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卫华专利>正文

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3396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结构,其前叉管的下端部铰接有减震摇臂,前叉管的支耳与减震摇臂的中间部位之间设有减震器,减震摇臂为V型,减震摇臂的V型结构的内凹的底部具有与减震器铰接的筒状销座,筒状销座的外圆柱面与减震摇臂的V型结构的两侧之间均具有过渡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减震摇臂为V型,并且,减震摇臂的V型结构的内凹的底部设置有筒状销座,筒状销座的外圆柱面与减震摇臂的V型结构的两侧之间均具有过渡加强筋,销座与加强筋的存在将减震摇臂的两侧连在了一起,增加了整个减震摇臂的刚度,增强了减震摇臂的抗冲击能力,减震摇臂不易变形断裂,从而增强了摩托车的防撞性,增大了摩托车的承载量、提高了摩托车的安全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震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在摩托车前部的减震器结 构。
技术介绍
摩托车的前轮减震采用的是直筒式前减震,申请号为200920166593. 3的中国专 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三轮摩托车前减震装置,其具有一个前叉管,前叉管为S型,分上中下 三段,在前叉管中段的上部设置有支耳,在前叉管下段的下端部铰接设置有U型减震摇臂, U型减震摇臂的一端与前叉管铰接,另一端用于安装在前车轮的轮轴上,支耳与U型减震摇 臂的中间部位之间设置有减震器,减震器的上端铰接设置在支耳上,减震器的下端同于设 置在U型减震摇臂中间的内凹底部的筒状销座与U型减震摇臂铰接配合。该专利技术创造的减 震摇臂为U型的,具有一个较平的底部,其筒状销座就设置在该底部上,筒状销座与U型减 震摇臂的两侧之间没有联系,当U型减震摇臂的两端受力时,U型减震摇臂会变形,当减震 器压缩到底后,如果U型减震摇臂进一步受力就会造成U型减震摇臂的变形,由于U型减震 摇臂的两侧之间没有支撑,使得U型减震摇臂的抗变形能力下降,U型减震摇臂容易发生断 裂,造成摩托车的防撞性能低、承载量小、安全性差。另外,该专利技术创造的前叉管的下段与中段之间的夹角较小,致使前叉管的刚度降 低,容易产生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为U型 减震摇臂的抗变形能力低,U型减震摇臂容易发生断裂,而造成的摩托车的防撞性能低、承 载量小、安全性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结构,包 括S型的前叉管,前叉管的下端部铰接设置有减震摇臂,前叉管中段的上部设置的支耳与 减震摇臂的中间部位之间设置有减震器,所述的减震摇臂为V型,减震摇臂的V型结构的内 凹的底部具有用于与减震器铰接的筒状销座,筒状销座的外圆柱面与减震摇臂的V型结构 的两侧之间均具有过渡加强筋。所述的前叉管的下段与竖直直线之间具有夹角,前叉管远离减震器偏斜。本技术的减震摇臂为V型,并且,减震摇臂的V型结构的内凹的底部设置有筒 状销座,筒状销座的外圆柱面与减震摇臂的V型结构的两侧之间均具有过渡加强筋,销座 与加强筋的存在将减震摇臂的两侧连在了一起,增加了整个减震摇臂的刚度,增强了减震 摇臂的抗冲击能力,减震摇臂不易变形断裂,从而增强了摩托车的防撞性,增大了摩托车的 承载量、提高了摩托车的安全性能。前叉管的下段与竖直直线之间具有夹角,前叉管远离减震器偏斜,这样前叉管的 中段与下段之间的夹角相对于现有技术要大,使得前叉管的刚度增强,提高了前叉管的抗冲击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减震摇臂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减震摇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结构的实施例,在图广4中,其前叉管I为S型的,具有三段, 上段、中段和下段,前叉管I的下端部铰接设置有减震摇臂4,减震摇臂4的一端与前叉管I 铰接,减震摇臂4的另一端用于转动装配在车轮的轮轴上。前叉管I中段的上部设置的支 耳2,支耳2上设置有销孔。减震摇臂4为V型的,减震摇臂4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筒状销座 5,筒状销座5处在减震摇臂4的V型结构的内凹的底部。筒状销座5的外圆柱面与减震摇 臂的V型结构的两侧之间均具有过渡加强筋6。支耳2与减震摇臂4的中间部位之间设置 有减震器3,减震器3的上端通过支耳2上的销孔与支耳2铰接,减震器的下端通过筒状销 座5与减震摇臂4铰接。前叉管I的下段与竖直直线之间具有夹角,前叉管I远离减震器3偏斜。销座与加强筋将减震摇臂的两侧连在了一起,使得减震摇臂的整体性能较好,不 容易发生变形,能很好的承受来自车轮的压力。同样前叉管向远离减震器3的方向偏斜,使得前叉管的刚度较大。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结构,包括S型的前叉管,前叉管的下端部铰接设置有减震摇臂,前叉管中段的上部设置的支耳与减震摇臂的中间部位之间设置有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摇臂为V型,减震摇臂的V型结构的内凹的底部具有用于与减震器铰接的筒状销座,筒状销座的外圆柱面与减震摇臂的V型结构的两侧之间均具有过渡加强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前减震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叉管的下段与竖直直线之间具有夹角,前叉管远离减震器偏斜。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结构,其前叉管的下端部铰接有减震摇臂,前叉管的支耳与减震摇臂的中间部位之间设有减震器,减震摇臂为V型,减震摇臂的V型结构的内凹的底部具有与减震器铰接的筒状销座,筒状销座的外圆柱面与减震摇臂的V型结构的两侧之间均具有过渡加强筋。本技术的减震摇臂为V型,并且,减震摇臂的V型结构的内凹的底部设置有筒状销座,筒状销座的外圆柱面与减震摇臂的V型结构的两侧之间均具有过渡加强筋,销座与加强筋的存在将减震摇臂的两侧连在了一起,增加了整个减震摇臂的刚度,增强了减震摇臂的抗冲击能力,减震摇臂不易变形断裂,从而增强了摩托车的防撞性,增大了摩托车的承载量、提高了摩托车的安全性能。文档编号B62K25/24GK202827946SQ20122039174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8日专利技术者李卫华, 刘洋 申请人:李卫华, 刘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结构,包括S型的前叉管,前叉管的下端部铰接设置有减震摇臂,前叉管中段的上部设置的支耳与减震摇臂的中间部位之间设置有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摇臂为V型,减震摇臂的V型结构的内凹的底部具有用于与减震器铰接的筒状销座,筒状销座的外圆柱面与减震摇臂的V型结构的两侧之间均具有过渡加强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华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李卫华刘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