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挂接构件,包括支座和连接件,连接件与物件连接并可挂接于支座上。支座包括一底座和一盖体,底座设有第一连接块和用于安装螺栓的通孔,盖体设有第二连接块和挂接孔,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通过定位销连接,将盖体设于底座上。连接件包括一挂块和一连接颈,挂块形状与挂接孔适配为“十”字形,连接颈两端分别连接挂块和物件,挂块和连接颈挂接于挂接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挂件,包括挂件本体及上述挂接构件,挂接构件之连接件与挂件本体连接。支座通过螺栓固定于墙体上,挂件本体可通过连接件挂接于支座上,其结构简单、稳固、不易脱钩、安装和拆卸方便快捷、清洗容易、制造工艺简单且成本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挂接构件及挂件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生活中常需要将物件悬挂于墙壁或者天花板上,现有技术中悬挂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物件直接固定于墙壁或者天花板上;另一种是在墙壁或者天花板上固定挂钩或挂块,在物件上设挂接孔,通过将挂接孔挂接于挂钩或挂块上以达到悬挂物件目的。第一种悬挂方式拆卸不方便,多用于固定不动的物件;对于需要经常拆卸的物件使用第二种悬挂方式更为方便实用。但,在某些物件上设挂接孔的工艺复杂且制造成本高。而且,当物件意外受到外力时,容易发生“脱钩”的现象,带来不便和损失。再者,上述挂接孔内易积灰尘,清理不方便,影响挂接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稳固、安装和拆卸方便、清洗容易、不易脱钩的挂接构件。本技术提供的挂接构件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挂接构件,包括支座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需要挂载物件的载体连接并挂接于所述支座上;所述支座包括一底座和一盖体,所述底座设有第一连接块和至少两个用于安装螺栓的通孔,所述盖体设有第二连接块和挂接孔,所述盖体设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一挂块和一连接颈,所述挂块形状与所述挂接孔形状适配,所述连接颈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挂块和需要挂载物件的载体,所述挂块和所述连接颈挂接于所述挂接孔内,形成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支座之间的挂接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挂接构件还包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分别设有可容所述定位销同时插入且与所述定位销相配合的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所述定位销插设于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内,形成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的连接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盖体设有一容置腔,所述第二连接块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挂接构件还包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和所述盖体侧壁分别设有可容所述定位销同时插入且与所述定位销相配合的第一销孔、第二销孔和第三销孔,所述定位销插设于所述第一销孔、所述第二销孔和所述第三销孔内,形成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的连接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设有一容置腔,所述第一连接块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挂接构件还包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和所述底座侧壁分别设有可容所述定位销同时插入且与所述定位销相配合的第一销孔、第二销孔和第三销孔,所述定位销插设于所述第一销孔、所述第二销孔和所述第三销孔内,形成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的连接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销为柱体状,垂直其长度方向的断面为矩形。 具体地,所述挂接孔形状为“十”字形。本技术提供的挂接构件有益效果在于I)将设有挂接孔的支座固定于墙体上,连接件与物件连接,在物件上设挂块比设挂接孔的工艺简单且制造成本低,有效解决现有挂接构件制造工艺复杂且成本高的问题。2)底座与盖体使用定位销进行固定连接,其连接结构简单且稳固,无需借助任何工具即可快速完成盖体的安装与拆卸。使用者可自行拆卸盖体对其进行清洗,保持清洁,有效解决不易清理挂接孔内灰尘的问题。3)选用断面为矩形的柱形定位销,可防止盖体绕定位销摆动,以免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之间的连接结构发生松动现象,亦可防止定位销摆放于斜面或者光滑平面上时发生滚动的现象。4 )挂接孔设为“十”字形,挂块形状亦为与挂接孔适配的“十”字形。挂块挂接于盖体时,挂块水平方向的凸臂与容置腔的表面相抵顶,连接颈被卡设于“十”字形挂接孔的下端,形成支座和连接件之间稳固的挂接结构。挂块需要对齐所述“十”字形挂接孔才能脱离盖体,当连接件意外受到向上的推力时,连接颈会滑移至“十”字形挂接孔的上端,其依然被卡设于挂接孔内,有效解决连接件意外受到外力时容易脱落的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挂件,包括挂件本体及所述挂接构件,所述挂接构件之连接件与所述挂件本体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挂接构件有益效果在于将设有挂接孔的支座固定于墙体上,连接件设于挂件本体上,在挂件本体上设挂块比设挂接孔的工艺简单且制造成本低。挂件本体可通过连接件稳固地挂接于支座上,其过程方便快捷。挂件本体亦可从支座上简单快速地卸下。