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双重防伪瓶盖,包括外套、内套、内塞、RFID电子标签及外盖,其中,内塞套设于内套上端且与内套通过螺纹匹配的方式连接,内塞设置在外盖内且与外盖连接,外套上端套设于内套上,外盖下部设有与外套上端面接触的撕裂环。外盖内壁设有外盖斜齿,内塞外壁设有与外盖斜齿位置对应、形状匹配的内塞斜齿,RFID电子标签设置于内塞上端面,外盖内顶部连接有位于RFID电子标签正上方的切割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结构破坏和RFID电子标签进行双重防伪,提高了防伪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瓶盖,具体是双重防伪瓶盖。
技术介绍
为了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对消费者、生产厂家造成危害和损失,各类酒和饮料的瓶盖上都增加了防伪结构而形成防伪瓶盖。目前广泛使用的防伪瓶盖多为单一防伪功能的一次性防伪瓶盖,如结构破坏型一次性防伪瓶盖、带RFID电子标签的一次性防伪瓶盖。现有单一防伪功能的一次性防伪瓶盖便于不法分子直接仿冒,这就使得瓶盖的防伪效果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结构破坏方式和RFID电子标签数据读出功能的双重防伪瓶盖,其增强了瓶盖的防伪效果。本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双重防伪瓶盖,包括外套、内套、内塞、RFID电子标签及外盖,所述内塞套设于内套上端且与内套通过螺纹匹配的方式连接,所述内塞设置在外盖内且与外盖连接,所述外套上端套设于内套上,外盖下部设有与外套上端面接触的撕裂环;所述外盖内壁设有外盖斜齿,内塞外壁设有与外盖斜齿位置对应、形状匹配的内塞斜齿,所述RFID电子标签设置于内塞上端面,外盖内顶部连接有位于RFID电子标签正上方的切割刃,所述外盖斜齿与内塞斜齿之间的间距、切割刃与RFID电子标签之间的间距均小于撕裂环的高度。本技术在未撕去撕裂环时,因由撕裂环对外盖的支撑,外盖斜齿和内塞斜齿不能接触;本技术的RFID电子标签的IC芯片可写入以CPK加密技术加密和签名的商品数据,进而使带NFC功能的手机独立读出商品数据,实现大众识别鉴真的功能,本技术还可向RFID电子标签的IC芯片写入用常用加密技术加密的商品信息,通过网络连接数据中心可以读出商品的信息。所述内塞由圆筒状壁板及连接于圆筒状壁板上端面的内塞盖板构成,所述内塞的圆筒状壁板内壁构成有内塞螺纹,内套外壁构成有与内塞螺纹位置对应、大小形状匹配的内套螺纹。所述内塞的圆筒状壁板上端外凸构成有内塞定位环,外盖内壁构成有外盖定位环,外盖定位环的上端面与内塞定位环下端面接触。本技术通过外盖定位环的上端面与内塞定位环下端面接触来完成外盖与内塞的嵌位连接,安装方便。双重防伪瓶盖,还包括内芯,所述内塞盖板上端面构成一圆环形平面,该圆环形平面的中央部位设有圆形凹台,所述内芯包括圆环盘及连接于圆环盘上端面且接通圆环盘内环的套管,内芯的圆环盘设置于圆环形平面上端面,内芯的套管位于圆形凹台上方,内芯的套管内壁上端内凸构成有环状限位台,所述RFID电子标签构成圆环状,内芯的套管穿过电子标签的内环,所述外盖内顶部连接有芯柱,所述芯柱下端穿过内芯的套管后嵌入圆形凹台内,芯柱下端构成有倒勾,且芯柱的倒勾上端与环状限位台的下端面接触。所述内套上下端两端分别构成有液体出口和液体入口,所述内套内部构成有锥台状限流板,所述锥台状限流板构成有接通液体入口和液体出口的液体流通口。本技术设置锥台状限流板的目的在于缓冲液体流速,进而可减缓液体在液出液体出口时的冲力。所述内塞构成有密封内套上端开口的密封环。密封环在瓶盖旋紧时对液体出口进行密封,如此,能进一步的保证本技术对瓶口的密封性能。所述内套包括上连接管、下嵌位管及连接上连接管和下嵌位管的中限位管,所述上连接管与内塞连接,所述下嵌位管与瓶口大小匹配且嵌入瓶口内,所述中限位管设置在瓶口上。所述中限位管和下嵌位管两者与瓶口接触的端面均构成有尖状密封环。本技术设置尖状密封环的目的在于增强内套与瓶口之间的密封效果。所述内塞斜齿和外盖斜齿均由螺旋斜面构成。