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式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9061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键式开关装置,包括:上部开放且具有内部空间的外壳;覆盖外壳上部开放部的盖板;包括设置在外壳内部底面的连接片的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二固定端子;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顶部在压力作用下可发生弹性变形并可复原,以使第一固定端子的连接片和第二固定端子的连接片相互接通或断开的穹顶状可动端子;其中,盖板由能够发生弹性变形并能够复原的金属板材制成,边缘部固定在外壳上,盖板的中央部向下凸出形成有能够与可动端子的顶点部接触的按键凸起。所述按键式开关装置,覆盖开关外壳开放部的盖板能够对可动端子的顶点部加压,兼起开关按键的作用,不仅减少了部件数量,而且减小了纵向厚度,外壳和盖板的组装通过单一工序即可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按键式开关装置,具体说明为,关于一种按键式开关装置,该按键式开关装置利用覆盖开关外壳开放部的盖板对穹顶状可动端子的顶点部向下加压,兼起开关按键的作用,不仅减少了部件数量,还能进一步减小纵向厚度。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按键式开关装置多用于手机、游戏机、各种电子仪器等,现有技术的按键式开关装置的组成结构如图5所示,其组成包括一侧开放且由绝缘树脂制成的外壳I ;外壳I内设置的穹顶状可动端子2及多个固定端子3 ;可按压地设置在上述外壳I上,并激活可动端子的按键4 ;以及覆盖上述外壳I开放部的盖板5。 通过对按键4的按压操作,对可动端子2的顶点部施加压力,顶点部就会向下方发生弹性变形并复原,使多个固定端子3接通或断开,实现开关功能。上述外壳I和盖板5的组装通过合成树脂制成的外壳I上形成的结合凸起Ia和金属材质制成的盖板5上形成的结合孔5a实现。S卩,将外壳I的结合凸起Ia插入到盖板5的结合孔5a后(图5中虚线所示状态),使其贯通结合孔5a,并对凸出的结合凸起Ia的末端进行热熔融处理,扩大截面面积,从而将盖板5固定在外壳I上。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按键装置,由于设置了对可动端子2顶点部加压的按键4,其纵向厚度较厚,而且按键4上部通过盖板5的通孔露出,容易通过盖板5和按键4之间的缝隙进入灰尘。另外,为完成组装,需要依次进行将外壳I的结合凸起Ia插入到盖板5的结合孔5a的工序以及对从结合孔5a凸出的结合凸起Ia进行热熔融以扩大其截面面积的工序,因此,组装工序增加,降低了生产效率,实行自动组装时,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按键式开关装置,该按键式开关装置利用覆盖开关外壳开放部的盖板能够对可动端子的顶点部加压,兼起开关按键的作用,无需另外设置按键,不仅减少了部件数量,而且大幅减小了纵向厚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按键式开关装置,该按键式开关装置的外壳和盖板的组装通过单一工序即可完成,简化了工序,能够简便、迅速地完成作业,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按键式开关装置包括外壳,该外壳上部开放且具有内部空间;盖板,该盖板覆盖所述外壳的上部开放部;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二固定端子,该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二固定端子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底面的连接片;以及穹顶状可动端子,该穹顶状可动端子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该穹顶状可动端子的顶部在压力作用下能够发生弹性变形并能够复原,从而使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的连接片和所述第二固定端子的连接片相互接通或断开;其中,所述盖板由能够发生弹性变形并能够复原的金属板材制成,所述盖板的边缘部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盖板的中央部分向下凸出形成有能够与所述可动端子的顶点部接触的按键凸起。本专利技术特征还在于,所述盖板的边缘部分形成有多个U形弹性固定片,所述外壳的开放部上表面形成有多个插入并固定所述多个弹性固定片的固定槽。本专利技术特征还在于,在所述外壳的开放部上表面和所述盖板的上表面附着有合成树脂制成的保护膜,盖板的边缘部分和按键凸起之间形成有多个贯通孔,以便发生弹性变·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殊结构,只要按压覆盖外壳开放部的盖板的中央部,由能够发生弹性变形并能够复原的金属材质制成的盖板就会沿按压方向发生弹性变形,使中央部分的按键凸起向下方移动,穹顶状可动端子的顶点部在按键凸起的压力作用下向下方发生弹性变形,使外壳内设置的第一固定端子的接触片和第二固定端子的接触片接通,从而实现开关功能。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按键式开关装置通过覆盖外壳开放部的盖板实现对可动端子加压的开关功能,无需另外设置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按键,减少了部件数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降低了制造成本,特别是,大幅减小了纵向厚度,使按键式开关装置可以做得更薄。