该挂件亦可解决挂件本体意外受到外力时容易脱落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挂接构件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挂接构件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挂件未挂接于支座上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挂件挂接于支座上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与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挂接构件1,包括支座11和连接件12,所述连接件12与需要挂载物件的载体(图未示)连接并挂接于所述支座11上;所述支座11包括一底座111和一盖体112,所述底座111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块1111和三个用于安装螺栓113的通孔1112,所述盖体112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块1121和一个挂接孔1122,所述盖体112设于所述底座111上且所述第一连接块1111和所述第二连接块1121连接;所述连接件12包括一挂块121和一连接颈122,所述挂块121形状与所述挂接孔1122形状适配,所述连接颈122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挂块121和需要挂载物件的载体(图未示),所述挂块121和所述连接颈122挂接于所述挂接孔1122内,形成所述连接件12和所述支座11之间的挂接结构。所述螺栓113穿设于所述通孔1112内,将所述支座11固定于墙体上。所述挂接构件I结构简单、稳固、占用空间小,在物件上设挂块比设挂接孔的工艺简单且制造成本低,有效解决现有挂接构件制造工艺复杂且成本高的问题。进一步地,对于所述底座111和所述盖体112的结构及二者连接方式有以下三种具体结构实施例一(图未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挂接构件还包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分别设有可容所述定位销同时插入且与所述定位销相配合的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所述定位销插设于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内,形成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的连接结构。实施例二 作为本技术所述底座111和所述盖体112的结构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参见图1,所述盖体112设有一容置腔1123,所述第二连接块1121设于所述容置腔1123内,所述挂接构件I还包括一定位销114,所述第一连接块1111、所述第二连接块1121和所述盖体112侧壁分别设有可容所述定位销114同时插入且与所述定位销114相配合的第一销孔11111、第二销孔11211和第三销孔11231,所述定位销114插设于所述第一销孔11111、所述第二销孔11211和所述第三销11231孔内,形成所述第一连接块1111和所述第二连接块1121之间的连接结构。其连接结构简单且稳固,无需借助任何工具即可快速完成所述盖体112的安装与拆卸。使用者可自行拆卸所述盖体112对其进行清洗,保持清洁,有效解决不易清理挂接孔内灰尘的问题。实施例三(图未示)本实施例所述底座111和所述盖体112的连接结构可在所述底座设有一容置腔,所述第一连接块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挂接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挂接构件,包括支座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需要挂载物件的载体连接并挂接于所述支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一底座和一盖体,所述底座设有第一连接块和至少两个用于安装螺栓的通孔,所述盖体设有第二连接块和挂接孔,所述盖体设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一挂块和一连接颈,所述挂块形状与所述挂接孔形状适配,所述连接颈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挂块和需要挂载物件的载体,所述挂块和所述连接颈挂接于所述挂接孔内,形成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支座之间的挂接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接构件,包括支座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需要挂载物件的载体连接并挂接于所述支座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座包括一底座和一盖体,所述底座设有第一连接块和至少两个用于安装螺栓的通孔,所述盖体设有第二连接块和挂接孔,所述盖体设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连接; 所述连接件包括一挂块和一连接颈,所述挂块形状与所述挂接孔形状适配,所述连接颈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挂块和需要挂载物件的载体,所述挂块和所述连接颈挂接于所述挂接孔内,形成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支座之间的挂接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构件还包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分别设有可容所述定位销同时插入且与所述定位销相配合的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所述定位销插设于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内,形成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的连接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有一容置腔,所述第二连接块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挂接构件还包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植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意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