本技术在开启和旋紧瓶盖时,外盖斜齿与内塞斜齿相互嵌合,进而带动内塞与内套之间连接关系松动或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包括外套、内套、内塞、RFID电子标签及外盖,其中,内塞套设于内套上端且与内套通过螺纹匹配的方式连接,内塞设置在外盖内,内塞设置在外盖内且与外盖连接,外套上端套设于内套上,外盖下部设有与外套上端面接触的撕裂环,外盖内壁设有外盖斜齿,内塞外壁设有内塞斜齿,RFID电子标签设置于内塞上端面,外盖内顶部连接有位于RFID电子标签正上方的切割刃,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本技术由撕裂环和RFID电子标签进行双重防伪,提高了防伪效果,本技术应用时由内套嵌入瓶口内,若需打开瓶盖,则必须先手动撕去撕裂环,再将外盖轻微下压使其外盖斜齿嵌入内塞斜齿内,下压外盖的过程中RFID电子标签在切割刃的作用下其IC芯片受到破坏,通过旋转外盖带动内塞转动,则可使内塞从内套上脱落,此时即可倒出液体,本技术在首次开启瓶盖时撕裂环和RFID电子标签的IC芯片均已被破坏,能避免二次利用。(2)本技术还设有内芯,外盖内顶部连接的芯柱穿过内芯5的套管后嵌入圆形凹台内,芯柱的倒勾上端与环状限位台的下端面接触,本技术在芯柱的作用下,若外盖被强行撬开时会自毁RFID电子标签,这进一步保证本技术的防伪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瓶口,2、外套,3、内套,4、内塞,5、内芯,6、RFID电子标签,7、外盖,8、芯柱,9、切割刃,10、外盖定位环,11、外盖斜齿,12、撕裂环,13、内塞定位环,14、密封环,15、内塞斜齿,16、内塞螺纹,17、内套螺纹,18、锥台状限流板,19、尖状密封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一如图1及图2所示,双重防伪瓶盖,包括外套2、内套3、内塞4、RFID电子标签6及外盖7,其中,内套3包括上连接管、下嵌位管及连接上连接管和下嵌位管的中限位管,下嵌位管与瓶口 I大小匹配且嵌入瓶口 I内,中限位管设置在瓶口 I上,为了保证内套3与瓶口I之间的密封性能,阻止液体外溢,内套3的中限位管和下嵌位管两者与瓶口 I接触的端面均构成有尖状密封环19。内套3上下端两端分别构成有液体出口和液体入口,内套3内部构成有锥台状限流板18,锥台状限流板18构成有接通液体入口和液体出口的液体流通口。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锥台状限流板18并非实心结构,其在液体入口与液体流通口之间的区域构成有锥台状液体缓冲区。内塞4设置在外盖7内,内塞4上端外凸构成有内塞定位环13,外盖7内壁构成有外盖定位环10,外盖定位环10的上端面与内塞定位环13下端面接触,进而完成内塞4与外盖7嵌位连接。内塞7由圆筒状壁板及连接于圆筒状壁板上端面的内塞盖板构成,内塞7的圆筒状壁板内壁构成有内塞螺纹16,内套3的上连接管外壁构成有与内塞螺纹16位置对应、大小形状匹配的内套螺纹17,内塞4套设于内套3的上连接管上且与内套3通过螺纹匹配的方式连接。为了提高内塞4对内套3的密封性能,内塞4构成有密封内套3上端开口的密封环14。外套2上端套设于内套3上,外盖7下部设有与外套2上端面接触的撕裂环12,外套2既加强内套3在瓶口 I的安装固定,又为撕裂环12提供了支承定位面,同时也起到美化外观的作用。RFID电子标签6通过超声波焊接外圆边缘的方式设置于内塞4的内塞盖板上端面,外盖7内顶部连接有位于RFID电子标签6正上方的切割刃9,切割刃9与RFID电子标签6之间的间距小于撕裂环12的高度。外盖7内壁设有外盖斜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重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2)、内套(3)、内塞(4)、RFID电子标签(6)及外盖(7),所述内塞(4)套设于内套(3)上端且与内套(3)通过螺纹匹配的方式连接,所述内塞(4)设置在外盖(7)内且与外盖(7)连接,所述外套(2)上端套设于内套(3)上,外盖(7)下部设有与外套(2)上端面接触的撕裂环(12);所述外盖(7)内壁设有外盖斜齿(11),内塞(4)外壁设有与外盖斜齿(11)位置对应、形状匹配的内塞斜齿(15),所述RFID电子标签(6)设置于内塞(4)上端面,外盖(7)内顶部连接有位于RFID电子标签(6)正上方的切割刃(9),所述外盖斜齿(11)与内塞斜齿(15)之间的间距、切割刃(9)与RFID电子标签(6)之间的间距均小于撕裂环(12)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国,陈谦,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易恒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