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茂智专利>正文

具颈段螺丝成型机的辅助退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9607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颈段螺丝成型机的辅助退料装置,其主要借助分设于成型机的二模具端缘外侧的顶推杆,在二模具分离时,针对部分黏附于该模具上的胚料予以快速、确实的顶推退料,避免该模具再次冲压时发生重复夹持现象,确实具有降低模具受损及时常停机维修的不便等功效。(*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成型机,特别是一种具颈段螺丝成型机的辅助退料装置
技术介绍
参阅图1,习知具颈段螺丝成型机1包含一机台11,一可使整列胚料2输出的进料装置12,分设于该机台11上且相互对应的模座13与冲具14,以及一连动冲具14移动的冲模调整装置15;其中,该模座13上具有二可分离的模具131,且该二模具131接合时在接合处开设有相对应的沟槽132,配合参阅图2,同时该沟槽132中另开设有通孔133,以便供一退料杆134伸置。制造时,该进料装置12先使该胚料2输送至一定位置,以便该胚料2夹取至该二模具131间,以使该二模具131将该胚料2夹持于该沟槽132位置处,此时该冲模调整装置15即连动该冲具14对该胚料2冲压成型,而后该二模具131再于分离的同时,使该退料杆134从该通孔133中凸伸以顶推已成型的该胚料2(如假想线所示)退料,即完成该胚料2的冲压作业。然而,在实际使用后发现,由于该冲具14对该胚料2冲压成型时,冲压后易使该胚料2黏滞于该模具131上,故业者乃利用该退料杆134的顶推加以改善,但此举又常因该胚料2尺寸大小有异,而一般该通孔133开设的位置均设于该模具131中央处,故对于尺寸较短的胚料2,该顶推杆134易有无法顶推退料的情形,亦即会造成有二胚料2同时被夹持的情况,故该模具131损坏及制造不便等情形亦时常发生,实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颈段螺丝成型机的辅助退料装置,其在退料时快速、确实,更增加模具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具颈段螺丝成型机的辅助退料装置,该成型机包含一机台,一可将整列胚料输出的进料装置,分设于该机台上且相互对应的模座与冲具,以及一连动冲具移动的冲模调整装置;其中,该模座上具有二可分离的模具,且该二模具接合时的接合处开设有相对应的沟槽,当该胚料伸置于该沟槽中时,二模具相互夹合,将该胚料定位于该二模具间;该辅助退料装置设置于模具与冲具之间,其具有至少一驱动单元,以及分设于该模具端缘外侧且与该驱动单元连动的顶推杆,当二模具分离时,该顶推杆恰可伸置于该模具的沟槽位置处。该驱动单元包含一与所述顶推杆相连且穿置该机台上的连结杆,以及一与连结杆相接且设于该机台上的电磁阀。该驱动单元包含一与顶推杆相连且穿置该机台上的连结杆,以及一与连结杆枢接的凸轮组。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辅助退料装置设置于螺丝成型机模座的模具与冲具之间,因此当胚料冲压成型后,其可受到辅助退料装置的顶推杆顶推,而使黏附于该模具上的胚料得以快速、确实的脱离,避免该模具再次冲压时发生重复夹持现象,确实具有降低模具受损及时常停机维修的不便等功效。更具体而言,将本技术与习知作一比较,当可得知本技术确实具有以下所列优点与功效1、可快速、确实地达成退料由于该顶推杆在该二模具分离的同时,可准确地顶推该胚料,因此成型后的该胚料便可顺利地退离该二模具间,以达快速退料的效果。2、增加模具使用寿命仍续上述,鉴于该顶推杆可准确地顶推该胚料退料,因此便不会有二胚料同时位于该二模具间的情况,故可杜绝该二模具重复夹持现象,因此该二模具重复夹持的损坏缺失,可降至最低,相对地,模具使用寿命即可因此而延长。附图说明图1是习知具颈段螺丝成型机的示意图;图2是习知具颈段螺丝成型机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中3成型机 31辅助辅助退料装置32机台 33进料装置34模座 35冲具36冲模调整装置 341模具342沟槽 311驱动单元312顶推杆313连结杆314电磁阀4胚料514凸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它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明白。