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缸套,可使壁厚减小而实现轻量化。该汽缸套(10)具有多条从该汽缸套的外周面向壁内并向斜上方开设的第一冷却孔(15),在汽缸套的上端面的壁厚方向的中央部具有第一周槽(16),所述第一冷却孔(15)的出口设在形成所述第一周槽(16)的壁面或底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船用柴油机等内燃机的汽缸套。
技术介绍
作为适用于船用柴油机等内燃机的汽缸套,已知有在其内部(壁内)具有相对于与汽缸轴垂直的平面倾斜的冷却孔(以下称为“冷却孔”)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5 - 214933号公报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汽缸套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在内周面压缩应力为最大,在外周面拉伸应力为最大。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汽缸套中,在位于最上部外周面的冷却孔(钻孔切削加工孔)的出口(横截面,日文木口)的周缘部热应力变高。因此,在上述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汽缸套中,难以使壁厚减小而实现轻量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壁厚减小而实现轻量化的汽缸套。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第一形态的汽缸套,具有多条从该汽缸套的外周面朝向壁内并向斜上方开设的第一冷却孔,在该汽缸套的上端面的、板厚方向中的中央部具有第一周槽,所述第一冷却孔的出口设在形成所述第一周槽的壁面或底面上。采用本专利技术第一形态的汽缸套,例如如图9所示,第一冷却孔15的出口设在板厚方向的中央部即应力0(零)点(压缩应力和拉伸应力都不作用的点)附近,且设在所作用的热应力小于最上部外周面处的热应力的部位(区域)。由此,能使壁厚减小而实现外径的小径化,并能实现轻量化。本专利技术第二形态的汽缸套,具有多条从该汽缸套的外周面朝向壁内并向斜上方开设的第一冷却孔,在该汽缸套的上端面的、板厚方向中的中央部具有第一周槽,所述第一冷却孔的出口设在形成连通孔的壁面或底面上,该连通孔从形成所述第一周槽的底面沿汽缸轴朝向汽缸套的下端面延伸且俯视时呈圆形。采用本专利技术第二形态的汽缸套,例如如图9所示,第一冷却孔15的出口设在板厚方向的中央部即应力0(零)点(压缩应力和拉伸应力都不作用的点)附近,且设在所作用的热应力小于最上部外周面处的热应力的部位(区域)。由此,能使壁厚减小而实现外径的小径化,并能实现轻量化。另外,采用本专利技术第二形态的汽缸套,第一冷却孔的出口设在形成连通孔的壁面或底面上,而该连通孔从形成第一周槽的底面沿汽缸轴向汽缸套的下端面延伸且俯视时呈圆形。即,第一冷却孔的出口设在所作用的热应力小于第一周槽处的热应力的部位(区域),且第一冷却孔的长度方向轴线(中心轴线)与垂直于汽缸轴的平面之间的交叉角变大,第一冷却孔的出口处的应力集中就得到缓和。由此,能进一步使壁厚减小而实现外径的小径化,并能实现进一步的轻量化。本专利技术第三形态的汽缸套,具有多条从该汽缸套的外周面朝向壁内并向斜上方开设的第一冷却孔,在该汽缸套的上端面的、板厚方向中的中央部具有第一周槽,所述第一冷却孔的出口设在形成连通孔的壁面或底面上,该连通孔从形成所述第一周槽的底面沿汽缸轴朝向汽缸套的下端面延伸且俯视时呈大致椭圆形。采用本专利技术第三形态的汽缸套,例如如图9所示,第一冷却孔15的出口设在板厚方向的中央部即应力0(零)点(压缩应力和拉伸应力都不作用的点)附近,且设在所作用的热应力小于最上部外周面处的热应力的部位(区域)。由此,能使壁厚减小而实现外径的小径化,并能实现轻量化。另外,采用本专利技术第三形态的汽缸套,第一冷却孔的出口设在形成连通孔的壁面或底面上,而该连通孔从形成第一周槽的底面沿汽缸轴向汽缸套的下端面延伸且俯视时呈圆形。即,第一冷却孔的出口设在所作用的热应力小于第一周槽处的热应力的部位(区域),且第一冷却孔的长度方向轴线(中心轴线)与垂直于汽缸轴的平面之间的交叉角变大,第一冷却孔的出口处的应力集中就得到缓和。由此,能进一步使壁厚减小而实现外径的小径化,并能实现进一步的轻量化。此外,采用本专利技术第三形态的汽缸套,连通孔形成为俯视时的形状呈大致椭圆形,第一冷却孔的出口处的应力集中就进一步得到缓和。由此,能使壁厚更进一步减小而更进一步实现外径的小径化,并实现更进一步的轻量化。本专利技术第四形态的内燃机冷却构造,具有上述任一种的汽缸套,并具有汽缸盖,该汽缸盖具有多条从该汽缸盖的下端面朝向壁内并向斜上方开设的第二冷却孔,在该汽缸盖的下端面的、板厚方向中的外周部具有第二周槽,并且该汽缸盖配置在所述汽缸套之上,将位于所述汽缸套的上方的开口封住,所述第二冷却孔的入口设在形成所述第二周槽的壁面或底面上。