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刹车脚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02427 阅读:4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中控刹车脚轮系统,包括脚轮架(1)、U字形挡位杆(2)和定向控制机构(3);所述脚轮架(1)下方设有A中央控制脚轮(4)、B中央控制脚轮(5)、C中央控制脚轮(6)和D中央控制脚轮(7);所述挡位杆(2)的两端分别设置在A中央控制脚轮(4)和B中央控制脚轮(5)的锁定控制杆上;所述定向控制机构(3)的一端设置在A中央控制脚轮(4)的锁定控制杆上,定向控制机构(3)的另一端设置在C中央控制脚轮(6)的锁定控制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具有驻车挡和移动挡两个挡位的脚轮系统基础上,增加了转向挡,使得转向非常方便;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脚轮系统,特别是一种中控刹车脚轮系统
技术介绍
脚轮是一种常用的机械五金配件,通常安装在推车、家具、医疗床等的底角与底架一起构成一个脚轮系统,以方便移动。目前,现有的脚轮系统一般由万向脚轮组成,且只有驻车挡和移动挡两个挡位,所以存在转弯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中控刹车脚轮系统。本技术具有驻车挡、移动挡和转向挡三个挡位,转向方便。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控刹车脚轮系统,包括脚轮架、U字形挡位杆和定向控制机构;所述脚轮架下方设有A中央控制脚轮、B中央控制脚轮、C中央控制脚轮和D中央控制脚轮;所述挡位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A中央控制脚轮和B中央控制脚轮的锁定控制杆上;所述定向控制机构的一端设置在A中央控制脚轮的锁定控制杆上,定向控制机构的另一端设置在C中央控制脚轮的锁定控制杆上。前述的中控刹车脚轮系统中,所述定向控制机构包括定向控制连杆,定向控制连杆的两端设有定向控制曲柄。前述的中控刹车脚轮系统中,所述定向控制连杆包括主杆和与主杆活动连接的连杆端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具有驻车挡和移动挡两个挡位的脚轮系统基础上,增加了转向挡,使得转向方便。当本技术处于移动挡时,所有脚轮均为万向脚轮,本技术可以任意移动;当本技术处于驻车挡时,本技术不能移动;当本技术处于转向挡时,C中央控制脚轮为定向脚轮,其余脚轮为万向脚轮,本技术可轻松转入待转入的方位。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正面投影视图;图3是中央控制脚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_脚轮架,2-挡位杆,3-定向控制机构,4-A中央控制脚轮,5-B中央控制脚轮,6-C中央控制脚轮,7-D中央控制脚轮,8-定向控制连杆,9-定向控制曲柄,10-主杆,11-连杆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中控刹车脚轮系统,构成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脚轮架1、U字形挡位杆2和定向控制机构3 ;所述脚轮架I下方设有A中央控制脚轮4、B中央控制脚轮5、C中央控制脚轮6和D中央控制脚轮7 ;所述挡位杆2的两端分别设置在A中央控制脚轮4和B中央控制脚轮5的锁定控制杆上;所述定向控制机构3的一端设置在A中央控制脚轮4的锁定控制杆上,定向控制机构3的另一端设置在C中央控制脚轮6的锁定控制杆上。所述定向控制机构3包括定向控制连杆8,定向控制连杆8的两端设有定向控制曲柄9。所述定向控制连杆8包括主杆10和与主杆10活动连接的连杆端子11。所述A中央控制脚轮4、B中央控制脚轮5、C中央控制脚轮6和D中央控制脚轮7均采用福州施可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TC系列中央控制脚轮,其具有三个工作状态(全方位释放状态、全锁定状态和定向锁定状态)。如图3所示,此中央控制脚轮包括锁定控制杆,锁定控制杆上设有一个带有六角轴孔的凸轮。通过旋转带有六角轴孔的凸轮,可以将中央控制脚轮转换到不同的工作状态。本技术工作原理本技术具有驻车挡、移动挡和转向挡三个挡位。(I)当挡位杆2处于图2中所示位置时,本技术处于移动挡。此时,A中央控制脚轮4、B中央控制脚轮5、C中央控制脚轮6和D中央控制脚轮7均处于全方位释放状态,为万向脚轮,本技术可以任意移动。(2)将挡位杆2相对图2中所示位置向下拉,本技术处于驻车挡。此时,A中央控制脚轮4、B中央控制脚轮5和C中央控制脚轮6均处于全锁定状态,本技术不能移动。(3)将挡位杆2相对图2中所示位置向上抬,本技术处于转向挡。此时,C中央控制脚轮6处于定向锁定状态,为定向脚轮,其余脚轮处于全方位释放状态,为万向脚轮,本技术可轻松转入待转入的方位。由上述可知,本技术处于转向挡时,能轻松实现转向;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权利要求1.中控刹车脚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轮架(I)、U字形挡位杆(2)和定向控制机构(3);所述脚轮架(I)下方设有A中央控制脚轮(4)、B中央控制脚轮(5)、C中央控制脚轮(6)和D中央控制脚轮(7);所述挡位杆(2)的两端分别设置在A中央控制脚轮(4)和B中央控制脚轮(5)的锁定控制杆上;所述定向控制机构(3)的一端设置在A中央控制脚轮(4)的锁定控制杆上,定向控制机构(3)的另一端设置在C中央控制脚轮(6)的锁定控制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控刹车脚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控制机构(3)包括定向控制连杆(8),定向控制连杆(8)的两端设有定向控制曲柄(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控刹车脚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控制连杆(8)包括主杆(10)和与主杆(10)活动连接的连杆端子(1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中控刹车脚轮系统,包括脚轮架(1)、U字形挡位杆(2)和定向控制机构(3);所述脚轮架(1)下方设有A中央控制脚轮(4)、B中央控制脚轮(5)、C中央控制脚轮(6)和D中央控制脚轮(7);所述挡位杆(2)的两端分别设置在A中央控制脚轮(4)和B中央控制脚轮(5)的锁定控制杆上;所述定向控制机构(3)的一端设置在A中央控制脚轮(4)的锁定控制杆上,定向控制机构(3)的另一端设置在C中央控制脚轮(6)的锁定控制杆上。本技术在具有驻车挡和移动挡两个挡位的脚轮系统基础上,增加了转向挡,使得转向非常方便;且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文档编号B60B33/00GK202826977SQ201220582868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7日专利技术者朱新江 申请人:湖州市南浔鑫江医疗器械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中控刹车脚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轮架(1)、U字形挡位杆(2)和定向控制机构(3);所述脚轮架(1)下方设有A中央控制脚轮(4)、B中央控制脚轮(5)、C中央控制脚轮(6)和D中央控制脚轮(7);所述挡位杆(2)的两端分别设置在A中央控制脚轮(4)和B中央控制脚轮(5)的锁定控制杆上;所述定向控制机构(3)的一端设置在A中央控制脚轮(4)的锁定控制杆上,定向控制机构(3)的另一端设置在C中央控制脚轮(6)的锁定控制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新江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市南浔鑫江医疗器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