另外,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盖板的弹性固定片插入到外壳固定槽的简单操作即可固定盖板,因此,能够简便、迅速地完成外壳和盖板的组装作业。因此,减少了产品组装时的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实行自动化组装工序时,能够降低费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按键式开关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2a及图2b是本专利技术的按键式开关装置的工作状态纵截面图。图3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按键式开关装置的第一固定端子及第二固定端子设置状态的外壳横截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按键式开关装置的盖板的变形实例的平面示意图。图5是现有技术的按键式开关装置的纵向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 :外壳11 :固定槽12、13:第一固定端子、第二固定端子 14 :可动端子20 :盖板21 :按键凸起22 :弹性固定片23 :贯通孔30 :保护膜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及图2a是本专利技术的按键式开关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及剖视图,本专利技术的按键式开关装置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的六面体外壳10。外壳10由绝缘树脂通过注塑成型方法制成,上部开放以能够在内部设置部件,设置完部件后,利用金属材质制成的盖板20覆盖其开放部。外壳10内设置了起开关作用的第一固定端子12及第二固定端子13和通过连接或断开上述第一固定端子12及第二固定端子13以实现开关功能的可动端子14。第一固定端子12及第二固定端子13由导电金属制成,如图1及图3所示,在对外壳10进行注塑成型时一起成型,并埋设在外壳10内。第一固定端子12及第二固定端子13分别包括外部端子12a、13a,以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外部端子12a、13a露出并设置在外壳10两侧壁的下方;还分别包括连接片12b、13b,以与上述可动端子14连接,所述连接片12b、13b露出并设置在外壳10内部底面。其中,第一固定端子12的连接片12b设置在外壳10底面中央位置,第二固定端子13的连接片13b共设置2个,分别设置在外壳10底面两侧边缘部。可动端子14由具有导电性及弹性的不锈钢制成,呈穹顶状并设置在外壳10底面。向上拱起的可动端子14的顶点部14a位于第一固定端子12的连接片12b上,可动端子14的边缘部与第二固定端子13的连接片13b接触。因此,只要对可动端子14的顶点部14a加压使其向下方发生弹性变形,就会如图2b所示,通过可动端子14的顶点部14a与第一固定端子12的连接片12b接触,使第一固定端子12及第二固定端子13相互接通;解除压力, 就会如图2a所示,顶点部14a在弹性复原力作用下复归原位,使第一固定端子12及第二固定端子13相互断开。对上述可动端子14顶点部14a的加压操作通过覆盖外壳10开放部的盖板20实现。盖板20由能够通过自身弹性发生变形并复原的薄金属板材,例如不锈钢等制成。盖板20的边缘固定设置在外壳10上,盖板20的中央向下凸出形成有与可动端子14的顶点部14a接触的按键凸起21。只要按压盖板20,使其向下发生弹性变形,中央部分就会向下发生弹性变形,按键凸起21向下方移动,最终使按键凸起21按压可动端子14的顶点部14a。按键凸起21按压可动端子14时,会集中按压力,使可动端子14的顶点部14a向下发生充分的弹性变形。另外,外壳10和盖板20的固定结构如下。盖板20的边缘部分形成有多个U形弹性固定片22,外壳10的开放部上表面形成有多个能够插入并固定上述弹性固定片22的固定槽11。其中,上述弹性固定片22和固定槽11均以90度间隔等间距形成4个,上述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式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式开关装置包括:外壳,该外壳上部开放且具有内部空间;盖板,该盖板覆盖所述外壳的上部开放部;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二固定端子,该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二固定端子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底面的连接片;以及穹顶状可动端子,该穹顶状可动端子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该穹顶状可动端子的顶部在压力作用下能够发生弹性变形并能够复原,从而使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的连接片和所述第二固定端子的连接片相互接通或断开;其中,所述盖板由能够发生弹性变形并能够复原的金属板材制成,所述盖板的边缘部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盖板的中央部分向下凸出形成有能够与所述可动端子的顶点部接触的按键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泳甲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MAGMA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