导轮(6)至曳引绳固定点(M),另一侧自曳引轮(1)经由导向轮(5)、对重轮(2)、侧导轮(6)至曳引绳固定点(N),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轿厢及轿厢门可得到尽可能宽的设置;运行更平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广泛应用于无机房载货电梯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梯领域,尤其涉及载货电梯的曳引系统,具体地说,涉及无机房载货电梯的对重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无机房载货电梯,通常都是侧对重装置,采用轿底轮绕绳,以便在主机上置时所要求的井道顶层高度最小。如图1所示,为无机房载货电梯侧对重装置的一种公知技术方案,它包括对重轮2、轿底轮3、轿厢4、轿厢门7、对重体8,轿底轮3通常设有4个且均位于轿厢4的底部,对重轮2有2个并和位于其下的对重体8形成电梯对重系统,轿厢门7设置在轿厢4的前侧,对重轮2和对重体8位于轿厢4的左侧,即形成所谓的侧对重装置。本设计的不足之处在于当电梯井道宽度受到限制时,而同时要求轿厢宽度较大,且轿厢为单边开门的时候,侧对重装置将会挤占本就狭小的宽度空间,使得轿厢及轿厢门无法尽可能宽的设置,达不到用户的心理需求,削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当前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特提出一种新的无机房载货电梯的后对重装置,它不仅能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还具有其它许多有益的效果。无机房载货电梯的后对重装置,包含曳引轮1、对重轮2、轿底轮3、轿厢4、导向轮5、侧导轮6、轿厢门7、对重体8、曳引绳9,所述的轿底轮3位于所述的轿厢4的底部,所述的轿厢门7设置在所述的轿厢4的前侧,所述的对重轮2位于所述的对重体8上方,二者形成电梯对重系统,所述的对重轮2和所述的对重体8位于所述的轿厢4的后侧;所述的曳引绳9 一侧自曳引轮I经由轿底轮3和侧导轮6至曳引绳固定点M,另一侧自曳引轮I经由导向轮5、对重轮2、侧导轮6至曳引绳固定点N。上述所列各构件均为电梯的通用配置,其结构功能在此不详述。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轿厢门,即是通常所称的电梯门,是乘客或者货物进入电梯轿厢的通道,其所在位置我们定义为轿厢的前侧,和其相正对的位置,就是轿厢的后侧,而这里,正是本技术对重系统所设置的位置。为了使整个曳引系统运作流畅,通常,轿底轮3设置有4个,两两一组,且均分布于轿厢4的底部四角处,因轿底轮位于轿底前后两端,在货物装卸中,由于曳引绳的作用,可大幅度减轻因轿厢偏载时导靴对导轨的作用力。由于上述设置,使本技术实现了其专利技术目的,其有益效果在于(1)当电梯井道宽度受到限制时,而同时要求轿厢宽度较大,且轿厢为单边开门的时候,后对重装置将不会挤占本就狭小的宽度空间,使得轿厢及轿厢门得到尽可能宽的设置,达到用户的心理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运行平稳。轿底轮3设置有4个,且均分布于轿厢4的底部四角处,在货物装卸中,由于曳引绳的作用,可大幅度减轻因轿厢偏载时导靴对导轨的作用力。由于上述有益效果,本技术广泛应用于无机房载货电梯,尤其是大吨位载货电梯。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侧对重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绕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2所示,无机房载货电梯的后对重装置,它包括对重轮2、轿底轮3、轿厢4、轿厢门7、对重体8,轿底轮3设有4个且均位于轿厢4的底部四角处,对重轮2有2个并和位于其下的对重体8形成电梯对重系统,轿厢门7设置在轿厢4的前侧,对重轮2和对重体8位于轿厢4的后侧,即形成所谓的后对重装置。所谓的轿厢门,即是通常所称的电梯门,是乘客或者货物进入电梯轿厢的通道,其所在位置我们定义为轿厢的前侧,和其相正对的轿厢另一侧的位置,就是轿厢的后侧。如图3所示,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绕线结构示意图。它包含曳引轮1、对重轮2、轿底轮3、轿厢4、导向轮5、侧导轮6、轿厢门7、对重体8、曳引绳9。所述的轿底轮3设置有4个,即形成所谓的4比I曳引结构,它们两两一组,均位于所述的轿厢4的底部四角处(轿厢的底面通常呈矩形)。所述的轿厢门7设置在所述的轿厢4的前侧,是乘客或者货物进入轿厢的通道。所述的对重轮2位于所述的对重体8上方,二者形成电梯对重系统,为了使电梯运行更加平稳,对重轮2的个数为2个,对称分布在对重体8的上方。对重轮2和所述的对重体8位于所述的轿厢4的后侧;所述的曳引绳9 一侧自曳引轮I经由轿底轮3和侧导轮6至曳引绳固定点M,另一侧自曳引轮I经由导向轮5、对重轮2、侧导轮6至曳引绳固定点N。权利要求1.无机房载货电梯的后对重装置,包含曳引轮(I)、对重轮(2)、轿底轮(3)、轿厢(4)、导向轮(5)、侧导轮(6)、轿厢门(7)、对重体(8)、曳引绳(9),所述的轿底轮(3)位于所述的轿厢(4)的底部,所述的轿厢门(7)设置在所述的轿厢(4)的前侧,所述的对重轮(2)位于所述的对重体(8)上方,二者形成电梯对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重轮(2)和所述的对重体(8)位于所述的轿厢(4)的后侧;所述的曳引绳(9) 一侧自曳引轮(I)经由轿底轮(3)和侧导轮(6)至曳引绳固定点(M),另一侧自曳引轮(I)经由导向轮(5)、对重轮(2)、侧导轮(6)至曳引绳固定点(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载货电梯的后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轿底轮(3)通常设置为4个,且两两一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无机房载货电梯的后对重装置,包含曳引轮(1)、对重轮(2)、轿底轮(3)、轿厢(4)、导向轮(5)、侧导轮(6)、轿厢门(7)、对重体(8)、曳引绳(9),轿底轮(3)位于轿厢(4)的底部,轿厢门(7)设置在轿厢(4)的前侧,对重轮(2)位于对重体(8)上方,二者均位于轿厢(4)的后侧;曳引绳(9)一侧自曳引轮(1)经由轿底轮(3)和侧导轮(6)至曳引绳固定点(M),另一侧自曳引轮(1)经由导向轮(5)、对重轮(2)、侧导轮(6)至曳引绳固定点(N),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轿厢及轿厢门可得到尽可能宽的设置;运行更平稳,本技术广泛应用于无机房载货电梯中。文档编号B66B17/12GK202829217SQ201220488108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0日专利技术者谭平西 申请人:广东菱王电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机房载货电梯的后对重装置,包含曳引轮(1)、对重轮(2)、轿底轮(3)、轿厢(4)、导向轮(5)、侧导轮(6)、轿厢门(7)、对重体(8)、曳引绳(9),所述的轿底轮(3)位于所述的轿厢(4)的底部,所述的轿厢门(7)设置在所述的轿厢(4)的前侧,所述的对重轮(2)位于所述的对重体(8)上方,二者形成电梯对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重轮(2)和所述的对重体(8)位于所述的轿厢(4)的后侧;所述的曳引绳(9)一侧自曳引轮(1)经由轿底轮(3)和侧导轮(6)至曳引绳固定点(M),?另一侧自曳引轮(1)经由导向轮(5)、对重轮(2)、侧导轮(6)至曳引绳固定点(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平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菱王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