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98978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切割装置,该切割装置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传动单元以及若干个切刀和隔圈,所述第一、第二转轴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且两者互相平行,所述若干切刀和隔圈套接在第一、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第二转轴上的切刀、隔圈分别与第二、第一转轴上的隔圈、切刀接触连接,所述传动单元传动连接第一、第二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切割装置能够自动高效地进行锂切割作业,且结构简单,便于拆装维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锂原料需要切割成一定规格的锂粒使其有较大的外接触面才能进行后续的液化及铸型作业,现有的锂切割工艺,采用人工常规切割,需要大量的人力,且切割效率较为低下,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高效进行锂切割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切割装置,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切割装置,设置在机架上, 该切割装置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传动单元以及若干个切刀和隔圈,所述第一、第二转轴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且两者互相平行,所述若干切刀和隔圈套接在第一、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第二转轴上的切刀、隔圈分别与第二、第一转轴上的隔圈、切刀接触连接,所述传动单元传动连接第一、第二转轴。所述的一种切割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切刀和隔圈依次相间套接在第一、第二转轴上。所述的一种切割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第一、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一、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的一种切割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第一、第二转轴呈正六边形柱体,所述切刀和隔圈中部设有与所述多边形柱体相配合的正六边形通孔。所述的一种切割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切刀的外缘均匀分布有18个刀齿。所述的一种切割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隔圈为中部设有正六边形通孔的圆柱体。本技术提供的切割装置能够自动高效地进行锂切割作业,且结构简单,便于拆装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切刀结构示意图。图3为隔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该设置在机架5上, 具体包括第一转轴1、第二转轴2、传动单元3以及若干个切刀6和隔圈4,第一、第二转轴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5上且两者互相平行,若干切刀和隔圈依次相间套接套接在第一、第二转轴上,第一、第二转轴上的切刀、隔圈分别与第二、第一转轴上的隔圈、切刀接触连接,传动单元3传动连接第一、第二转轴。传动单元包括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2,第一、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一、第二转轴固定连接。第一、第二转轴呈正六边形柱体,切刀6和隔圈4中部设有与多边形柱体相配合的正六边形通孔。切刀的外缘均匀分布有18个刀齿61。隔圈为中部设有正六边形通孔的圆柱体。作业时,外部电机带动两根转轴转动,第一、第二转轴上的切刀、隔圈分别与第二、第一转轴上的隔圈、切刀相挤压,从而将锂原料切割成锂粒。本技术提供的切割装置能够自动高效地进行锂切割作业,且结构简单,便于拆装维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切割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该切割装置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传动单元以及若干个切刀和隔圈,所述第一、第二转轴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且两者互相平行,所述若干切刀和隔圈套接在第一、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第二转轴上的切刀、隔圈分别与第二、第一转轴上的隔圈、切刀接触连接,所述传动单元传动连接第一、第二转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割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该切割装置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传动单元以及若干个切刀和隔圈,所述第一、第二转轴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且两者互相平行,所述若干切刀和隔圈套接在第一、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第二转轴上的切刀、隔圈分别与第二、第一转轴上的隔圈、切刀接触连接,所述传动单元传动连接第一、第二转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和隔圈依次相间套接在第一、第二转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炳堂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宏利达锂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