参阅图3,为本技术具颈段螺丝成型机的辅助退料装置31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成型机3包含一机台32,一可将整列胚料4输出的进料装置33,分设于该机台32上且相互对应的模座34与冲具35,以及一连动冲具35移动的冲模调整装置36等构件;其中,该模座34上具有二可分离的模具341,且该二模具341接合时的接合处开设有相对应的沟槽342。特别是,该模具341与冲具35之间设有一辅助退料装置31,其具有二枢设于该机台32的驱动单元311(图中由于视图关系仅显示一个),以及分设于该模具341端缘外侧且分别与该二驱动单元311连动的二顶推杆312,前述该驱动单元311包含一与顶推杆312相连且穿置该机台32上的连结杆313,以及一与连结杆313相接且设于该机台32上的电磁阀314;当然,前述的驱动单元311除以电磁阀314为之外,亦可采以凸轮组514替代,即如图4所示,而本实施例以下仅以该电磁阀314驱动为例加以说明。参阅图3,该进料装置33依序将该胚料4输送至一定位置,以便该胚料4被夹取至该二模具341间,且受该二模具341夹持定位于该沟槽342位置处,此时该冲具35即会对该胚料4进行冲压,而后当该二模具341分离时,使该胚料4借重力自行掉落,但针对部分仍黏附于该模具341上的胚料4,则可借由该辅助退料装置31的辅助,亦即该电磁阀314带动该连结杆313产生往复性移动,使该连结杆313带动顶推杆312伸置于该模具341的沟槽342位置处,配合参阅图5,即可快速、确实地顶推该胚料4脱离退料,除无该胚料4尺寸长短的限制外,同时因该胚料4推料确实,所以不会造成有二胚料4同时被夹持的情况,故可增加该模具341使用寿命,以及降低时常停机维修的不便等现象。归纳前述,本技术借由该辅助退料装置的顶推杆,除使部分黏附于该模具上的胚料予以快速、确实的顶推退料外,更可避免该模具再次冲压时发生重复夹持现象,确实具有降低模具受损及时常停机维修的不便等功效。惟以上所述者,仅为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具颈段螺丝成型机的辅助退料装置,该成型机包含一机台,一可将整列胚料输出的进料装置,分设于该机台上且相互对应的模座与冲具,以及一连动冲具移动的冲模调整装置;其中,该模座上具有二可分离的模具,且该二模具接合时的接合处开设有相对应的沟槽,当该胚料伸置于该沟槽中时,二模具相互夹合,将该胚料定位于该二模具间,其特征在于该辅助退料装置设置于模具与冲具之间,其具有至少一驱动单元,以及分设于该模具端缘外侧且与该驱动单元连动的顶推杆,当二模具分离时,该顶推杆恰可伸置于该模具的沟槽位置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颈段螺丝成型机的辅助退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包含一与所述顶推杆相连且穿置该机台上的连结杆,以及一与连结杆相接且设于该机台上的电磁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颈段螺丝成型机的辅助退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包含一与顶推杆相连且穿置该机台上的连结杆,以及一与连结杆枢接的凸轮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颈段螺丝成型机的辅助退料装置,其主要借助分设于成型机的二模具端缘外侧的顶推杆,在二模具分离时,针对部分黏附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颈段螺丝成型机的辅助退料装置,该成型机包含一机台,一可将整列胚料输出的进料装置,分设于该机台上且相互对应的模座与冲具,以及一连动冲具移动的冲模调整装置;其中,该模座上具有二可分离的模具,且该二模具接合时的接合处开设有相对应的沟槽,当该胚料伸置于该沟槽中时,二模具相互夹合,将该胚料定位于该二模具间,其特征在于:    该辅助退料装置设置于模具与冲具之间,其具有至少一驱动单元,以及分设于该模具端缘外侧且与该驱动单元连动的顶推杆,当二模具分离时,该顶推杆恰可伸置于该模具的沟槽位置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茂智
申请(专利权)人:廖茂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