采用本专利技术第四形态的内燃机冷却构造,从第一冷却孔的出口流入第一周槽内的冷却介质(例如冷却水),通过例如形成于图3所示的凸部28的外周侧壁面(形成周槽25的内周侧壁面)与形成周槽16的外周侧壁面之间的间隙而流入第二周槽25内,然后从第二冷却孔24的入口流入第二冷却孔24内。由此,不需要以往技术所必须的冷却介质连接配件以将从第一冷却孔的出口流出的冷却介质导入到第二冷却孔的入口,能实现汽缸套与汽缸盖之间的接合部(连接部)处结构的简单化。另外,由于可不需要冷却介质连接配件,故能实现汽缸套与汽缸盖之间的接合部(连接部)处外径的小径化,并可实现轻量化。上述第四形态的内燃机冷却构造,较佳的结构是,当罩在所述汽缸套之上时位于所述第一周槽和所述第二周槽内周侧的所述下端面的、板厚方向中的内周部具有第三周槽,并设有将通过所述汽缸套的上端面与所述汽缸盖的下端面之间而流入所述第三周槽内的燃烧气体导入到设在所述汽缸盖的外周面上的开口的排气通道。采用这种结构的内燃机冷却构造,可不需要以往技术所必须的在异常燃烧时释放气体压力用的释放阀,可实现汽缸盖周围结构的简单化。在上述结构的内燃机冷却构造中,较佳的结构是,所述排气通道被设成通过所述第二周槽的附近。采用这种结构的内燃机冷却构造,通过排气通道的燃烧气体由通过第二周槽内的的冷却介质冷却。由此,可使从设在汽缸盖的外周面上的开口喷出的燃烧气体的温度下降,可确保在内燃机周围进行作业的作业人员(例如船舶的轮机员、机务员)的安全。在上述结构的内燃机冷却构造中,较佳的结构是,具有嵌在所述汽缸盖的外周面上、在与所述汽缸盖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排气用空间的缸盖外筒,所述排气用空间形成为,将通过所述排气通道而从所述汽缸盖的外周面喷出的燃烧气体沿所述汽缸盖的外周面向下方引导。采用这种结构的内燃机冷却构造,通过排气通道而从设于汽缸盖的外周面的开口喷出的燃烧气体,沿汽缸盖的外周面而被向下方引导。即,从设于汽缸盖的外周面的开口喷出的燃烧气体,不会喷向在内燃机周围进行作业的作业人员(例如船舶的轮机员、机务员)。由此,能进一步确保内燃机周围进行作业的作业人员(例如船舶的轮机员、机务员)的安全。在上述结构的内燃机冷却构造中,较佳的结构是,在形成所述第一周槽的内周侧的壁面设有沿周向收容0型圈的第四周槽,并且在该第四周槽的内周侧且与形成所述第三周槽的底部的底面相对的所述汽缸套的上表面,设有沿汽缸轴朝向所述汽缸套的下表面凹入的隔热用的槽。采用这种结构的内燃机冷却构造,利用滞留在隔热用的槽内的空气层来降低收容于第四周槽的0型圈的热负荷(转换为温度大约为10° C)。由此,可防止0型圈的热量所带来的损伤,可实现0型圈的长寿命化,可使0型圈的维护保养间隔长期化。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形态的内燃机,具有上述任一种的汽缸套或上述任一种的内燃机冷却构造。采用本专利技术第五形态的内燃机,由于具有可使壁厚减小而实现外径的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12 JP 2010-1577141.一种汽缸套,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条从该汽缸套的外周面朝向壁内并向斜上方开设的第一冷却孔,在该汽缸套的上端面的、板厚方向中的中央部具有第一周槽, 所述第一冷却孔的出口设在形成所述第一周槽的壁面或底面上。2.一种汽缸套,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条从该汽缸套的外周面朝向壁内并向斜上方开设的第一冷却孔,在该汽缸套的上端面的、板厚方向中的中央部具有第一周槽, 所述第一冷却孔的出口设在形成连通孔的壁面或底面上,该连通孔从形成所述第一周槽的底面沿汽缸轴朝向汽缸套的下端面延伸且俯视时呈圆形。3.—种汽缸套,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条从该汽缸套的外周面朝向壁内并向斜上方开设的第一冷却孔,在该汽缸套的上端面的、板厚方向中的中央部具有第一周槽, 所述第一冷却孔的出口设在形成连通孔的壁面或底面上,该连通孔从形成所述第一周槽的底面沿汽缸轴朝向汽缸套的下端面延伸且俯视时呈大致椭圆形。4.一种内燃机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缸套;以及 汽缸盖,该汽缸盖具有多条从该汽缸盖的下端面朝向壁内并向斜上方开设的第二冷却孔,在该汽缸盖的下端面的、板厚方向中的外周部具有第二周槽,并且该汽缸盖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门胁刚,国弘信幸,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